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10-108-25)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曹骥杨春李瑗周玲丽罗旺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树鼩
  • 2篇细胞
  • 2篇肝癌
  • 2篇肝癌细胞
  • 2篇肝炎
  • 2篇癌细胞
  • 2篇RNA干扰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CDC2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性疾病
  • 1篇移植瘤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增殖
  • 1篇致癌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春
  • 6篇曹骥
  • 5篇李瑗
  • 4篇周玲丽
  • 3篇苏建家
  • 3篇骆成飘
  • 3篇罗旺
  • 2篇唐艳萍
  • 2篇李科志
  • 2篇李薇
  • 1篇朱伶群
  • 1篇卢晓旭
  • 1篇欧超
  • 1篇邓玲
  • 1篇何盼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RNA干扰技术沉默CDC25a基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基因沉默后对于人肝癌细胞系Hep G2增殖的影响。同时探讨该影响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肝癌Hep G2细胞的CDC25a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癌细胞中的CDC25a及其作用基因cyclin E及CDK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DC25a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MTT法、Giemsa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CDC25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RNA沉默组细胞中的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P<0.05)。Cyclin E及CDK2的mRNA表达水平在沉默组低于阴性对照及正常对照组(P<0.05)。MTT法、Giemsa染色法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细胞(P<0.05),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沉默组细胞阻滞在G1期。结论:LV-CDC25a-RNAi重组体感染Hep G2细胞可以有效抑制CDC25a基因的表达,使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提示CDC25a基因可能是肝癌治疗的关键靶点。
李薇曹骥周玲丽罗旺杨春骆成飘李瑗苏建家
关键词:RNA干扰
广西和云南树鼩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我国广西、云南两个树鼩群体的遗传差异和分化程度,推动树鼩优良品系的培育和优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提取广西和云南各32只树鼩的全血基因组DNA,分别采用9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片段,并利用POPGENE等软件比较两个树鼩群体的遗传相关指标。结果广西和云南两个树鼩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0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25,Fis均值>0。CCBL1B、CCDC61、EDA1和OPA3四个位点表现为极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两群体的遗传距离及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1.277和1.268,遗传相似系数约为0.28。遗传结构变异的分布情况显示61.57%的微卫星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部,38.43%存在于群体之间。STRUCTURE分析发现广西和云南树鼩为中缅树鼩群体的两个不同的亚种。结论广西和云南树鼩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较丰富,两个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分化程度,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
唐艳萍曹骥杨香娣杨春李瑗周玲丽罗旺邓玲王谷洋李科志
关键词:树鼩荧光标记微卫星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缅树鼩隆安种群和昆明种群鉴定中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1)的一段保守区域作为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序列,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中缅树鼩隆安种群和昆明种群进行分类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只广西隆安树鼩和21只昆明树鼩样本的CO1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应用MEGA V5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及分析其遗传距离,采用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中缅树鼩种群中,隆安种群、昆明种群和海南亚种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79%,种群间遗传距离为9.71%-13.59%,中缅树鼩与普通树鼩的种间遗传距离为20.43%-24.11%,存在条形码间隔。系统发育树显示:隆安种群、昆明种群及海南亚种分别聚为一小支,分支置信度高达100%。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有助于树鼩种群和亚种的分类鉴定,经CO1基因的测序分析证实广西隆安树鼩和昆明树鼩分属不同的种群。
王谷洋曹骥杨春李瑗李科志陆玉秀何盼范倪唐艳萍
关键词:DNA条形码中缅树鼩物种鉴定
树鼩乳汁的主要成分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树鼩乳汁的基本成份,并和其它乳制品成份进行了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只分娩后(1-21)d期间的哺乳期母树鼩,用人工被动母乳喂养方法让仔树鼩自由吮吸母乳,立即采用无菌操作的方法用注射器直接采取仔树鼩胃内的乳汁,1次/2 d,连续3-5次,每只母树鼩采取18 mL乳汁,按照国家标准的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结果树鼩乳汁总固形物为43.63%、脂肪为26.01%、蛋白质为10.41%、乳糖为0.45%、灰分为0.99%。树鼩乳的总固形物、灰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分别为牛乳的3.36、1.24、2.74、6.67、0.09倍;树鼩乳的总固形物、灰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分别为婴幼儿配方乳的1.44、0.20、0.58、1.53、0.06倍;与牛乳及婴幼儿配方乳矿物质成分含量相比,树鼩乳的矿物质成分钙、磷、钾、钠、镁、铁、锌含量均大于牛乳,分别为1.83、2.73、1.25、1.93、1.28、1.48倍,而均小于婴幼儿配方乳,分别为0.66、0.85、0.34、0.26、0.85、0.24、0.49倍。结论树鼩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呈现高脂高蛋白低糖的类型,可为树鼩人工育幼和饲养工作提供依据。
杨春欧超李瑗苏建家骆成飘卢晓旭朱伶群曹骥
关键词:牛乳
树鼩丙型肝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只有建立稳定可靠的HCV感染模型,才能更好地研究HCV感染慢性化和致癌的机制,从而推动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抗丙型肝炎药物的筛选。HCV宿主范围特别狭窄,只有人和黑猩猩对其易患。目前有一些体内和体外的实验结果初步显示,树鼩是目前继黑猩猩之后唯一能感染HCV的动物。该文对HCV感染树鼩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予以行综述。
周玲丽杨春曹骥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树鼩动物模型
RNAi沉默CDC25a基因对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移植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素25a(cell division cycle 25a,CDC25a)基因RNAi(RNA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对人肝癌细胞Hep G2 CDC25a基因表达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以CDC25a基因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Hep G2细胞;阴性对照组以RNAi-NC慢病毒颗粒感染Hep G2细胞;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三组细胞分别接种至裸鼠皮下,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连续28 d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及移植瘤生长情况,28 d后测定肿瘤体积和重量。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CDC25a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裸鼠接种Hep G2细胞后第7天均有肿瘤形成,实验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体积和重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实验组瘤体中CDC25a的m RNA及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LV-CDC25a-RNAi重组体沉默Hep G2细胞的CDC25a基因后能有效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提示CDC25a基因可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关键靶点。
李薇曹骥周玲丽罗旺杨春骆成飘李瑗苏建家
关键词:RNA干扰移植瘤
丙型肝炎致癌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丙型肝炎为全球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起病隐匿,约50%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感染后转为慢性感染,据估计全球HCV感染者超过1.7亿,每年约35万1人死于丙型肝炎相关疾病。HCV慢性感染者约20%发展为肝硬化.每年有1%~4%的肝硬化患者发展成肝癌。
李薇
关键词:致癌机制慢性感染传染性疾病感染者HCV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