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36B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H指数:7
相关作者:潘存德王世伟商靖陈耀锋张玉东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开放式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光抑制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日变
  • 3篇日变化
  • 3篇光化学效率
  • 2篇小麦
  • 2篇南疆
  • 1篇新疆早实核桃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变化
  • 1篇药剂
  • 1篇药剂防治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 1篇叶片
  • 1篇荧光参数
  • 1篇羽化

机构

  • 9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阿克苏地区林...

作者

  • 9篇潘存德
  • 2篇张玉东
  • 2篇陈耀锋
  • 2篇商靖
  • 2篇李兰
  • 2篇王世伟
  • 1篇路兴慧
  • 1篇高淑然
  • 1篇王刚
  • 1篇玛依拉
  • 1篇胡珍珠
  • 1篇姚跃
  • 1篇徐麟
  • 1篇赵光磊
  • 1篇马红霞
  • 1篇张月琴
  • 1篇白延红
  • 1篇刘雪峰
  • 1篇王晶晶
  • 1篇张大海

传媒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桃基腐病的病原鉴定被引量:14
2010年
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园发病的核桃树上采集的病样经分离、纯化得到2种菌。经田间人工接种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引起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根据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初步鉴定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为寡雄腐霉。采用真菌通用引物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PCR扩增,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寡雄腐霉作为核桃基腐病病原菌系首次报道。
商靖刘雪峰阿地力.沙塔尔潘存德赵震宇马红霞
关键词:形态学观察分子鉴定寡雄腐霉
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调查及防治试验初报被引量:7
2010年
对阿克苏地区核桃基腐病发病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基腐病的发生与栽植密度、树龄、间作模式以及灌水次数有密切关系。栽植密度为(6 m×4 m)的果园发病程度较重,发病率达2.7%,盛果期(11-20 a)的核桃树发病较严重,发病率高达14.20%,不同间作模式发病率不同,核桃与小麦间作时发病率较高,达7.80%,随灌水次数增加病害发生程度也有增加的趋势,调查灌水前发病率为9.60%,第3次灌水后发病率增至15.94%。药剂防治结果表明,从施药方法上来看,刮除病斑涂抹药剂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从药剂的效果来看,腐烂克星+轮腐1号混合施药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了83.30%,病疤愈合效果39.80%,其次,自制药剂大蒜液+10%食盐愈合效果达到了16.30%,效果较好。
商靖王刚努热曼.克比尔阿地力.沙塔尔潘存德
关键词:发病程度
新疆早实核桃主栽品种光合特性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新疆自主选育的5个早实核桃品种光合特性的分析,旨在为新疆早实核桃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科学栽培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PS-2便携式光合仪和调制式OS-30P荧光仪同步测定供试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参数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结果】供试核桃品种光补偿点介于1202180μmoL/(m2·s),光饱和点介于580—1290μmol/(m2·s);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净光合速率于10:00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光合有效光量子密度增强开始下降,12:30左右降低至零以下,14:00降至最低值,14:00以后净光合速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持续为负值。【结论】新疆早实核桃主栽品种利用强光的能力相对较弱,利用弱光的能力也不强。在高温、高光照、低空气湿度条件下,光抑制是导致其10:00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姚跃潘存德胡安鸿
关键词:早实核桃净光合速率光抑制
新疆7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被引量:13
2008年
测定比较了新疆7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太阳辐射的增强、空气温度的升高和空气相对湿度的降低,7种测试树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逐渐降低,均在中午光照较强时段维持在较低水平;7种测试树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Fo,Fm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01);圆冠榆、倒榆的Fv/Fm值全天保持较高水平;黄太平、榆叶梅、黄果山楂的Fv/Fm日均值处于较低状态;除黄太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变化不是很明显外,其他树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调,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测试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榆科的圆冠榆、倒榆耐光抑制能力最强,木犀科的紫丁香、大叶白蜡其次,蔷薇科的黄太平、榆叶梅、黄果山楂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路兴慧潘存德
关键词:树种叶绿素荧光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光抑制
阿克苏市5个枣引种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测定比较了阿克苏市5个枣引种品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枣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Fo、Fm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而且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也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01);骏枣、金丝小枣的Fv/Fm值全天保持较高水平,灰枣、赞皇大枣的Fv/Fm日均值处于较低状态,且赞皇大枣的Fv/Fm和Fv/Fo日均值显著低于其它品种;除骏枣、金丝小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变化不是很明显外,其它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调,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骏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金丝小枣、羊角枣其次,灰枣、赞皇大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王世伟潘存德何传林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光抑制
