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1-YW-09-02)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世航于东升史学正张忠启徐胜祥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红壤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预测方法被引量:21
- 2010年
- 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采样点准确预测土壤属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来,结合辅助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应用广泛,但将土地利用类型信息作为辅助变量提高预测精度的研究鲜有报道。以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的余江县为案例区,用网格法采集254个土壤样品,通过普通克里格(OK)和以土地利用方式为辅助变量的克里格(KLU)方法对土壤有机质(SOM)和土壤全氮(STN)进行空间预测,并通过102个验证点比较了两种方法的预测精度。分析表明KLU对SOM和STN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SOM=0.786,rSTN=0.803)明显高于OK(rSOM′=0.224,rSTN′=0.307);OK对SOM和STN的预测RMSE分别为12.48g.kg-1和0.64g.kg-1,而KLU的预测RMSE分别为6.86g.kg-1和0.37g.kg-1,仅为前者的55%和58%。可见,KLU对研究区SOM和STN的预测精度均大幅提高。同时分析也表明,KLU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SOM和STN预测精度的提高幅度存在差异,其中对旱地预测精度的提高幅度最大,对林地预测精度的提高幅度最小,水田则介于两者之间。研究表明,KLU是南方红壤丘陵区进行SOM和STN空间预测的现实和高效方法。
- 张忠启史学正于东升王世航徐胜祥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克里格插值土地利用方式红壤丘陵区
- 浙江省新近耕地动态及其驱动因素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RS和GIS技术对2000、2005和2008年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人机交互解译,建立了2000—2008年浙江省耕地动态数据库,并运用岭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特征.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浙江省耕地变化较剧烈,2000—2005、2005—2008年,研究区耕地年动态度分别为-1.42%和-1.46%,耕地主要流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非农人口比例、房地产开发投资、城市绿化面积和果园面积构成了浙江省乃至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 张海东于东升史学正刘应安王世航张广星刘杨
- 关键词:耕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