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1210120007)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周震袁河宋宛珊张玉莲郭家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吞咽
  • 3篇吞咽障碍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中风后吞咽障...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1篇研究文献分析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学
  • 1篇荧光透视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体针
  • 1篇体针治疗
  • 1篇头体针治疗
  • 1篇吞咽困难
  • 1篇配穴
  • 1篇卒中后吞咽困...
  • 1篇廉泉

机构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周震
  • 3篇张玉莲
  • 3篇袁河
  • 3篇宋宛珊
  • 2篇郭家奎
  • 1篇方京龙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用动态荧光透视技术评估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周震方京龙袁河宋宛珊张玉莲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刺血疗法
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60例临床观察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通过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及相关营养指标研究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其中针刺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康复组30例,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每名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BI指数及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头体针结合治疗2周后有效率达56.7%,治疗3月后有效率达83.3%,明显高于康复治疗(P<0.05);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饮水试验等级(P<0.05),且治疗3月后效果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3月后针刺组疗效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BI指数显示,治疗后3个月针刺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5);营养学指标(MNA、MAMC、TSF)显示,治疗三月后针刺组与康复组均有改善趋势,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头体针结合治疗可明显减轻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周震张玉莲袁河宋宛珊郭家奎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
卒中后吞咽困难近40年针刺配穴研究文献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对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为临床合理配穴治疗吞咽困难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40年(1971-2011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临床文献,对每个文献的实验配穴的归经、配穴方法,以及配穴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205篇,共取穴76个,使用频数946次,主要以十四经穴为主,占82%,经外奇穴占18%。其中在符合条件的文献中,统计出频数前10位的穴位。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主穴以局部取穴和近部取穴,配合经外奇穴和远端穴。
袁河郭家奎周震
关键词:吞咽困难针灸疗法配穴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对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多样,但均不够系统全面。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价方法,选择适合的评价手段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规范其临床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从临床检查、量表评价、实验室检查及营养评估等方面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进行综述。
周震张玉莲宋宛珊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