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167)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傅跃先袁心刚魏光辉刘翠苹王晨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叶酸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和α-萘黄酮预防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于受孕第10天(GD10)以四氯二苯二英(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分别以叶酸15、10、5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分别以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 28μg/kg灌胃。受孕第17.5天(GD17.5)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并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TCDD 28μg/kg所致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TCCD+叶酸15、10、5 mg/kg三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84.00%、73.08%、86.00%。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65.52%、74.00%。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加量、活胎鼠体重及每窝平均胎数、每窝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与对照组及TCDD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剂量的叶酸与α-萘黄酮均有一定的拮抗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以叶酸10 mg/kg、α-萘黄酮5 mg/kg的剂量的拮抗作用较强;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且对孕鼠及胎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 何晓梦刘翠苹袁心刚魏光辉傅跃先
- 关键词:叶酸腭裂C57BL
- TCDD诱导C57BL/6J胎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检测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C57BL/6J小鼠腭裂过程中组蛋白H4乙酰化的表达水平,探讨TCDD诱发腭裂与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关性。方法48只C57BL/6J近交系孕鼠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小鼠妊娠第10.5天(gestationday,GD10.5)时,一次性给予孕鼠分别灌服20μg/kgTCDD(实验组)和等剂量玉米油(对照组),分别在GD13.5、GD14.5、GD15.5剖腹取胎鼠头部标本,作冠状位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蛋白H4乙酰化在腭突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胎鼠腭组织组蛋白H4乙酰化的相对表达量。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方差同质性检验,方差齐采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组蛋白H4乙酰化主要表达在腭突上皮细胞中,间质细胞少许表达;在腭发育各个主要时期GD13.5、GD14.5、GD15.5腭突上皮细胞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为0.60±0.25、0.92±0.09和0.90±0.09;TCDD组为1.02±0.28、1.61±0.27和1.28±0.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D诱导的C57BL/6J胎鼠腭裂的发生可能与组蛋白H4乙酰化修饰有关。
- 张丁文袁心刚傅跃先王晨邱林魏光辉
- 关键词:乙酰化腭裂
- 先天性唇腭裂综合序列治疗502例临床护理程序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总结采取综合序列治疗502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502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行手术整复,并给予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程序,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效果均满意,414例患者唇部创口一期愈合,外貌明显改善,11例腭裂术后发生腭瘘或复裂,其余患者创口愈合良好,语音明显改善。结论:规范的手术前后临床护理程序有助于唇腭裂患者整复手术的成功。
- 何立平王选琴何轶袁心刚傅跃先
-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护理
- iTRAQ技术鉴定TCDD与维甲酸致胎鼠腭裂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结合质谱分析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与维甲酸致胎鼠腭裂发生的共同差异表达蛋白质。
方法将36只C57BL/6J孕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以28 μg/kg TCDD、80 mg/kg维甲酸在C57BL/6J孕鼠第10.5个妊娠日(gestational day 10.5,GD10.5)灌胃,建立胎鼠腭裂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灌胃,于GD17.5观察胎鼠腭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改变;取TCDD组、维甲酸组与对照组GD17.5胎鼠的腭组织,从中提取总蛋白质,采用iTRAQ技术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和鉴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用Western Blot对Annexin A1、14-3-3 sigma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验证。实验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腭裂发生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3组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分析采用Levene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urkey H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成功建立了胎鼠腭裂模型,TCDD组与维甲酸组腭裂发生率分别为97.1%(68/70)和98.6%(70/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腭裂表型在形态学上相似。②共鉴定出2 996个蛋白质,TCDD组、维甲酸组与对照组比较,分别筛选出差异蛋白75个和90个,2个实验组共同表达的差异蛋白有18个。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nexin A1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2±0.11,TCDD组和维甲酸组分别为0.99±0.34和0.98±0.3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3-3 sigma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0.55±0.15,TCDD组和维甲酸组分别为0.86±0.17和0.93±0.13,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TRAQ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应用iTRAQ技术能够�
- 翟莎娜王晨傅跃先袁心刚张丁文
- 关键词:腭裂维甲酸
- 表观遗传修饰在先天性畸形发生中的调节作用
- 2016年
- 随着自然界环境污染的加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世界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达4.5%,我国达6.3%.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兴起,表观遗传修饰在先天性畸形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表观遗传学指的是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但基因的表型却发生了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异,它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microRNA干扰等[1].
