博士科研启动基金(52X09018)
- 作品数:6 被引量:84H指数:5
- 相关作者:孟伟庆李洪远王秀明吴璇丁晓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状及其恢复模式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滨海新区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驿站,面积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为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生态背景,区内有河流、湖泊、滩涂和沼泽等湿地类型,为水禽提供了必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和自然的原因导致滨海新区湿地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自然湿地大量丧失、湿地被蚕食、湿地水质污染严重、湿地结构改变导致生态功能丧失。在分析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恢复的对策并重点提出了针对滨海新区湿地恢复的林草地+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为该区域的湿地恢复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 孟伟庆李洪远王秀明李姝娟吴璇
- 关键词:湿地生态恢复
- 基于IPAT模型的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以协调经济、资源和能源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IPAT模型,参考《天津统计年鉴》,定量分析天津市1999—2008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并将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其中,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0a中,天津市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的负效应超过了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正面效应;人均GDP从1999年的1.54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55万元,同比增加了2.6倍,同时,单位GDP生态足迹从0.62hm2/万元到0.30hm2/万元,同比下降了52%;针对天津市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提出有关对策和措施。
- 吴璇李洪远孟伟庆
- 关键词:IPAT模型能源消耗生态足迹经济增长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6
- 2010年
- 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诊断评价。首先从湿地生态特征、整体功能特征和社会经济3方面选取2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评价等级分为很健康、健康、一般、一般病态、疾病5级,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界定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诊断,评价综合得分为0.48,健康水平处于疾病状态,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严重和水源保证水平低、景观破碎化、功能退化3个方面。
- 王秀明李洪远孟伟庆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 近30年天津滨海新区湿地景观格局遥感监测分析被引量:23
- 2010年
- 在GIS和FRAGSTATS软件支持下,结合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利用1979-2008年间共6期TM遥感影像与非遥感数据,对天津滨海新区近30年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滨海新区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1979-2004年滨海新区湿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各类型间转换较大,主要是自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沼泽湿地几近消失。2006-2008年,由于城市建设大量滨海滩涂湿地被围填占用,到2009年5月自然海岸线的90%以上被占用。景观破碎度增加,湿地斑块数量从137个增加到704个,同时造成平均斑块面积下降。驱动力分析表明,降雨量减少的同时,年平均气温上升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因素。和自然因素相比,人类干扰为主要人文驱动因素,表现在水产养殖为主的农业经济活动、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和围海造地等方面。目前,滨海新区几乎没有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化和人工化是该区域湿地的主要特征。
- 孟伟庆李洪远郝翠莫训强
- 关键词:湿地景观驱动力
- 城市自然保留地及其保护价值评估被引量:4
- 2010年
- 城市自然保留地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持生物多样性和复杂基因库的重要生境。在阐述城市自然保留地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自然保留地的特殊功能以及与传统园林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区别。根据其特点和功能,从斑块特征、外部影响和干扰与斑块状况三方面构建城市自然保留地保护价值评估体系,包括斑块面积、斑块形状、连接度、植物群落和物种数量、当地人口密度、周围土地利用状况、隔离时间、干扰等十五个相关因子,并以天津市水上公园红莲岛为例进行实例研究。从重视城市生态基础调查与研究、重视自然保护的社区参与、正确评价城市的自然生境资源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对城市自然保留地的保护提出建议。
- 孟伟庆李洪远张银太
- 关键词:城市
- 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被引量:26
- 2012年
- 选择具有重要典型意义的环渤海城市快速扩张地区渤海湾西岸天津滨海新区段为例,从宏观的景观格局变化与时空演变,微观尺度上的近海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总体规划的实施,围海造地面积从2004年的52.32 km2迅速增加2010年的312.78km2,规划到2020年将增加到425.94 km2,人工岸线从41.16 km增加到217.79 km,造成景观自然性急剧下降,人类对近海的干扰强度过大。(2)对纳潮量造成影响,经过围海造地,天津滨海新区段纳潮量减少了13.7%,纳潮量的减少进一步影响了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3)海洋生态功能受到影响2,010年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段的近海生态服务价值将下降18%。
- 孟伟庆王秀明李洪远丁晓
- 关键词:围海造地生态影响景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