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57)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嘉碧田琳赖人旭李振东刘学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丽珠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7例艾普拉唑肠溶片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通过广东省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网络上报的77例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皮疹和头晕头痛为主;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临床使用艾普拉唑相对比较安全,但应用时需按说明书剂量使用并关注合并用药情况,同时加强用药后复诊和随访,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秦湘红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的浓度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的浓度。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选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2.1 mm,5μm),以乙腈-10 mmol.L-1醋酸铵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0.20 mL.min-1;选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电喷雾离子化源,正离子方式,选择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367.5→m/z184.1(艾普拉唑)和m/z 383.2→m/z 266.8(内标氯雷他定)。结果:艾普拉唑和氯雷他定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0 min和3.9 min;血浆中艾普拉唑的线性范围为5~1500 ng.mL-1(r>0.99),定量下限为5 ng.m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5±4.9)%、(78.8±6.3)%、(77.1±4.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艾普拉唑浓度的测定,可应用于艾普拉唑肠溶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 梁嘉碧冯文周边壮田琳郭惠学胡海棠秦湘红
-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的浓度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浓度的方法。方法:人血浆样本用乙酸乙酯提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醋酸铵(80∶20),流速为0.20 ml/min。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z 367.5→m/z 184.1(艾普拉唑)、m/z 360.0→m/z242.0(雷贝拉唑)和m/z 383.2→m/z 266.8(内标氯雷他定)。结果: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血药浓度均在5~1 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6 6、0.996 2),最低定量限为5 ng/ml;日内、日间RSD〈15%。艾普拉唑、雷贝拉唑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6.5%~78.8%、86.7%~89.3%。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艾普拉唑肠溶片5 m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max分别为3、2.5 h,cmax分别为418.09、654.50 ng/ml,AUC0-24 h分别为2 028.48、3 499.18 ng·h/ml;单剂量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中tmax分别为2、3.5 h,cmax分别为342.4、402.5 ng/ml,AUC0-24 h分别为1 018.0、1 196.6 ng·h/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适用于人血浆中艾普拉唑和雷贝拉唑浓度的同时测定。
- 梁嘉碧陈奕伸田琳洪仲思冯文周胡海棠秦湘红
- 关键词:雷贝拉唑血药浓度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患者血脂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6月90例Hp感染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根除组和降脂组各45例,根除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每天2次,治疗两周后序贯奥美拉唑2周,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和血脂检测;降脂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疗程为8周,疗程结束时进行血脂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除组Hp根除率为77.78%;根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根除前分别下降1.17mmol/L、0.67mmol/L、0.6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脂组TC、TG、LDL-C分别下降1.09mmol/L、0.62mmol/L、0.7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除组的TC、TG、LDL-C降脂有效率分别为75.56%、64.44%、62.22%,降脂组分别为77.78%、57.78%、55.56%;而两组HDL-L升高有效率分别为51.11%和53.33%,根除组具有改善血脂代谢作用。结论根除Hp感染能有效地降低Hp感染患者的血脂水平,可作为临床病因治疗。
- 刘学功赖人旭李振东袁君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