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4NZ03-1)

作品数:4 被引量:7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冬娥张雅芝王涵生方琼珊秦志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石斑
  • 3篇石斑鱼
  • 3篇斜带石斑
  • 3篇斜带石斑鱼
  • 3篇斑鱼
  • 2篇幼鱼
  • 2篇稚鱼
  • 2篇仔鱼
  • 1篇形态发育
  • 1篇盐度
  • 1篇摄食
  • 1篇温度
  • 1篇克隆
  • 1篇活率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建株
  • 1篇发育研究
  • 1篇IHHNV
  • 1篇病毒

机构

  • 3篇福建省水产研...
  • 3篇集美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3篇王涵生
  • 3篇张雅芝
  • 3篇刘冬娥
  • 2篇方琼珊
  • 1篇秦志清
  • 1篇徐丽美
  • 1篇杨丰
  • 1篇吴昊
  • 1篇关灼鹏

传媒

  • 3篇台湾海峡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被引量:11
2007年
据2005年10-12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育苗试验场的试验数据,采用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6.5-28.5℃时,仔鱼在孵出第4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牡蛎受精卵和担轮幼虫.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依次投喂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鱼糜.对422尾仔、稚鱼观察结果表明,其摄食率达95.1%,消化道饱满系数波动在0.96%-34.15%之间,日摄食指数在45.83%-82.08%之间,其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仔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1:00和15:00,稚鱼摄食高峰出现在13:00和17:00,仔、稚鱼夜间基本不摄食.对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有明显的选择性.摄食量(y)与体重(W)的关系式为y=0.017W+0.198,全长(LT)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LT=2.229e0.038D,体重(W)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W=0.063e0.130D,全长(LT)与体重(W)的回归方程为W=0.0047LT3.319.
刘冬娥张雅芝王涵生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仔鱼稚鱼摄食
温度和盐度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6
2009年
研究了水温及盐度渐变和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1)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15—32℃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为14—32℃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2.5%以上,其中17~29℃的存活率为100%;在渐变条件下,温度为12—32℃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80%-95%.2)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盐度适宜范围是9~39.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盐度为4—39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盐度为0时不能存活;在渐变条件下,盐度为4~39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91%-1130%,其中盐度为14-39范围内幼鱼的存活率均在98%以上.
张雅芝刘冬娥方琼珊王涵生秦志清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幼鱼温度盐度存活率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福建株)基因组的克隆被引量:6
2008年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世界各地养殖和野生对虾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GenBank已收录了分离自夏威夷、加利福尼亚、泰国、中国台湾等地的IHHNV全长或部分基因组序列.虽然中国大陆在养殖对虾中也普遍检测到了IHHNV,但未见其基因组序列报道.本文首先利用DNA末端加尾和嵌套PCR克隆了IHHNV基因组两末端序列,并根据测定的末端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中国福建株IHHNV基因组序列.
吴昊徐丽美杨丰
关键词:病毒基因组
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2005年10-12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对人工培育的斜带石斑鱼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根据卵黄囊、鳍膜、鳞片以及背鳍长棘和腹鳍长棘的变化,将斜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3个时期.初孵仔鱼平均全长1.6mm(1.60-1.78mm).在培育水温为21.0—28.5℃,盐度为24.8—28.3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5日龄为前期仔鱼,3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6日龄至31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2日龄至68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69日龄进入幼鱼期.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鳍棘的长出与收缩是斜带石斑鱼前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此外,本文探讨了斜带石斑鱼与青石斑鱼、点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仔、稚、幼鱼期发育的异同.
刘冬娥张雅芝方琼珊王涵生关灼鹏
关键词:斜带石斑鱼形态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