春尺蠖羽化期监测及其无公害防治试验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市春尺蠖羽化期的动态监测,旨在掌握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春尺蠖的无公害防治试验,为春尺蠖高效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阿克苏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虫期利用光控杀虫灯、糖醋液、树干涂胶来进行动态监测;成虫期采取树干直接涂胶、间接涂胶来进行防治;幼虫期采取两种生物制剂来进行防治。【结果】阿克苏市春尺蠖的羽化期在3月5~27日。雄虫的羽化期比雌虫的羽化期要早3~5d。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树干直接涂胶比间接涂胶的捕获数量高出6.8倍;从幼虫虫口密度减退率来看,树干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比树干直接涂胶后的幼虫虫口密度高出2.2倍;两种生物制剂以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最好,其防治效果达到90.74%。【结论】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应在3月5日之前,利用雌、雄虫不同的羽化期分而治之。羽化期的监测使用控杀虫灯的效果较好,发生量监测使用树干涂胶效果较好。无公害防治试验中树干直接涂胶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效果好,且对果树、果品安全。
李兰阿地力.沙塔尔玛依拉潘存德马海龙
关键词:春尺蠖羽化期防效
枣叶瘿蚊在阿克苏市的消长规律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利用黄板引诱枣叶瘿蚊成虫与定时定点调查幼虫相结合的方法监测枣叶瘿蚊消长动态。监测发现,枣叶瘿蚊在阿克苏市1年发生4代。从总的发生趋势来看,第1代和第2代的发生数量最高。根据其发生趋势明确了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放在第1代幼虫期,可有效控制枣叶瘿蚊的下一代发生数量。此外,对枣叶瘿蚊采取药剂防治和黄板诱杀,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中48%毒死蜱EC效果最好,其防效达到了92.79%;5%吡虫啉EC、25%氰·马EC效果欠佳,防效仅达78%左右;挂黄板和不挂黄板的效果比较,表明挂黄板的效果更好。
李兰阿地力.沙塔尔潘存德曹骞
关键词:药剂防治
新疆11个杏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11个新疆主要优良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日变化的观测,旨在了解其荧光特性和对塔里木盆地高光热环境的适应差异,以期为优良杏品种在环塔里木盆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供试品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11个测试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巴都玉吕克、大果胡安娜、阿克西米西全天具有相对较高的Fv/Fm和Fv/Fo,粗黑叶杏、木牙格的Fv/Fm和Fv/Fo日均值相对较低;Fo、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粗黑叶杏、木牙格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明显下降。【结论】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巴都玉吕克、大果胡安娜、阿克西米西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雀斑杏、索格佳娜丽、库买提、细黑叶杏、黑叶杏、佳娜丽其次,粗黑叶杏、木牙格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王世伟潘存德张大海徐麟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化学效率日变化光抑制
南疆杏麦复合群体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性状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南疆地区杏麦复合群体中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品质性状及基因型与杏麦复合栽培模式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麦复合模式下,间作小麦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增长,可将灌浆期划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间作系统中小麦千粒质量受平均灌浆速率及整个灌浆持续时间的影响最大,且平均灌浆速率对千粒质量的作用远大于整个灌浆持续时间,回归方程中这2个参数的系数分别为41.149和1.057。间作麦区杏树对小麦蛋白质质量分数影响较小,对沉淀值影响最大,对硬度和体积质量的影响居中;间作麦区杏树对小麦品质性状影响的总趋势是:距离杏树越近,小麦品质越差,且杏树对东区间作小麦的影响大于西区。同时F值测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和沉淀值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型,体积质量受杏麦复合影响较大,品种×杏麦复合互作效应对硬度的影响最明显。
王晶晶张玉东刘春惊谭永军张月琴陈丽萍朱浩陈耀锋
关键词:小麦灌浆特性品质性状
南疆杏麦复合类型对间作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对南疆杏麦复合系统3种主要复合种植模式中距杏树不同距离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南疆杏麦复合系统中,杏麦间作类型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三种主要杏麦复合种植模式中,宽幅复合种植模式(6 m×3 m6、m×4 m)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远小于窄幅复合种植模式(4 m×1.5 m)的影响。间作小麦与杏树的距离愈近,对小麦产量影响愈大,南北走向的复合种植模式,对间作麦区东边的影响远大于西边。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中,4 m×1.5 m复合种植模式对小麦穗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对穗粒数影响较小;而6 m×3 m6、m×4 m两种复合种植模式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最大,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
张玉东刘春惊陈瑞萍谭永军曹春波赵光磊白延红陈耀锋
关键词:间作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