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良
作品数: 13被引量:20H指数:3
  • 所属机构: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相关作者

刘胜军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研究主题:计量数据 系统模型设计 电子档案 质量流量计 智能诊断
高文清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研究主题:信息系统 数据采集 浮筒液位计 基础信息 校准方法
智能型浮筒液位计的校准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智能型浮筒液位计(以下简称"液位计")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广泛使用,一般用在密闭的混合或反应容器中测量介质的液位、界面等。其输出信号作为进行人工或自动调整工艺的基础信息,可以说是工艺操作人员的眼睛。
高文清张宝良
关键词:浮筒液位计智能型校准基础信息输出信号
流量积算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010年
简要介绍了流量积算仪的基本原理,并以JJG1003-2005《流量积算仪》检定规程为依据,对目前比较常用的YYJL流量积算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高文清张宝良
关键词:流量积算仪检定不确定度评定
质量流量计测量值空气浮力修正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科氏质量流量计以直接测量介质质量的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普及。经过调查笔者发现.虽然大家已逐渐认识到质量流量计测量的是介质“真空中的质量”,但大部分企业和单位还依然按照它直接测量的结果进行贸易结算,而不进行任何修正,这是与我国贸易计量采用“空气中的质量”的规定相违背的。这样不仅直接导致买方的经济损失,
张宝良
关键词:科氏质量流量计测量值贸易结算贸易计量经济损失
基于HART总线的双量程差压流量计被引量:4
2016年
差压式流量计由于其自身的固有特点,量程比不够宽广.采用增设-台低量程差压变送器的方法,能有效地扩大量程比,但仍沿用4 -20 m A 模拟量传送信号.由于信号要经过D /A 和A /D 两次转换,将会损失0. 1% FS 的准确度,因此采用数字信号传送的方式挽回这-损失,使流量信号处理成为无差运算.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系统准确度、减小了零漂、降低了仪表功耗,而且节省了工程投资.这-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单量程差压流量计.
张宝良纪波峰纪纲
关键词:差压式流量计智能变送器模数转换量程比HART总线
测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5年
许多企业建立了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计量信息资源整合、器具检定闭环管理、计量数据管理等功能。实践证明,体系化和信息化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施"两化"融合势在必行,因此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研究课题。一。
张宝良刘胜军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计量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评审供方
质量流量计测量值空气浮力修正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科氏质量流量计测量的是介质的“真空质量值”,而我国贸易计量中规定质量采用“空气中的质量”进行结算。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空气中的质量”的解释,结合质量流量计现行检定规程的检定方法以及质量流量计测量的潜在功能,给出了现阶段和长远的理想解决途径和方案。
张宝良
关键词:质量流量计贸易计量
提高孔板流量计测量精确度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介绍了新老标准中关于标准差压流量计测量精确度问题的演变,1981年以前,提高测量精确度需采用设置较大的界限雷诺数及压缩量程比的方法来实现,且将原本非线性的流出系数C当作常数来处理。1993年以后随着仪表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对C的非线性进行自动校正,建立了C的模型,并可将流量测量量程比扩大到10倍,系统不确定度提高到1.0%。重点探讨了量程比的变化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
张宝良张恩科纪波峰纪纲
关键词:标准孔板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能源物料计量监测中的应用
2014年
我公司自2005年成立计量中心以来.特别注重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后自主建立并投用了“公司能源物料数据采集系统一、二期”、“衡器数据采集系统”、“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自主研发了“计量数据诊断系统”.初步实现了“体系外无管理.系统外无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目标。通过多年的努力.
张宝良刘胜军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企业能源物料数据采集系统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流量积算仪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本文简要介绍了流量积算仪的基本原理,并以JJG 1003-2005《流量积算仪》检定规程为依据,对目前比较常用的YYJL流量积算仪的示值误差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张宝良
关键词:流量积算仪检定不确定度评定
文献传递
管输原油智能监测计量系统程序设计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管输原油监测与计量现状、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油智能监测计量系统的组成、部分程序主要功能与算法设计,以及如何应用系统,实现原油输送状态实时智能监测、与上游计量点开展班次比对情况以及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等内容.
刘胜军张宝良
关键词:管输原油智能诊断程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