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鹏熊冠星王晓田李爱梅李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参照点
  • 2篇参照点理论
  • 1篇遗产
  • 1篇英文
  • 1篇战争
  • 1篇双螺杆
  • 1篇双螺杆挤出
  • 1篇相组成
  • 1篇薪酬
  • 1篇薪酬差距
  • 1篇磷酸钙
  • 1篇螺杆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集体记忆
  • 1篇记忆
  • 1篇价值函数
  • 1篇骨支架
  • 1篇复合材料
  • 1篇复合材

机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篇方程
  • 1篇李爱梅
  • 1篇王鹏
  • 1篇范红松
  • 1篇陈雪宁
  • 1篇王晓田
  • 1篇熊冠星
  • 1篇李菁

传媒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研究了战争景观遗产认知的流变及价值实现途径;系统梳理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现状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名录与保护体系构建、空间单元划定与记忆要素修复、遗产空间结构构建、公众体验及青少年教育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南京抗战景观遗产保护即集体记忆构建策略。
方程李菁杨波
关键词:集体记忆
基于三参照点理论的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的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离职是组织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但鲜有研究将其纳入风险决策的框架中。本文运用行为决策的研究方法,将离职作为一种风险选择,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探讨个体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理论分析和初步的预研究发现:(1)个体薪酬现状与底线的差距负向预测离职决策,薪酬目标与现状的差距正向预测离职决策;(2)进一步推导出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间存在双拐点的非线性函数关系;(3)同行现状收入作为横向参照系,在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两者之间起锚定作用;(4)组织中薪酬分布的差距大小作为纵向参照系,在薪酬差距与离职决策两者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将离职作为一种风险决策进行研究,不仅对于离职理论与决策理论的发展有一定意义,而且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启示。
熊冠星李爱梅王晓田
关键词:薪酬差距
磷酸钙相组成对类骨单位复合骨支架的影响(英文)
2016年
从组成上看,自然骨是一种无机与有机的复合材料;从结构上看,致密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内壁血管化的骨单位。本研究基于组成与结构仿生的原理制备组织工程化支架,模拟具有复杂结构的密质骨的基本单位——骨单位。为此,通过静电纺丝和双螺杆挤出相结合的两步制造法,制备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聚己内酯/磷酸钙(PCL/Ca P)复合骨支架,其内层是由电纺纳米纤维组成的空心管,可贴附内皮细胞层形成与哈佛氏管相类似的结构;其外层是具有高孔隙率的螺旋状PCL/Ca P微丝,可复合前成骨细胞以模拟骨单位结构中的外层骨样组织。为进一步探索材料组成对于支架生物功能的影响,分别设计了外层为PCL,PCL/双相磷酸钙(PCL/BCP)和PCL/?-磷酸三钙(PCL/?-TCP)的复合支架,比较了材料组分变化对外层微丝结构及前成骨细胞(MC3T3-E1)活性的影响。相比于PCL和PCL/?-TCP,PCL/BCP微丝更能显著增强细胞的生长和钙的沉积,并成功获得可精确调控不同细胞的空间分布的双层复合支架,实现对复杂结构骨单位的模拟构建,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陈雪宁范红松王红军
关键词:磷酸钙相组成复合材料双螺杆挤出
决策的三参照点理论:从原理到应用:被引量:43
2013年
三参照点理论(Tri-Reference Point Theory,Wang,2008a;Wang&Johnson,2012)以底线、现状和目标为参照点,将决策结果空间划分为失败、损失、获益和成功4个功能区域。根据3个参照点的心理权重的排序:底线>目标>现状,该模型继而推导出跨越不同区域的以现状为分界的双S-型的价值函数,以及据此产生的对于跨越不同参照点的预期结果的偏好转换、和损失-获益及失败-成功的两种不对称性。总之,风险决策的基本任务在于,在使得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的同时使底线不保的可能性最小化。三参照点理论将统计学和金融学中的均值与方差(均差)分析与行为决策研究中的参照点效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面对不同的风险选项时,通过分析各个预期结果的均差分布与3个参照点之间的关系作出适应性的决策。本文介绍了三参照点理论的基本推论、运行原则、实证检验、以及它与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相比较的异同之处。同时我们也探讨了三参照点理论对实践中管理决策的指导意义和多重启示。
王晓田王鹏
关键词:参照点价值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