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552)
-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3
- 相关作者:秦丽杰靳英华段佩利梅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吉林市城乡居民膳食消费的水足迹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根据吉林市1998—2009年城乡居民膳食消费量,分析城乡居民膳食消费的水足迹及其特征。通过设计不同情境的居民膳食调整方案,比较其节水效果,提出减少肉类食品消费量、增加蔬菜类消费量、少消费水资源密集型产品、缓解膳食消费对水资源的压力等建议。
- 梅婷秦丽杰
- 关键词:水足迹
- 不同播种时间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绿水足迹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玉米是吉林省西部的主要农作物,水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玉米高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播种时间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过程中绿水消耗量及其来源的影响,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3a大田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降水较充足的2005年,还是一般干旱的2006年和极端干旱的2007年,玉米生产需水量中均以绿水消耗量为主,占98%以上。玉米生产的绿水足迹中,2005年以有效降水足迹为主,2006年、2007年以土壤水足迹为主。前3个播期的玉米绿水足迹中有效降水量所占比例,2005年分别为80.4%、87.6%和89.1%,2006年分别为41.3%、43.3%和46.6%,2007年分别为34.2%、35.5%和36.5%。适当晚播使玉米生长季中有相对较多的降水量,气温亦较高,雨热匹配较好,利于玉米生长,而且绿水足迹中有效降水量所占比重也较大。因此,适当晚播有利于提高雨养农业区雨水的利用率,保护土壤水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秦丽杰靳英华段佩利
- 关键词:玉米
- 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水足迹研究被引量:51
- 2012年
- 玉米是吉林省西部的主要农作物,通过在吉林省西部开展玉米大田试验,探讨在相同的土壤及农田管理条件下,不同试验年份玉米生产需水及水分来源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分析玉米生产水足迹的动态变化,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a大田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产水足迹以绿水足迹为主,占80%以上,蓝水足迹不足1%,灰水足迹介于10%~20%之间。而在绿水足迹中,降水较充足的年份,有效降水足迹占70%以上,一般干旱年份有效降水足迹占一半,极端干旱年份有效降水足迹则只占30%,这将对土壤水分平衡带来不利影响。3a中,单位质量玉米蓝水量约0.005~0.006 m3/kg,占单位质量玉米需水量的比例低于1%;单位质量玉米绿水量为0.559~0.839 m3/kg,占单位质量玉米需水量的99%以上;单位质量玉米灰水量为0.099~0.122 m3/kg。通过对玉米生产水足迹的研究,明确了绿水在吉林省西部雨养农业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 秦丽杰靳英华段佩利
- 关键词:水足迹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