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620047)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彭绍琴李越湘李树本吕功煊尹忠环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制氢
  • 2篇可见光
  • 2篇O
  • 1篇氧化钛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染料敏化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敏化
  • 1篇可见光活性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降解
  • 1篇共掺
  • 1篇共掺杂
  • 1篇共掺杂TIO...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制氢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越湘
  • 4篇彭绍琴
  • 3篇吕功煊
  • 3篇李树本
  • 1篇潘高峰
  • 1篇尹忠环
  • 1篇张伟
  • 1篇谢丹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分子催化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污染物乙醇胺Pt/TiO_2光催化制氢被引量:26
2007年
研究了以污染物乙醇胺为电子给体在Pt/TiO2上光催化生成氢的反应.结果表明,三种乙醇胺都能显著地提高光催化放氢效率,且污染物也被很好降解.研究了反应时间、起始浓度、pH值对光催化放氢和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制氢和污染物降解都是在弱碱性(pH为8~9左右)时活性最好.三种乙醇胺浓度对放氢反应的影响,表观上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关系式.乙醇胺光催化降解最终产物主要是CO2,H2O和NH3,检测到了中间产物一乙醇胺和甲醛.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尹忠环李越湘彭绍琴吕功煊李树本
关键词:光催化乙醇胺降解
Rose bengal-Cu-TiO_2的制备及可见光制氢活性研究
2007年
用光还原方法制备了负载Cu的光催化剂Cu-TiO2,用染料Rose bengal敏化Cu-TiO2制备了具有可见光活性的Rose bengal-Cu-TiO2光催化剂,通过可见光(λ≥420nm)下分解水制氢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利用XRD、UV-vis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Cu增强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Cu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有一定的影响,Cu的最佳负载量为5%(质量分数)。Cu的负载也增加了TiO2对染料的吸附,从而提高了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催化活性。
张伟彭绍琴李越湘吕功煊李树本
关键词:染料敏化二氧化钛制氢
可见光活性CdS-SiO_2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用沉淀法制得CdS纳米粒子,用氨水催化分解正硅酸乙酯制得复合光催化剂CdS-SiO2。光还原沉积法对CdS表面载Pt。借助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用电化学法测定CdS的光腐蚀度,以甲酸水溶液的可见光催化制氢反应为探针,评价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SiO2的复合提高了CdS的分散性,抑制了CdS光腐蚀,从而使CdS的可见光制氢活性大大提高。
谢丹彭绍琴李越湘
关键词:可见光制氢
铍、氮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性能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煅烧硫酸钛与氨水水解沉淀物制备氮掺杂TiO2(N-TiO2),用浸渍法制备了铍、氮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Be-N-TiO2)。通过可见光光还原沉积法载铂,以可见光(λ≥420nm)光催化制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发现当煅烧温度为300℃,Be2+的掺杂量为1.5%(原子分数)时,制备的Pt/Be-N-TiO2制H2活性最高。通过XRD、DRS、FT-IR等手段对掺杂催化剂进行了表征,N掺杂可在TiO2中形成O—Ti—N键,使其具有可见光吸收能力;掺入Be2+可以有效的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减少了两者的复合,同时能够消除由于氮掺杂引入的氧空位,使共掺杂催化剂相对于单一的N-TiO2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制H2活性。
潘高峰李越湘彭绍琴吕功煊李树本
关键词:可见光制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