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树霞
-

-

- 所属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相关作者
- 陈伟斌

- 作品数:63被引量:18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研究主题:小儿 哮喘 儿童 儿童支气管哮喘 积滞
- 吴敏

- 作品数:226被引量:77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抽动障碍 祛风止动方 治疗儿童 辛夷挥发油 儿童抽动障碍
- 张欣

- 作品数:74被引量:2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抽动障碍 祛风止动方 治疗儿童 儿童抽动障碍 患儿
- 周亚兵

- 作品数:57被引量:3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抽动障碍 儿童 祛风止动方 治疗儿童 小儿
- 马碧涛

- 作品数:61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抽动障碍 膝骨关节炎 儿童抽动障碍 祛风止动方 红外热成像
- “肺鼻同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20年
-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哮喘(asthma)等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据2018年亚太地区哮喘和鼻炎调查发现,有45%的哮喘患者存在变应性鼻炎,37%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哮喘,两种疾病的控制并不乐观[1]。而变应性鼻炎和哮喘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两种疾病合并出现的情况屡见不鲜[2]。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发作时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危害了儿童的健康,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目前在临床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认识到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治疗上往往还是把它们当作一种单一的疾病,由五官科和呼吸科根据各自的指南进行单独治疗;治疗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又有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反跳现象,患儿在治疗上的依从性并不很高。因此,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找到一种同时兼顾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治疗方法为我们目前紧迫的课题。目前,中医药“肺鼻同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逐渐在临床上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
- 施乐吴建萍王树霞陈伟斌
- 关键词:辨证施治
- 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白芥子4-8份、延胡索4-8份、白芷2-4份、甘遂2-4份、细辛2-4份、生姜2-20份、丁香2-20份、肉桂2-20份。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组合物...
- 陈伟斌徐钢陈燕萍韩群姚敏赵萍王树霞施乐
- 文献传递
- 反复呼吸道感染对祛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疗效影响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对祛风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TD)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感染情况将273例TD患儿分为复感组和无复感组,均给予祛风止动方治疗9个月。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YGTS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1无复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感组(P<0.05);2无复感组YGTSS评分低于复感组(P<0.05);3复感组的复发率为43.41%,明显高于无复感组的18.68%(P<0.01)。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会影响TD的临床疗效,增加复发率。
- 张欣吴敏倪建俐王树霞周亚兵
- 关键词:抽动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祛风止动方回顾性分析
- 祛风止动方对阿扑吗啡诱导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祛风止动方对抽动障碍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应用阿扑吗啡(APO)诱导抽动障碍模型。APO用药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各8只,另设正常组8只。正常组以0.9%NaCl溶液(10ml/kg)腹腔注射4周,模型组继续予APO(2mg/kg)腹腔注射4周,中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祛风止动方(18.4g/kg)灌胃,西药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给予氟哌啶醇(1mg/kg)灌胃,1次/d,连续4周。对模型大鼠进行刻板行为和开野实验的研究,评价药物疗效。结果①刻板行为:模型组刻板行为评分均高于正常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而且在给药15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野实验:模型组大鼠穿越格子数、理毛次数、直立次数、粪便粒数各项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穿越格子数和理毛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动方可显著降低APO诱导抽动模型大鼠的活动水平,增强其适应力。
- 王树霞吴敏周亚兵张欣马碧涛
- 关键词:抽动障碍阿扑吗啡祛风止动方刻板行为开野实验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近十年穴位敷贴治疗便秘的用药配穴规律
- 2023年
- 检索2010—2020年间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中穴位敷贴治疗便秘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共筛选出有效文献87篇,涉及组方89张,中药88味,组穴41种,穴位24个。其中,药物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冰片,穴位以神阙、天枢出现频率最高,穴位敷贴多用泻下药并酌情添加辛散、理气药味,常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并配合神阙、天枢等穴位进行治疗。
- 乐瓅琳周雅王树霞陈伟斌
- 关键词:便秘穴位敷贴数据挖掘药物机制
-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回顾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发病、治疗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D患儿,分为复感组和无复感组,对两组患儿的首发症状、YGTSS评分、复发率以及中药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
- 张欣吴敏倪建俐王树霞周亚兵
- 关键词:抽动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治疗预后疗效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和速效药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药物,所述的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有效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天麻6-10份、钩藤6-10份、全蝎1-5份。所述的治疗抽动障碍疾病的速效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全蝎10...
- 吴敏马碧涛王树霞
- 文献传递
- 157例支气管哮喘儿童生命早期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生命早期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诊断的0~14岁哮喘患儿157例,以及与相关病例同时就诊的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相同的没有心身相关疾病或反应的非呼吸道疾病儿童224例成组匹配。对157例哮喘患儿和224例非哮喘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利用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生命早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早孕反应,妊娠高血压,母孕期情绪稳定,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剖宫产,早产,母乳喂养,母乳期间食用蛋、大豆、鱼和贝壳类、花生和坚果类等,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饲养宠物,反复呼吸道感染11个因素与哮喘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剖宫产,早产,母孕期间食用蛋、大豆、鱼和贝壳类、花生和坚果类等,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反复呼吸道感染6个因素为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母孕期情绪稳定以及饲养宠物为保护因素。结论让孕妇和患儿远离各种危险因素,加强保护因素,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率。
- 王树霞陈伟斌
-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LOGISTIC回归分析
- 腺样体肥大检测手段的进展和评价被引量:12
- 2020年
- 腺样体肥大尤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疾病,既往诊断主要依据鼻内窥镜、电子鼻咽镜和X线。然而由于创伤和辐射等问题被患儿家属排斥,该病的诊疗和科研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诊断和检测腺样体肥大的手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对近年文献进行回顾,重点对当前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腺样体检查手段,包括影像、内镜、睡眠监测、血液检查等进行阐述,并根据相关文献结论对该类检查手段的优劣势进行评价,希冀对耳鼻喉科医生诊断及检测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崔佳文顾非王怡超刘鲲鹏王树霞胡丽君
-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
- 董氏指压法治疗积滞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hrelin水平和胃肠动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董氏指压法治疗积滞患儿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hrelin水平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收治的积滞乳食内积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予以董氏指压法,对照组60例予以针刺四缝,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次,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与对照组的95.00%(57/6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8周后胃半排空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胃窦收缩频次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后、8周后胃半排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胃窦收缩频次和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积滞的疗效良好,可显著升高血清Ghrelin水平,增进食欲,改善胃肠蠕动,值得临床推广。
- 王树霞陈伟斌乐瓅琳姚敏韩群赵萍徐钢
- 关键词:积滞GHRELIN胃肠动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