- 刘翠苹傅跃先
- 关键词:表观遗传修饰先天性畸形畸形发生率表观遗传学DNA序列
- 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实验研究进展
- 2017年
- 目的:总结归纳2,3,7,8-四氯二苯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实验研究现状,为深入探讨TCDD致胎鼠腭裂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中国知网、NCBI等国内外文献库检索"TCDD""腭裂"等关键词,搜集已有文献资料。结果:目前的资料显示,可以通过约20μg/kg剂量的TCDD给予孕第9~14天的小鼠单次灌胃建立稳定的胎鼠腭裂模型。在此基础上发现,TCDD诱导不涉及腭突体积变化,主要通过抑制腭突接触融合而发挥致腭裂效应。对于发育中的腭组织细胞,TCDD能改变一系列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主要包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这些分子的表达变化尚存在争议。腭融合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腭中缝上皮细胞(medial edge epithelium,MEE),其细胞命运转归尚未阐明。结论:TCDD诱导胎鼠腭裂的体内实验基础相对完善。腭发育调控机制纷繁复杂,注重器官发育的时空动态性对于进一步研究至关重要。腭器官离体培养将是重要的体外实验环节。实验技术和条件的变革对于本领域的研究进展显得愈加迫切。
- 王晨袁心刚傅跃先
- 关键词:胎鼠
- TCDD诱导的胎鼠腭裂发生过程中TGF—β3、Dnmts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的胎鼠腭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3,TGF-β3)、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TGF—β1、Dnmts表达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8只C57BL/6J孕鼠完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只。TCDD组于妊娠第10.5天(gestation day,GD10.5)给予28μg/kg的TCDD口服,对照组给予等体重体积的玉米油口服。分别于GD13.5、14.5、15.5处死孕鼠,收集2组胎鼠腭突组织。通过试剂盒进行基因组DNA提取、亚硫酸氢盐转化、甲基化特异性PCR,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2组各时间点腭组织表达的TGF-β3、Dnmts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应用IBM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间均数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结果作K-S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各时间点TGF—β3启动子区CpG岛均处于低甲基化水平,TCDD组和对照组GD13.5、GD14.5、GD15.5甲基化程度分别为(8.6±0.8)%和(8.7±0.8)%、(11.5±1.4)%和(11.7±1.0)%、(12.0±0.7)%和(12.1±0.5)%,相同时间点TCD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t1启动子区CpG岛均处于高甲基化水平,TCDD组和对照组GD13.5、GD14.5、GD15.5甲基化程度分别为(73.9±1.1)%和(72.6±0.8)%、(70.8±1.7)%和(70.7±1.0)%、(69.4±2.2)%和(69.7±0.5)%,相同时间点TCD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D组Dnmt3a启动子区CpG岛1的甲基化水平在GD13.5和GD15.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9±1.1)%和(8.1±0.6)%(P〈0.01)、(43.4±0.4)%和(32.9±0.7)
- 王晨袁心刚傅跃先翟莎娜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3DNA甲基转移酶CPG岛
- 组蛋白H3乙酰化在TCDD致胎鼠腭裂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在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所致的C57 BL/6J胎鼠腭裂畸形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共36只C57BL/6J孕鼠,将18只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TCDD组于受孕后第10天(gestation day,GD10)以TCDD 28 μg/kg灌胃1次;对照组于GD10以等量玉米油灌胃;分别于GD13.5、GD14.5及GD15.5处死孕鼠,收集胎鼠的上腭组织提取核蛋白,用比色法检测组蛋白乙酰转移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活性.另18只孕鼠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分组及各组只数同前),分别在上述时间点提取核蛋白,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乙酰化的组蛋白H3(acetylated histone H3,Ac-H3)在上腭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个时间点HATs相对活性在GD13.5,GD14.5、GD15.5所测吸光度A值对照组分别为0.4097±0.0147、0.5223±0.017 1和0.643 5±0.0139,TCDD组分别为0.8650±0.0129,0.719 1±0.0178和0.551 2±0.016 8;TCDD组HATs活性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GD15.5 TCDD组HATs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个时间点Ac-H3相对表达量在GD13.5,GD14.5、GD15.5,对照组分别为0.745 0±0.113 5,1.055 9±0.249 4和1.795 5±0.081 9,TCDD组分别为1.4490±0.1460,1.6418±0.0997和1.512 l±0.1502; TCDD组Ac-H3表达在GD13.5、GD14.5分别高于对照组GD13.5、GD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5);而在GD15.5,TCDD组Ac-H3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蛋白H3酰化参与了TCDD所致的C57BL/6J胎鼠腭裂的发生,可能是TCDD诱导腭裂发生的机制之一.
- 刘翠苹袁心刚傅跃先邱林田晓菲刘燕魏光辉
- 关键词:组蛋白H3腭裂
- 3种药物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拮抗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效应,及对饲服TCDD的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妊娠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孕鼠随机分组,每组8只。TCDD组以TCDD 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以叶酸10 mg/kg+TCDD 28μg/kg灌胃、白藜芦醇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组以α-萘黄酮5 mg/kg+TCDD 28μg/kg灌胃,于GD17.5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胎鼠腭裂的发生率。另取15只孕鼠随机分组,每组3只,处理方法同前,分别于GD13.5、14.5、15.5剪取胎鼠头部,扫描电镜观察腭突表面的超微结构。结果: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73.08%、74.51%、65.52%,与TCD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D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逐渐破裂、皱缩,伪足结构逐渐减少、消失,最终形成腭裂;对照组、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光滑整齐、饱满膨胀,表面丝状伪足逐渐增多、延长,一直持续到腭突融合结束。结论: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均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从而拮抗TCDD的致腭裂效应。
- 何晓梦刘翠苹袁心刚魏光辉傅跃先
- 关键词:白藜芦醇腭裂扫描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