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龙
所属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所在地区: 上海市 研究方向: 经济管理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杜德斌 作品数:349 被引量:4,224 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跨国公司 地缘 一带一路 影响因素 R&D 马亚华 作品数:46 被引量:762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城市 地缘战略 空港 一带一路 地缘 李陈 作品数:51 被引量:334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人居环境 城市 熵值法 城市化 城市人居环境 游小珺 作品数:32 被引量:343 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区域高校 制造业 台资 协同创新 曾刚 作品数:387 被引量:4,738 H指数:3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创新网络 长三角 长江经济带 产业集群 城市
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术转移是知识流动与溢出的重要实现方式。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1985-2018年鉴的转移专利数据,借助SPSS、Pajek、FANMOD软件和R语言,对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局部模体及生长机制进行探究。研... 王秋玉 杨文龙 曾刚 叶雷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文献传递 全球城市技术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29 2019年 采用2015年PCT专利数据,构建全球城市技术合作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全球城市技术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与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拓扑结构上,全球城市技术合作网络的密度较低,城市节点对外联系强度极不均衡。网络为无标度网络,社团结构明显。空间格局上,全球技术合作网络中城市节点的专利总量和对外联系次数都呈一定区域性,城市节点主要通过全球知识网络获取知识。巴黎和东京无论是专利产出还是合作数量都具有领先优势,对外联系紧密,枢纽性强。网络中城市节点度中心性的空间分布上与专利产出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同,而介数中心性的分布格局更为集中。 焦美琪 杜德斌 桂钦昌 杨文龙 侯纯光基于DAHP法的长三角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构建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从时空角度揭示了长三角25座中心城市2000年~2010年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协调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原因。结果发现:(1)长三角城市的协调程度不断提升,其中大部分城市处于中高级协调阶段,少数城市处于初级协调和极高级协调阶段;(2)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协调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3)城市化水平、人居环境、经济综合实力与协调度的成正相关。 刘洋 杨文龙 李陈关键词:人口城市化 城市人居环境 协调度模型 地缘经济时空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全球商品贸易视角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竞争与合作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国家行为的基本准则与模式,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渗透、相互竞争制约成为国家政治关系的“稳定器”,推动着地缘政治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以安全为主的高政治向以经济为主的低政治转变。地缘政治... 杨文龙关键词:地缘经济 动力机制 复杂网络 文献传递 冰冻圈地缘政治时代的到来 被引量:25 2020年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导致冰冻圈的快速融化,并由此引发对冰冻圈特别是北极地区资源和航道控制权的争夺,世界正进入一个由气候变化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文章在分析冰冻圈地缘政治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讨论了冰冻圈地缘政治(学)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现实主义视角分析近20年来发生在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包括北极五国对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的竞争,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围绕北极资源、航道控制展开的军事部署和斗争。最后,提出了中国参与冰冻圈国际治理的思路。 杜德斌 秦大河 马亚华 杨文龙 夏启繁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8 2018年 近年来,创新问题日益受到西方人文地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选择WOS(Web of Science)作为文献搜索引擎,选取在创新主题下刊发文章最多的500本期刊中的14本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理学期刊作为文献来源,以1982-2015年共2048篇英语创新主题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基于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绘制了西方创新地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实现了本领域热点主题、知识基础和演进轨迹的可视化。研究发现:西方创新地理研究近30年来发文量和新兴关键词数量增长显著,研究者分布形成西欧、北美两大核心地区,近期研究指向热点关键词技术、溢出、集聚、研发、企业家精神;拥有较为明显的演进主体,研究内容宽广,主题尚不集中,全球城市、全球蜂鸣、空间化模式、产业、生命周期、剑桥地区(或剑桥现象)、知识、产业发展、区域创新战略是建立在32篇高被引文献之上的9个热点主题;经济地理学导向明显,尤其受新区域主义、转向潮流、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影响显著,具有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颜子明 杜德斌 刘承良 桂钦昌 杨文龙关键词:知识图谱 CITESPACE 可视化 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46 2017年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运用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网络,考察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的时序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跨国投资网络整体遵循"核心-边缘"的圈层结构,结构内部不断变化和重组,呈现由双核主导向多核互联演变,形成资本从西欧、北美、东亚向北欧、南美、西亚、东南亚流动的格局;(2)世界投资网络具有显著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无标度特征伴随时间的推移趋于弱化;(3)投资活动活跃的国家,对跨国投资网络拥有更强的控制力,但对强化投资的可达性作用不显著,其主要受市场等潜在因素的影响;(4)跨国投资结构的复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枢型投资地、区域型投资地、一般型投资地、孤立型投资地,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性。 杨文龙 杜德斌 游小珺 史文天 颜子明关键词:跨国投资 网络结构 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空间复杂性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地域系统整体格局发生重构,资本跨国界自由流动的网络空间方兴未艾,形成交织与融合的复杂网络系统。本文使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借助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 杨文龙 杜德斌关键词:网络游记 社会网络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空间结构与邻近性 被引量:100 2018年 "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沿线国家之间相互贸易形成的网络有利于加速经济要素跨区域的自由流动,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资源的整合效率,对重塑欧亚大陆政经版图和优化中国地缘环境具有重大影响。采用复杂网络和地统计方法,借助GIS、Pajek、Ucinet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拓扑性质、空间结构以及节点的邻近性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有: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和无标度性质,遵循增长性和择优选择;②沿线国家贸易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等级性,中国对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③贸易网络是"混合型"结构,呈现枢纽辐射式为主、全连通式并存的联系模式,不同中心性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④拓展引力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贸易关系存在大国效应和地理邻近效应,科研邻近和语言邻近是重要的推动力,制度邻近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文化邻近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宜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重点强化对邻近国家的贸易渗透,再加强对沿线重点国家的贸易辐射,进而向重点国家的周边地区拓展,从不同空间层次制定差异化政策,发挥科研和语言邻近的推动作用,强化对沿线国家的文化渗透。 杨文龙 杜德斌 马亚华 焦美琪关键词:贸易网络 拓扑结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ERGM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2 2018年 文章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网络,分别从全局和局域层面考察投资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系模式,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生结构效应、行动者一关系效应和协变量网络效应剖析投资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投资网络全局结构呈现“东亚和东南亚密集、中东欧隔断和中亚游离”的格局,投资活跃度整体偏低,高介数节点集中于少数核心国家。(2)模体分析体现了互惠性在沿线国家投资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该区域投资集团化特征不显著,中国和印度、新加坡和波兰具有相似的投资模式,俄罗斯主要以吸引外商投资为主。(3)国家的经济水平是影响投资网络形成的关键因子,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间投资行为差异显著,高经济水平国家之间具有相互投资倾向,高经济水平和中等经济水平的国家具有对外投资倾向。(4)资源寻求型投资和技术寻求型投资是具有网络形成的重要推力,然而市场寻求型投资的驱动力较弱,且不存在劳动力寻求型投资;空间邻近、共同语言和投资协定的签订是该区域投资网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生力量。因此,中国要发挥在网络中的枢纽优势,遵循适度均衡化的原则,重塑沿途国家投资格局,引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向经济一体化。 杨文龙 杜德斌关键词:投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