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602)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7
- 相关作者:唐萌陆敏玉杨扬张婷薛玉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纳米氧化硅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实验中纳米氧化硅和微米二氧化硅(SiO2)致人红细胞溶血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情况。[方法]将20nm和60nm两种粒径的纳米氧化硅及微米SiO2粒子悬液(质量浓度均分别为0、0.010、0.020、0.050、0.075、0.100、0.150、0.200、0.400、1.000、1.500、2.000g/L)与正常人红细胞悬液孵育,测定溶血率;两种粒径的纳米氧化硅(质量浓度为0.010、0.020、0.050、0.075、0.100g/L)及微米SiO2(质量浓度为0.200、0.400、1.000、1.500、2.000g/L)悬液分别与正常人红细胞悬液孵育后,测定溶血率及上清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硫代巴比妥酸法)含量。[结果]20nm和60nm氧化硅致红细胞溶血率先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分别在浓度均为0.100g/L时达到100.3%、97.7%的峰值后逐渐下降。微米SiO2粉尘随浓度升高,红细胞溶血率逐渐增加,达2g/L时达峰值93.6%。在0.010~1.000g/L浓度范围内,相同浓度的20nm和60nm氧化硅致红细胞溶血率较微米SiO2高(P〈0.0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两种粒径纳米氧化硅及微米SiO2致红细胞溶血率及MDA生成量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P〈0.05)。相同浓度的20nm氧化硅致红细胞溶血率及MDA的生成量较60nm氧化硅高(P〈0.05)。[结论]纳米氧化硅与微米SiO2一样,可诱导红细胞溶血,溶血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两种粒径纳米氧化硅致红细胞溶血作用较微米SiO2的作用强,纳米氧化硅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尺寸依赖效应。
- 吴秋云杨红唐萌孔璐王晓宇(校对)
- 关键词:纳米氧化硅溶血作用丙二醛
- 荧光探针量子点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Ⅲ族或Ⅱ族元素组成的。典型的量子点直径通常在10 nm,其结构一般以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内核,外面包裹第二种半导体材料。由于量子点本身可能用到有毒的重金属作为...
- 吴添舒唐萌
- 关键词:量子点免疫毒性生物效应毒理学
- 文献传递
- 纳米铜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的氧化损伤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比较纳米铜与微米铜对大鼠肝脏和肾脏的氧化损伤,探讨氧化损伤在纳米铜致大鼠肝毒性和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1%羟丙甲基纤维素),微米铜组(200 mg/kg),纳米铜3个不同剂量组(50、100和200 mg/kg),每组6只,10 ml/kg经口灌胃染毒,每日一次,连续5 d。染毒结束后,留取大鼠肝脏和肾脏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二硫代双硝基苯甲酸法(DTNB)测定总巯基(TSH)和非蛋白巯基(NPSH)含量。结果纳米铜染毒组大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中NPSH的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先增后降,而MDA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尤其是在纳米铜高剂量组(200 mg/k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在微米铜组却未发现相应改变。结论在相同剂量和暴露时间条件下,纳米铜对大鼠的毒性明显强于微米铜,纳米铜导致大鼠肝脏和肾脏损伤的机制可能与肝、肾组织中NPSH的耗竭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 杨保华雷荣辉吴纯启原野马华智骆永伟胡中慧廖明阳王全军
- 关键词:纳米铜纳米毒理学肝毒性肾毒性
- Preparation and Biodistribution of Tyrosine Modified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 The functionalized derivative outside carbon nanotubes (CNTs)is likely to improve their biocompatibility.There...
