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0449)

作品数:2 被引量:39H指数:2
相关作者:滕吉文张永谦王谦身李明王夫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壳
  • 3篇地震
  • 3篇盆地
  • 2篇地震波
  • 2篇岩性
  • 2篇震波
  • 2篇上地壳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泊松比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震分布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过程
  • 1篇重力场
  • 1篇重力场特征
  • 1篇河套盆地
  • 1篇SICHUA...
  • 1篇ISO
  • 1篇LONGME...
  • 1篇ISOSTA...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张永谦
  • 2篇王谦身
  • 2篇滕吉文
  • 1篇王夫运
  • 1篇胡国泽
  • 1篇李明
  • 1篇皮娇龙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套盆地及其邻近地域的地壳结构与深层动力学过程被引量:21
2013年
本文利用跨越河套盆地及其南部鄂尔多斯块体与北部阴山山系地域的高精度实测重力数据,构建了研究区深部地壳密度结构模型,从壳内各界面与Moho界面的展布、地震活动性、资源与能源分布等方面探讨了该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响应,并结合其它已有研究结果分析了造成现今构造格局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河套盆地的地壳密度结构与鄂尔多斯盆地和阴山造山带地域存在显著差异;在河套盆地下方的基底埋深可达7~8km,且Moho界面在该处抬升约3~4km.岩石圈地幔物质在河套盆地下方的上涌不仅导致了Moho界面的抬升,亦使该盆地下方柔性下地壳密度略高于其两侧地域,而脆性上地壳中的深断裂则为地震的发生与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场所与环境.这一地带的地震分布特征显示出河套盆地与阴山造山带南部在整体上构成了鄂尔多斯盆地与阴山造山带的盆山耦合过渡区.
张永谦滕吉文王谦身胡国泽皮娇龙
关键词:河套盆地地壳结构重力场特征地震分布动力学过程
Density structure and isostatic state of the crust in the Longmenshan and adjacent areas
In this study, we''''ve analyzed some new gravity data obtained from two pro files across the Longmenshan(LMS)...
Yongqian ZhangJiwen TengQianshen WangGuoze Hu
文献传递
阴山造山带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上地壳的地震波属性结构及岩性推断被引量:23
2011年
通过对跨越阴山造山带及鄂尔多斯块体北部的长剖面进行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采集了地震记录中Sg震相的走时,并进行了反演,求得了沿剖面辖区的上地壳S波速度结构模型.同时利用P波和S波速度结构求取了剖面沿线上地壳中泊松比的分布.根据所得到的地震波场属性与结构,结合该区已有的地质研究成果和钻孔信息,推断了剖面沿线不同构造块体的物性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沿该剖面自南向北包括鄂尔多斯块体北部、呼包凹陷盆地、阴山造山带和苏尼特褶皱系等四大不同构造块体,它们无论是在地震波速度结构、泊松比分布特征以及岩性构造特征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沿剖面各构造块体的矿产资源以及油、气、煤等能源的赋存及勘探开发前景.
张永谦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李明王谦身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泊松比
阴山造山带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上地壳的地震波属性结构及岩性推断
通过对跨越阴山造山带及鄂尔多斯块体北部的长剖面进行人工源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采集了地震记录中Sg震相的走时,并进行了反演,求得了沿剖面辖区的上地壳S波速度结构模型.同时利用P波和S波速度结构求取了剖面沿线上地壳中泊松...
张永谦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李明王谦身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泊松比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