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A121)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杰赵俊斌兰允祥刘娟罗水源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二甲基硫和乙硫醇在层状K_(1-2x)M_xTiNbO_5(M=Mn^(2+)、Ni^(2+))上的吸附与光催化氧化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固相法制备出具有层状结构的KTiNbO5,通过离子交换制备K1-2xMxTiNbO5(M=Mn2+、Ni2+)。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技术对样品晶体结构与光谱响应特征进行表征,采用红外光谱方法考察样品对二甲基硫(DMS)和乙硫醇(EM)吸附与光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采用Mn2+和Ni2+对KTiNbO5离子交换后,层板间距增加,对光谱吸收由紫外区移向可见光区,带隙能量由3.35 eV相应地移至2.97 eV和2.45 eV。K1-2xMxTiNbO5对DMS和EM的吸附作用力较弱,不受阳离子影响。K1-2xMnxTiNbO5只在紫外光辐射下呈现催化活性,并将硫醚、硫醇氧化为亚砜、砜和磺酸;而K1-2xNixTiNbO5在可见与紫外光辐射下均具有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辐射下,乙硫醇被氧化至磺酸,而在紫外光辐射下硫醇被矿化并产生硫酸盐与碳酸盐。
- 何杰赵俊斌兰允祥
- 关键词:二甲基硫乙硫醇光催化
- Ni_(1.5)Ti_5NbO_(14)光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及性质被引量:1
- 2009年
- 由高温固相法制备K3Ti5NbO14,并通过离子交换获得Ni1.5Ti5NbO14.采用XRD、UV-vis-DRS、SEM等技术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考察样品对甲烷气中甲硫醇的吸附性能与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Ni2+交换K+后,钛铌酸盐仍保持很好的层状结构,其对光谱的吸收由紫外光区域向可见光区域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在流动体系中对甲烷气中的甲硫醇具有吸附活性,静态条件下经紫外光辐射对甲硫醇具有光催化氧化活性.
- 赵俊斌何杰罗水源
- 关键词:层状化合物甲硫醇光催化
- 有机硫化物在Ag^+改性钛铌酸盐上的吸附和光催化氧化被引量:3
- 2010年
- 使用Ag+改性的钛铌酸钾盐(6K2O.TiO2.5Nb2O5)作为光催化剂,考察了二甲基硫醚(DMS)、乙硫醇(EM)及它们分别与正己烷的混合物在Ag+改性的钛铌酸钾盐表面吸附和光催化氧化作用,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Ag+改性钛铌酸盐表面,DMS的吸附较弱,于可见光辐射下稳定,但在紫外光辐射下氧化成亚砜、砜、硫酸酯与单齿硫酸盐等,而EM的吸附较强,在可见光辐射下即可氧化为乙基磺酸(CH3CH2SO2OH)。正己烷增强了DMS和EM与Ag+改性钛铌酸盐表面的作用力,促进了DMS和EM的深度氧化。
- 何杰刘娟李莉
- 关键词:二甲基硫醚乙硫醇正己烷光催化氧化
- 多聚金属离子插层Ni-Ti-LDHs的制备与性质被引量:3
- 2011年
- 以三乙醇胺(TEA)为抑制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钛双金属氢氧化物(Ni-Ti-LDHs),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MoO24-和H3Nb6O519-插层化合物,改变材料物理化学性质。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及差热分析(TG-DTA)等方法对插层柱撑化合物及其焙烧产物结构进行分析。SEM和TEM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共沉淀得到的Ni-Ti-LDHs具有明显层状结构;离子交换法所获得的插层产物MoO24--LDHs和H3Nb6O519--LDHs保持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由TG-DTA分析得出样品失重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样品表面物理吸附水分的脱除;第二阶段为层板羟基的缩合脱除。两种不同的多聚阴离子插层后,层间距变化,但对层间作用力影响不大。
- 高伟何杰
- 关键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阴离子交换铌酸盐
