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
作品数: 273被引量:1360H指数:19
  • 所属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相关作者

张志坚
作品数:323被引量:1,242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BARRETT食管 骨髓间质干细胞 偏头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李达周
作品数:102被引量:390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胰胆管造影术
王蓉
作品数:63被引量:27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NF-ΚB 免疫组化
林克荣
作品数:106被引量:40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BARRETT食管 胃黏膜损伤 内镜 内源性阿片肽 一氧化氮
李兆申
作品数:2,264被引量:18,425H指数:5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Z”型支架术对实验犬食管壁的损伤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研究实验犬食管支架术后对局部粘膜血流量、PEG40 0 通透性以及电镜下局部粘膜形态的变化。选择成年健康犬均分为 2组 ,置入“Z”型食管支架 ,采用多谱勒血流仪检测局部粘膜血流量的变化。支架术后 2h选择第 1组实验犬进行食管持续恒压PEG40 0 灌流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组织中PEG40 0 的含量。第 2组实验犬于术后 2 4h同样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电镜分析支架术后 2h及2 4h粘膜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支架术后局部粘膜血流量较正常食管明显减少 ;术后 2h食管组织中PEG40 0 的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 ,术后 2 4h则进一步增高 ;电镜发现支架术后食管上皮细胞间连接及基底膜破坏 ,术后 2 4h较 2h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见支架置入可导致食管局部粘膜血流量明显降低 ;支架术后上皮细胞间连接及粘膜结构破坏明显 ,对PEG40 0 通透性显著增高。
李兆申宛新建许国铭王雯湛先保刘婧
关键词:食管狭窄食管镜检查血流量通透性
二甲双胍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衰减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二甲双胍组(A组)、低剂量二甲双胍组(B组)及对照组(C组)各16例,三组患者均测量体重、腹围、BMI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于距肛15 cm处行纳米炭标记,切除并记录肠道中所有≥10 mm息肉及标记点肛侧息肉。A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bid,B组在内镜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500 mg qd,C组仅进行内镜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后复查肠镜记录并切除全大肠≥10 mm息肉及标记点肛侧所有息肉,复测体重、腹围、BMI及抽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肛侧息肉数量、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内息肉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A组及B组全大肠≥10 mm息肉数量、距肛15 cm内息肉数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A组及B组体重、腹围、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C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辅助内镜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可降低患者体重、腹围、BMI,相对安全。
孙东杰李海涛徐桂林徐桂林陈丽斌程志成李达周叶舟李达周周琳鑫王雯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二甲双胍疗效安全性
黏蛋白(MUC1)在正常贲门上皮、贲门肠化及贲门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人贲门肠化(CIM)及贲门癌(CA)标本进行黏蛋白(MUC1)的检测,揭示MUC1在CIM和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胃镜、病理确诊的CIM 50例取其黏膜作为CIM组;取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CA标本50例作为CA组;取正常贲门黏膜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标本中MUC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CIM组MUC1的表达低于CA组(P<0.01)。②MUC1的表达与CA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MUC1的表达变化可能与CIM和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UC1与CA的某些临床病理因素相关。监测MUC1可能为CA的诊疗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李达周王雯叶春荣王蓉
关键词:贲门癌黏蛋白免疫组化
胃癌患者血脂代谢特点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中血清脂类包括甘油三酯(TG triglyceride)、总胆固醇(TC total cholesterol)、低密度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
叶舟林克荣王雯张志坚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和热活检钳夹术在结直肠小息肉切除中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谢娇王雯李达周叶舟许斌斌徐桂林
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食管支架术后聚乙二醇_(400)的通透性变化
2000年
目的 研究实验犬食管支架术后 2、2 4h局部粘膜对聚乙二醇4 0 0 (PEG4 0 0 )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犬 12只 ,均分为A、B两组 ,分别置入“Z”型食管支架。支架术后 2h选择A组犬进行食管持续恒压PEG4 0 0 灌流 ,2h后取出置架部位的食管组织及等量正常食管组织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组织中PEG4 0 0 的含量 ,并进行比较。B组犬于术后 2 4h同样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支架术后 2h食管组织中PEG4 0 0 的含量较正常明显升高 ,主要表现为一些低分子量的PEG4 0 0 ,术后 2 4hPEG4 0 0 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强 ,可检测到一些高分子量的PEG4 0 0 。结论 支架置入可导致食管局部粘膜对PEG4 0 0 通透性显著升高 ,从而为外源性致病原的介入创造条件。说明支架对粘膜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宛新建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湛先保王雯
关键词:食管支架术通透性聚乙二醇400
腹腔镜联合电子结肠镜治疗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电子结肠镜治疗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例结肠多发性腺瘤息肉在电子结肠镜引导下对息肉多发结肠肠段定位 ,运用腹腔镜游离肠段 ,在体外施行切除吻合。结果 本组平均切除 1~ 2个肠段 ,每个肠段解剖出 2~ 14枚腺瘤性息肉 ,共解剖出 10 3枚息肉 ;术后平均 6d出院 ;随访 8个月无复发。结论 联合腹腔镜电子肠镜肠段切除术 ,定位准确 ,切除彻底 ,住院时间短 ,手术创伤轻 ,是结肠多发性腺瘤息肉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王瑜邹忠东王烈姚和祥王雯张志坚
关键词:腹腔镜电子结肠镜下消化道出血
警惕消化道异物
2009年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进食过快,一不小心鱼刺、骨渣就卡在喉咙。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强行大口吞咽蔬菜、馒头,企图把刺带下食道,这样只会使刺扎入较深的部位,或卡在食道内。采取喝醋或是大口吃饭的方式同样不可取,因为醋的软化效果并不好,而大口吃饭也有可能使鱼刺被挤得更深,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王雯
关键词:食道吃饭
放射性胃十二指肠炎的内镜表现及治疗一例
2007年
患者女,65岁,2003年11月因肝细胞癌手术,2005年10月复发,行局部适形放疗(54Gy/18F/26d)。同年12月即放疗结束后半个月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呕吐1次,于我院诊断为急性胃炎,抑酶抗炎保肝等治疗后恢复。此次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不能平卧,伴下肢水肿,排黑色软便,1次/d,入院前3d发现颜面部浮肿。曾于2000年7月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005年6月曾因反复胸骨后闷痛行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隆起(活检病理为慢性炎性增生)、浅表性胃炎(Ⅱ)。入院检查:轻度水肿,面色苍白,上腹部轻压痛,心肺未见明显异常。
王雯王晓君李达周王蓉文晓冬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炎内镜表现放射性适形放疗下肢水肿入院检查
Barrett食管及早期食管腺癌染色粘膜形态评价
2011年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内镜下发现食管下段任何长度的柱状上皮改变以及活检病理发现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 M)即诊断为BE1。肠化生是指病理发现绒毛样肠型上皮伴杯状细胞,
蒋承霖王雯
关键词: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ESOPHAGUS染色柱状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