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90098)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2H指数:5
- 相关作者:杜传忠吕明元刘英基尤萌萌郑丽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基于能耗碳排放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5
- 2013年
- 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考察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并构建了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相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持续;而到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则更为稳定,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逆向反弹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加深,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韩国逐渐走上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 吕明元尤萌萌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耗碳排放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经济危机后发展经济的重点方向。商业模式的构建是推动新兴技术引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以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构建的概念模型,并结合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阐述了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 杜传忠李彤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能源管理
- 现阶段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升级方向分析
- 2013年
-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轨时期,经济建设始终是兴国之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重点工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本文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其中包括体制制约、生产要素价格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低、产业投资效率与劳动生产率低、工业能耗水平不高、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等因素;最后指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 杜传忠景虹
- 关键词:产业结构
- 上网电价法与新能源配额制优劣评述被引量:3
- 2013年
- 上网电价法和新能源配额制作为两种市场需求拉动型新能源政策,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欧盟诸国强调政府主导,大多实施上网电价法;而美国各州立足于政府引导市场配置,成为配额制的大本营。学者们围绕这两种政策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实质上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与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之间的较量。通过文献梳理和数据分析发现,在经济可行性、政策实施效果和刺激技术进步方面,上网电价法优于新能源配额制。
- 周立群宁俊飞李京晓
- 我国高技术产业低端锁定问题及解决对策被引量:6
- 2013年
- 解决我国高技术产业低端锁定问题是应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和重构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设备与关键部件主要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有限。可通过采取高端与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构建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完善高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系、构建高效的政策与资源整合机制等措施解决高技术产业的低端锁定问题。
- 刘英基
-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低端锁定技术创新
- 中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提升对策被引量:19
- 2013年
- 实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主要结论是:目前我国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偏低,二者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互动协调发展关系。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都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趋势,且各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制约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体制性制约、制造业低端化生产、外资企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的关联度低、城市化水平低及人才支撑能力弱等。各地区应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 杜传忠邵悦
-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 中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中印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软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设定指标和构建模型,对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软件业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出口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软件产业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财税、金融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等对策性建议。
- 吕明元
- 关键词: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印比较
-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被引量:38
- 2013年
- 文运用grange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较明显,而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水平总体偏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二者的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协调水平较低。制约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制性及机制性因素、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以及产业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结合。为此,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化推进的有机结合。
- 杜传忠刘英基郑丽
-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耦合协调度
-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结合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实例,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内在动因、优劣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公共服务、技术创新、禀赋升级、结构优化、产业联动发展和产业价值链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的政策建议。
- 刘英基
- 关键词:产业转移
- 产业结构“国际标准模式”的适用性研究:1952年~2008年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兼对“产业结构偏差”的一个解释被引量:5
- 2011年
- 笔者认为所谓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对我国1952年~2008年产业结构演进的协整检验与反应弹性值的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符合国际标准模式的一般规律,但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因素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出现"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应该考虑时间和条件的变化。
- 吕明元李彦超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协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