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9276102D-46)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阴彦林张培楠杨新明张军威孟宪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诱导成骨
  • 1篇缺损
  • 1篇筋膜
  • 1篇筋膜瓣
  • 1篇骨缺损
  • 1篇骨移植
  • 1篇成骨
  • 1篇促成

机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篇胡振顺
  • 1篇张磊
  • 1篇张瑛
  • 1篇王耀一
  • 1篇孟宪勇
  • 1篇张军威
  • 1篇杨新明
  • 1篇张培楠
  • 1篇阴彦林

传媒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筋膜瓣修复骨缺损时血管化与膜诱导促成骨作用的量化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筋膜瓣修复骨缺损时血管化与膜诱导促成骨作用,为临床干预骨缺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含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BMP-2)的骨诱导吸收材料(OAM)与兔骨髓干细胞(BMSC)构建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制作兔尺骨骨缺损模型(n=75)并进行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实验兔分为3组:A组(n=25)单纯植入组织工程骨;在骨缺损邻近区域制备1个带蒂筋膜瓣,B组(n=25)植入无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C组(n=25)植入带蒂筋膜瓣包裹的组织工程骨.术后第4、8、12、16周行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测量、骨形态计量分析和血管图像计量分析;术后第8、12、16周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腋动脉注入墨汁观察修复区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与A组、B组比较,术后第4、8周C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感兴趣区(ROI)摄取比值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术后第8周比较,术后第16周3组骨修复区内成骨区与空曝区吸光度比、新生骨小梁面积占镜下修复区面积的比值均增加(均P<0.05).术后第8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7.20±0.23)%、(7.75±0.57)%、(24.75±1.58)%,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7.17±0.01)%、(10.12±0.02)%、(29.37±0.04)%;术后第16周A组、B组、C组骨修复区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分别为(4.31±0.13)%、(4.69±0.12)%、(9.98±0.74)%,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分别为(5.03±0.01)%、(5.16±0.04)%、(12.75±0.03)%,组内比较显示术后第16周各组单位面积内血管再生面积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ROI摄取比值均减少(均P<0.05).结论 带蒂筋膜瓣早期以促血管化成骨作用为主,后�
杨新明张磊张瑛王耀一胡振顺孟宪勇阴彦林张军威张培楠
关键词:骨移植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