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作品数: 8被引量:0H指数:0
  • 所属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宁市
  • 研究方向: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孔子“一贯之道”释说
2017年
"一以贯之"的记载见于《论语·里仁》篇与《论语·卫灵公》篇,分别是孔子与曾子、子贡的对话。孔子回应曾子侧重于修身、为人处事方面,对子贡的回答侧重于学习方法,古来学者对此二篇进行大量考证,力求把握孔子"一以贯之"的真精神。但诸家说法不一、颇有异同。本文认为孔子"一以贯之"思想的主线有:思想核心的"仁"、"忠恕"之道、"仁"之方以及"中庸"之道,笔者在对前人疏释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孔子微言大义之思想。
王晶
关键词:一以贯之忠恕中庸
《论语》“学而”章探微
2017年
《论语》首篇“学而时习之”章,按照一般的说法,认为此章讲的是学习、交友、胸怀等三方面的问题,那么,传统的注解是否存有限制?“学而时习之”的“学”字是否释为“学习”呢?历来对此章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应释为“学习”还是“学术”的问题,二是应为“时常”还是“时代”,以及首篇首章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结合孔子的政治主张、毕生的目标以及郭店楚简《穷达以时》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章进一步梳理,进行探微.
王晶
关键词:孔子学而时习之
孔子刑法思想考辩——以孔子诛少正卯为例
2017年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孔子家语·始诛》篇系统的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教化思想。是孔子德、刑关系的典型代表,此篇中孔子明确提出"教而后刑","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形象地阐述了孔子厚德薄刑的主张。进一步探讨,孔子"诛少正卯"。研究孔子对于刑、罚二者关系进行的详细论证在当代社会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王晶
关键词:孔子家语
评议徐复观之《大学》成篇时代
2017年
文章概述了徐复观先生论《大学》地位及其成篇年代,徐复观认为,《大学》是秦统一天下以后为反抗法家,而对儒家的思想进行的有计划整理。文章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大学》作者及成篇年代考证,认为,《大学》应出于曾子之手成书于战国之后,由曾子或者其门人整理而成;考证《大学》成篇年代时,不仅要结合文献,更重要的是与其他文献所含蕴的思想内容进行对比,进行综合考证或许更具有说服力更为系统。
王晶
关键词:徐复观
《孔子家语·执辔》篇与孔子德治思想
2017年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孔子家语·执辔》篇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典型代表,此篇中孔子将"德法"与"刑辟"对比,以驾车比喻"御天下",形象地阐述了孔子厚德薄刑的主张,明确提出"德法,御民之本","仁德"教化人心,"礼法"使民知节。孔子的治国思想在当代社会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执辔》篇的研究亦应当继续深化下去。
王晶
关键词:孔子家语
《论语》“学而”章探微
2017年
《论语》首篇"学而时习之"章,一般认为讲的是学习、交友、胸怀三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关键字词考查分析入手,结合孔子的政治主张、毕生的目标以及新的出土文献,认为"学"应释为"学术""学说","时"应释为"时机""时代",本章的意思是: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当时、当代)接受,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那不是令人感到愉悦吗?有赞同我学说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是很快乐吗?就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不也是君子吗?
王晶
关键词:孔子
《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考
2016年
《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章充分表明了孔子与《易》的关系,新出土的文献更是提供了明朗的证据。但历来对此章的解读都存在严重争论,主要分歧存有以下几点:一是"亦"与"易"产生的"鲁读"问题,二是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发生的时间阶段,以及"数年""五十"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史料新证明确孔子说此话的时间段是在五十几岁至六十之间,亦可发现孔子对《易》的态度从最初认为是卜筮之书,至晚年感慨《易》的深邃与其德义内涵。
王晶
关键词:孔子
《孔子家语·儒行解》探微
2017年
受疑古思潮的影响,《孔子家语》长期被疑而不用,随着新出土文献的挖掘,《孔子家语》蕴含的资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孔子家语·儒行解》详细的论述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儒。试结合时代背景考证《儒行解》的成篇年代,探讨其思想内容及其价值,力求在前人基础上抉发君子儒的精神特质,对理解孔子思想及早期儒学无不裨益。
王晶
关键词:《孔子家语》《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