- 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二甲基硫醚和乙硫醇吸附与光催化氧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具有不同Nb/Ti摩尔比的复合钛铌酸钾盐,通过Ag+离子交换对其进行改性。在静态下评价了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二甲基硫醚(DMS)和乙硫醇(EM)的吸附与紫外光催化氧化作用,使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催化剂表面滞留物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DMS的吸附作用力比EM弱。随着Nb/Ti摩尔比增加,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EM的吸附作用力增强。在紫外光辐射下,Ag+改性的复合钛铌酸钾盐将DMS氧化为亚砜、砜和硫酸盐,而EM则被氧化为磺酸和单齿硫酸盐。
- 何杰刘娟李莉
- 关键词:二甲基硫醚乙硫醇
- Ag^+、Ni^(2+)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二甲基硫和乙硫醇吸附与光催化氧化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由高温固相法制备复合钛铌酸钾盐,通过Ag+和Ni2+离子交换对其进行改性。采用红外光谱方法考察Ag+与Ni2+离子改性的复合钛铌酸盐对二甲基硫(DMS)和乙硫醇(EM)的吸附特征与光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复合钛铌酸盐对DMS与EM的吸附与光催化氧化行为取决于分子中S原子的环境与复合钛铌酸盐中阳离子的性质。DMS同Ag+与Ni2+离子改性的钛铌酸钾盐表面相互作用较弱,在自然光辐射下稳定,而EM同Ag+离子改性的钛铌酸盐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即使在自然光辐射下也可被氧化。在紫外光辐射下,DMS和EM在两种离子改性的钛铌酸钾盐上均被催化氧化,DMS被氧化至亚砜、砜和硫酸酯,而EM被氧化至磺酸。
- 何杰刘娟邬成彪
- 关键词:离子交换二甲基硫乙硫醇光催化
- 两个重要的化学储能反应研究进展
- 2011年
- 介绍两种化学储能反应——直接分解水制氢和CO2转化制碳氢燃料,分析了相关反应机理以及研究现状,同时分析了相应反应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兰允祥何杰
- 关键词:CO2H2O光催化
- 二氧化锰对硫醚和硫醇的吸附与氧化作用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MnO纳米粒子,考察了样品在静态下对二甲基硫醚(DMS)与乙硫醇(EM)的吸附与氧化作用,使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催化剂表面S物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O对D...
- 何杰李林杜起
- 关键词:二氧化锰二甲基硫醚乙硫醇XPSFT-IR
- 文献传递
- 层状铌酸盐M_xNb_6O_(17)(M=K,Fe,Ni)的合成及对甲硫醇的吸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水热合成法合成了具有典型层状结构的K4Nb6O17,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Ni2Nb6O17和Fe0.75Nb6O17。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对甲烷气中甲硫醇的吸附性能与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K4Nb6O17及改性后的铌酸盐均具有很好的层状结构,改性后的铌酸盐对光谱的吸收由紫外光区向可见光区域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在流动体系中对甲烷气中的甲硫醇具有吸附活性,在静态条件下经紫外光辐射对甲硫醇具有光催化氧化活性。
- 罗水源何杰赵俊斌
- 关键词:层状化合物离子交换甲硫醇光催化氧化
- M_xTiNbO_5对甲烷中甲硫醇吸附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水热法合成层状KTiNbO5,通过离子交换获得Mn0.5TiNbO5和Ni0.5TiNbO5。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红外光谱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对甲烷气中甲硫醇吸附与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层板组成下,层间金属离子不同,对光谱的响应及对有机硫化物的吸附与光催化氧化能力不同。经Mn2+和Ni2+对KTiNbO5离子交换后,对光谱吸收由紫外区移向可见光区;动态条件下,KTiNbO5和Mn0.5TiNbO5虽对甲烷气中的甲硫醇吸附很弱,但Mn0.5TiNbO5在自然光与紫外光下对硫醇有催化氧化活性;而Ni0.5TiNbO5对甲烷气中的甲硫醇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活性,且在自然光与紫外光辐射下均显示了良好的光催化氧化活性。
- 陆国辉何杰兰允祥
- 关键词:水热合成甲硫醇光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