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1450003)
- 作品数:20 被引量:494H指数:9
- 相关作者:杨天鸿刘洪磊于庆磊王述红陈仕阔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金策工业综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鲅鱼圈输水管道顶管法施工地表变形及管道受力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依托鲅鱼圈输水管工程,分析了浅地表城区顶管法施工对地表的影响以及管道受力情况。首先通过理论公式计算顶管法施工顶力合理值,并采用ANSYS数值软件模拟顶管法施工对地表的影响,得出结论:顶推过程中沿顶管纵向6 m即4D范围为变形发育区,从起始顶进断面算起顶推5 m范围内变形速率最大,因此建议在此范围段内进行重点监测。
- 孙锴徐小勇蒋正球宋天宇
- 关键词:输水管线顶管法顶力计算地表变形
- 工程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及其系统研制被引量:22
- 2010年
- 在现场结构面非接触摄影技术采集的基础上,探讨岩体扰动区内所有块体的全空间切割与搜索问题,给出了包括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结构面与边界面的交线分析、封闭块体搜索等切割搜索过程,提出一种新的块体识别新方法.并将该搜索技术接入用自行开发研制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进行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研究.工程算例表明:该系统具有可以动态添加结构面,适合建立开挖过程复杂几何模型等优点,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或文件形式进行数据输入,计算结果图形化显示,并与AutoCAD等通用图形软件接口,可方便实现软件操作使用.
- 王述红张靖杰李云龙刘宇
- 关键词:结构面块体理论关键块体
- 凝灰岩破坏全过程渗流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2009年
- 通过对凝灰岩在三轴环境下变参数条件的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对比实验,研究了凝灰岩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演化规律,分析了凝灰岩破坏全过程中渗透率与体积应变及围压的关系,得出体积应变与渗透率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凝灰岩渗透率与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当岩样峰值强度之后,内部裂隙进一步扩展、贯通时,才会出现渗透率峰值,渗透率峰值拐点、应力峰值拐点和体积应变拐点很好的对应.该实验结果对于提出岩石破裂过程中更为合理的渗透性演化模型具有重要价值.
- 刘洪磊杨天鸿于庆磊陈仕阔
- 关键词:凝灰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体积应变渗透率围压
- 节理岩体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及其验证被引量:10
- 2011年
- 为了深入研究节理裂隙岩体的破坏机理,基于Mohr-Coulomb准则,利用(PFC)离散元程序,引入颗粒接触连接本构关系,建立了含孔洞岩样Burgers蠕变模型,以数值模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作为PFC细观力学参数选取的准则,并利用获得的力学参数对含孔洞节理岩体破坏过程进行数值再现,模拟了不同颗粒单元参数试样的宏观变形、损伤、破坏过程,同时验证了所建立的岩样Burgers模型在岩体损伤破坏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算例部分利用所建立模型对含孔洞节理岩体在加载条件下的破坏机制进行了讨论,该破坏机制可以用于实际工程的破坏模式预测和岩体工程的稳定性评价。
- 张敏思王述红杨勇
- 关键词:离散元本构关系数值模拟
- 高富水砂层地铁竖井动态降水优化及固结变形预测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沈阳地区高富水砂层的水文地质特征,采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基于Boit固结理论,考虑砂土体的线弹性变形特征,建立了精细描述井群抽水引起地面变形动态过程的三维渗流-应力耦合模型.通过水位拟合以及位移反分析进行参数反演分析优化降水系统,并采用地表变形指标来综合预测降水引起的地面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对比发现:该模型稳定性好,抽水77d后水位达到动态平衡;地表变形满足施工安全性要求,通过井距、井数优化,抽水井流量优化,节约成本,能得到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陈仕阔杨天鸿王航刘洪磊
- 关键词:固结变形流固耦合
- 高位顺层钻孔瓦斯抽放数值模拟被引量:16
- 2012年
- 针对八连城煤矿19号煤层62.1%~71.6%的瓦斯来源于采空区的问题,提出高位顺层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的治理方案.基于关键层理论和"O"形圈理论,分析了采空区上覆岩层裂隙形态,对瓦斯在其中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上覆岩层采动裂隙中瓦斯流动符合达西定律.利用商业软件COMSOL-Multiphysics对瓦斯抽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直观展示了瓦斯抽采时的瓦斯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瓦斯抽放有效降低了瓦斯压力,给现场瓦斯抽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王青元杨天鸿陈仕阔李铁良
- 关键词: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
- 岩体损伤破坏过程三维定位声发射试验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岩石类材料的破坏是一种能量累积损伤过程,在力学上是宏观缺陷产生与扩展的累积过程。对完整岩石先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在压缩试验的同时,使用声发射试验仪器记录下岩样的声发射参数。试验测试了不同岩性试样的损伤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的应力和声发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具有三个阶段:不明显变化阶段、明显变化阶段、破坏前阶段。与此相对应,岩石声发射事件数和加载时间也具有三个阶段:声发射事件缓慢增长阶段、声发射事件稳定增长阶段、声发射事件高速增长阶段。在不同尺寸岩石的声发射试验中,发现不同尺寸对岩样的破坏形态影响不明显。尺寸较小的岩样进入声发射事件明显变化阶段的时间比尺寸较大的岩样早。
- 王述红徐源张航侯佳男杨昊
- 关键词:岩石声发射
- 基于数字摄像测量法岩体开挖过程空间模型及其应用
- 围岩开挖空间模型建立是岩体稳定性分析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岩体开挖过程中采用数字摄像测量技术现场快速获取围岩结构面信息,建立围岩开挖空间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岩体地下工程进行随机块体搜索,并对块体的形态、大小、空间分...
- 王述红张靖杰杨勇李云龙郭牡丹张敏思
- 关键词:岩石力学结构面网络模拟块体理论
- 文献传递
-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23
- 2011年
- 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监测、预测预报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目前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及预测预报研究现状,分析露天矿边坡的工程特点,指出当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边坡岩体渐进损伤破坏是边坡岩体失稳前兆本质特征"这一学术思路,认为边坡稳定性及预测预报研究发展趋势为建立基于微震监测信息反演的边坡岩体内部损伤演化模型,提出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参数识别表征方法和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寻求边坡失稳过程岩体内部"空间"损伤劣化的微震活动性、强度弱化与边坡动态失稳之间的联系,以微震前兆信息和边坡岩体强度储备系数为失稳判据,实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预测。
- 杨天鸿张锋春于庆磊蔡美峰李海洲
-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微震监测参数反演数值模拟
-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规律的PFC2D模拟仿真被引量:14
- 2010年
- 利用基于颗粒流的离散元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覆岩下放矿的崩落矿岩移动规律以及矿石损失贫化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以矿石回收率和废石混入率为检测指标,对比分析平面放矿和立面放矿2个不同的放矿方案的优劣。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放矿条件下,平面放矿方案比立面放矿方案更加合理。在同一放矿模型中,通过对比5种不同摩擦性质颗粒在立面放矿方案下的放出体形态,发现在结构参数和放矿方案既定的情况下,矿岩散体内摩擦角会影响放矿效果:颗粒间摩擦系数越大,放出椭球体的偏心率越大。
- 王培涛杨天鸿柳小波
- 关键词:PFC2D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