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SYS201161)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赵耀东王爱东黄强费喜峰王之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同济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肿瘤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肿瘤移植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 1篇裸小鼠
  • 1篇脑胶质细胞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瘤
  • 1篇胶质细胞
  • 1篇干细胞
  • 1篇癌变

机构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陈骅
  • 1篇张全斌
  • 1篇王之敏
  • 1篇费喜峰
  • 1篇黄强
  • 1篇王爱东
  • 1篇赵耀东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胶质瘤干祖细胞可诱导宿主脑胶质细胞癌变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可移植性人癌组织重构过程中,肿瘤干细胞植入方与宿主受体间的关系。方法将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稳定转染于已建株的胶质瘤干祖细胞SU3,再将建立的SU3.RFP细胞接种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裸小鼠脑内。取移植瘤组织,筛选高增殖力GFP细胞,单克隆化后,鉴定细胞类型,测定其DNA含量,行染色体显带分析。并将建系的GFP细胞H1和H9分别接种于裸小鼠腋下和颅内,观察致瘤率和癌性表型。结果在可移植性肿瘤组织中,RFP、GFP和RFP/GFP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8.99±1.46)%、(5.59±1.00)%和(4.11±1.02)%。经2次单克隆化的宿主GFP细胞株Hl和H9,在体外表现出无限增殖、接触抑制消失、超四倍体等癌细胞特征,并表达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H1和H2细胞的体内致瘤率均为100%,肿瘤均向接种周围组织呈广泛侵袭性生长。结论在可移植性胶质瘤模型中的肿瘤细胞,并非像传统观点那样均由移植的肿瘤干祖细胞产生,被接种的肿瘤干细胞侵袭的宿主脑细胞也可以转化为肿瘤细胞。
陈延明费喜峰王爱东代兴亮张金石崔宝乾张全斌赵耀东陈骅王之敏兰青董军黄强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肿瘤移植癌变裸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