- Geyu Liang Ran Liu Bing Ye Lihong Yin Yuepu Pu School of Public Health,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P.R.China
- 关键词:TYROSINEBIODISTRIBUTION
- 磁性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英文)被引量:12
- 2007年
- 背景:已有报道表明纳米级的Fe2O3产生的细胞毒性与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存在一定的联系。氧化铁纳米粒子是否对巨噬细胞产生毒性,其毒性机制与氧化作用有何关联?目的:观察不同浓度Fe2O3纳米粒子对巨噬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材料:RAW264.7细胞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Fe2O3纳米粒子(30nm)悬浮液由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制备提供。实验前先进行预处理:将Fe2O3纳米粒子悬浮液置60℃水浴中10h,然后37℃水浴过夜。如此反复3次,灭菌处理。小瓶分装,4℃保存。DMEM高糖培养液(美国Gibco公司);胰蛋白酶(美国Difco公司,进口分装);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过氧化氢、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乳酸脱氢酶、超微量ATP酶和考马斯亮蓝蛋白含量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技术公司)。方法:实验于2006-03/07在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实验室完成。RAW264.7细胞用DMEM培养基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日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试验。①细胞中氧自由基的检测:将密度为1.5×105L-1的巨噬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1mL,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以质量浓度为1.0700、0.5350和0.2675g/L的Fe2O3纳米粒子(30nm)悬浮液染毒细胞为纳米粒子干预组,并设生理盐水为溶剂对照组,24h后终止培养,染毒结束后,低温条件下用玻璃匀浆器破碎细胞,按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细胞中过氧化氢、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②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膜ATP酶活性的测定:纳米粒子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方法同上,染毒结束后,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膜ATP酶活性,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检测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
- 王晓娜唐萌张婷杨磊夏婷曾垂焕熊丽林张宇顾宁
- 关键词:FE2O3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毒性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 2010年
-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的含量。全血样品用酸性提取溶液稀释,过Bakerbond SPE C18固相萃取小柱,经甲醇-乙酸-水(49+2+49)混合溶液淋洗后用甲醇-氨水(98+2)混合溶液洗脱。经纯化后的洗脱液在Wakopak WS AS-Aqua(250 mm×4.6 mm,5 μm)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与水(60+40)混合溶液,检测波长为228 nm。5种n-ABS同系物的C10-C14的质量分数在10.0-100.0 ng·g-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全血中各同系物回收率为78%-107%;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5)≤1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5)≤13%。
- 薛玉英张姗姗唐萌稗田洋子竹下治男
- 关键词: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同系物固相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纳米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9年
- 综述了纳米银毒理学和生物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纳米银的理化特性、进入人体途径以及在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暴露途径下纳米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认为在开发应用纳米银产品的同时更应关注可能产生的负面生物效应,并提供完整且符合实际的毒理学评价资料.国内外学者对纳米银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纳米银可与蛋白质和酶的巯基发生反应,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膜渗透及细胞形态的凋亡样变化,其毒性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是由于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介导所致.因此,在加强纳米银毒理学和生物效应研究的同时,应建立评价纳米产品生物安全性的标准方法及评价体系,关注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深入研究纳米银引起的特殊生物环境效应.
- 薛玉英唐萌
- 关键词:纳米银生物学效应
- 支气管灌注Fe_2O_3纳米粒对大鼠肺组织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注Fe2O3颗粒对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及致纤维化作用。方法雄性大鼠经支气管灌注单次染毒(7 d)及多次染毒(30 d)不同剂量的20和280 nm Fe2O3粒子悬浮液,测定其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20 nm Fe2O340 mg/kg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SOD(32.5±3.8)U/(mg.prot)、MDA(2.29±0.18)nmol/(mg.prot)及GSH-Px(80.4±9.61)U(mg.pro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30 d的GSH-Px外,20 nm高剂组的SOD、MAD及GSH-Px含量均高于280 nm高剂量组(P<0.05),表明纳米级Fe2O3颗粒比微米级损伤更为严重。结论20 nm Fe2O3可致大鼠肺脏氧化损伤且较280 nm Fe2O3更为严重,但无明显致纤维化作用。
- 杨扬唐萌张婷陆敏玉王宜庆孔璐薛玉英张宇顾宁
- 关键词:纳米粒FE2O3肺纤维化
- 大鼠肺灌注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对其脏器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探讨雄性大鼠吸入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对其肝脏和肺脏的氧化损伤.32只雄性 SD 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0.8 mg/mL 纳米 TiO_2组、4 mg/mL 纳米 TiO_2组、20 mg/mL 纳米 TiO_2组纳米、对照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一次性经呼吸道灌注纳米 TiO_2粒子悬液.7d 后处死各组动物组,分别取肝、肺匀浆后用于测定 SOD、GSH-Px 活性及羟脯胺酸和 MDA 含量.肺组织匀浆的各指标中,高、中剂量纳米 TiO_2组 MDA 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羟脯氨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的各个指标中,高剂量纳米 TiO_2组 SOD 活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中、低剂量纳米 TiO_2组 GSH-Px 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 MDA 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纳米二氧化钛致氧化损伤作用在肝、肺组织有不同表现,使肝脏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弱,使大鼠肺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且使肺组织出现了早期纤维化的表现.
- 张婷唐萌王姝杨扬陆敏玉叶兵
- 关键词:二氧化钛
- 磁性三氧化二铁纳米粒子对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应用 Hep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 Fe_2O_3纳米粒子对肿瘤细胞的活力与凋亡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还原检测法确定受试物的染毒剂量.分别对各个组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凋亡.结果显示,Fe_2O_3纳米粒子在0.555~3.310 mg/mL 范围内均可抑制 HepG2细胞增值,IC_(50)为1.1lmg/mL.Fe_2O_3纳米粒子在0.173、0.347、0.694 mg/mL 剂量组均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
- 夏婷唐萌殷海荣陆敏玉王姝张婷杨扬张宇顾宁
- 关键词: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人肝癌细胞株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