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0]372)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罗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南京政府初期的工商政策与民营企业的发展
- 2012年
- 南京政府初期工商政策呈现出复杂矛盾的面相。基于国家政治的基本统一,南京政府上台后,以较强的行政力度推行了一些保护、扶助私人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因而给民营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希望。但在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方针的主导与掩映下,增强国家财政汲取能力成为南京政府工商行政核心目标。南京政府工商政策随之严重背离争取民族独立、推动国家现代化与增进民生福祉的航向,表现出明显的财政本位而非发展本位的特质,继而大大加深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和压迫。民营企业发展前景由此十分黯淡。
- 罗萍
-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民营企业
- 民国初期楚兴公司的兴衰命运探析(1912-1922)被引量:1
- 2015年
- 民初官业民营政策催生了民营楚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楚兴公司在依恃官商私谊承租政府企业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期间,开启了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工头制改革的先河,跻身赢利空前增长的民族棉纺织企业之列。楚兴公司的兴盛历程,揭示出欧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提升;同时也表明近代民族企业对工厂科学管理的早期探索存在以借鉴西方经验为主的模仿型和以立足本土实践经验为主的原创型等不同路径。楚兴公司的夭折,则凸显出民初官业民营政策及当政集团对现代企业力行控制的行为偏好,构成了初步发展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的严重桎梏。
- 罗萍
- 辛亥革命与民初民营化浪潮
- 2012年
- 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辛亥革命促使了民初实业热潮的高涨,推动了民初民营化思潮的勃兴,激励了民间经办实业热情的迸发。民营企业取代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而成长为中国民族企业主力军的序幕随之拉开,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现代企业发展轨迹,由此发生了显著转折。
- 罗萍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国初期
- 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以裕大华纺织集团为中心(1919—1937)被引量:2
- 2012年
- 1919-1937年,当绝大多数中外纱厂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时候,少数民族棉纺织企业另辟蹊径,迈出了深入内地设厂的步伐。期间,裕华、大兴、大华三个彼此相联的民族棉纺织企业先后成立并设厂内地,继而构建了三足鼎立雄踞华中、辐射华北和西北的裕大华纺织集团。以内地乡村购销市场为依托的城乡互动的棉纺织产业链是裕大华成长发展的基石,裕大华由此不仅避开了东部沿海中外纱厂竞争的漩涡,而且赢得了购销取近的市场竞争优势。裕大华立足"内地-内需-乡村"市场的企业发展路线,展现了后发型国家充分发掘本土经济内在动能,实现城乡双主体平等互动的工业、半工业、农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条工业化路径。
- 罗萍
- 关键词:城乡产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