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国力
-

-

- 所属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燕

- 作品数:18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西部大开发 京津冀 粤港澳 流域经济 前海
- 李天健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城镇化进程 城市群 城市化发展 发达经济体 大城市群
- 黄征学

- 作品数:58被引量:64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差异化 人口 绩效考核 政策演进 一带一路
- 李天健

-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病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城镇化进程 城市群
- 陈曦

- 作品数:29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扩大内需 自立自强 位势 结构性改革 战略基点
-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发展的成效、问题和对策被引量:4
- 2017年
-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积累了相关领域的经验,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当前应立足新疆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和严峻性,深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谋划战略指向明确、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可操作性强的重点举措,以确保新疆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与长治久安。
- 高国力张燕李天健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 我国城市群的形成、特性、认识误区及发展思路
- 2017年
-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建议,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又一次明确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因此,围绕城市群的形成、特性、认识误区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加强理论和政策研究对于引导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高国力
- 关键词: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镇化
-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下)被引量:4
- 2018年
- 当前我国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城市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既是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存在地方政府竞相推动、盲目攀比的不良诱导因素。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群存在重数量增加、轻质量提升;盲目扩大城市群范围、忽视城市群内部联系;监测评估缺少有效手段、治理模式亟待完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 高国力李天健李天健
- 关键词:城市群发展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大城市群
- 跨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分析--以风电技术为例
- 技术创新合作已经从区域内部的合作发展为跨组织、跨区域的合作。 文章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风电技术为例,利用UCINET软件分析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演化过程,包括规模、密度、强度、空间结构等,发现省...
- 高国力滕飞
- 关键词:风电技术社会网络分析
- 智库评价须体现差别化原则被引量:2
- 2017年
- 伴随着智库发展的进程,国内外关于智库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兴起。近年来,研创推出、影响较大的几类评价报告,主要包括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每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的《中国智库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自2015年开始发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等。评价火热,还需科学严谨。如何合理引导我国智库评价工作?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差别化智库评价体系,促进我国智库理性健康发展,此举对实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高国力
- 关键词:智库
- 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精神,立足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要求,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区域间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形成,区域间发展差距得到有效控制,协同互动的机制模式不断丰富。深刻分析区域经济布局,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区域开发缺乏空间有效管控,城市群都市圈发展不平衡,老少边穷等特殊类型区域发展滞后,乡村地区衰落难以有效控制。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点任务是:明确谋划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1+4+6+7”战略布局及重点任务,即强化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引领地位,精准明确四大地区板块差异化发展重点,分类发挥六大战略引领区示范带动功能,构建完善七大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的扶持体系。
- 高国力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被引量:36
- 2021年
-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治理矛盾突出。面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逐渐从外贸和投资主导转向内需和消费主导,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可控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首次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新格局并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准确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刊就上述问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展开讨论,以期对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启迪和借鉴。
- 张可云肖金成肖金成高国力张占仓戴翔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上)被引量:7
- 2018年
- 城市群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城市群的发展已历百年,其制度建设和功能体系趋于完善,先后形成五大主要城市群,即美国的波士华城市群、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国的中南部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和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我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规模不等的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高国力李天健李天健
-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发展发达经济体城镇化进程
- 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
- 2019年
-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在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十三五”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发生了诸多阶段性新变化,需要在研判制定“十四五”时期城镇化思路和政策时予以重视。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新型城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意义重大。
- 高国力刘保奎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扩大内需城镇化进程
- 战略布局 统筹协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
- 2015年
- “十三五”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增长速度下调、增长方式转型、增长质量提升为特征的新常态,同时面临国内外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凸显等严峻挑战,这对区域差异显著、区域增长不平衡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的报告和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
- 高国力
-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总书记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增长方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