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英
作品数: 135被引量:1070H指数:18
  • 所属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和生
作品数:106被引量:62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贴敷 哮喘 针刺 支气管哮喘 接触性皮炎
吴文忠
作品数:105被引量:866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贴敷 失眠 电针 针刺 失眠症
张聪
作品数:40被引量:18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贴敷 哮喘 接触性皮炎 支气管哮喘 雷火灸
刘成勇
作品数:57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贴敷 针刺 接触性皮炎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孙建华
作品数:240被引量:1,792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 肠易激综合征 针灸治疗 电针 针刺
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EOS浸润特点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特点。方法:13例穴位贴敷治疗后诱发接触性皮炎并进行皮损处活检患者,按有无过敏性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组8例,非过敏性哮喘组5例。观察指标:(1)两组皮损处EOS聚集部位及数目的差异性;(2)两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结果分级的差异性。(3)两组表皮水泡液常规中EOS占总细胞数目百分比的差异性。结果: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平均EOS数目(16.75±8.54)HP^(-1)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组(2.80±1.45)HP^(-1)。(1)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分级程度在Ⅲ、Ⅳ级(4例)重于非过敏性哮喘组(0例)。(2)过敏性哮喘组表皮水疱液EOS占总细胞百分比(45.3±17.1)%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12.7±4.4)%。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EOS浸润程度增加。
耿涛刘兰英罗志琴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秦珊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穴位贴敷接触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
穴位贴敷防治哮喘复发的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穴位贴敷是中医经典外治法之一,可以有效防治哮喘的复发。关于其作用机制,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与气道炎症、血液循环、贴敷处皮肤炎症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有关。其一,穴位贴敷通过引起辅助型T细胞1(Th1)介导的接触性皮炎抑制以Th2为主导的哮喘,且皮炎程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其二,穴位贴敷通过降低哮喘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升高γ-干扰素(IFN-γ)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或升高转录因子T-bet mRNA含量、降低GATA-3 mRNA含量使Th1/Th2向Th1方向偏移;其三,穴位贴敷能够降低哮喘患者气道和肺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含量,减轻气道炎症。综上,穴位贴敷可以通过调节皮肤、血液循环、气道免疫通路使机体达到免疫动态平衡,防治哮喘复发。参考文献54篇。
赵舒梅刘兰英王和生张聪
关键词:穴位贴敷哮喘皮肤炎症血液循环
“脑为元神之府”理论在针灸治疗抑郁症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72
2003年
抑郁症的病位在脑 ,病变机理为脑神失调导致以情绪低落为主的症状群。“脑为元神之府”理论指导着该病的针灸治疗 ,可通过治理督脉为主来调节脑神 ,同时结合辨证论治处理躯体化症状。
刘兰英王玲玲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发病机制
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思路被引量:48
2003年
脑神失调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 ,病变还涉及肝、心、脾、肾等脏腑。由于脑神失调 ,使脏腑经络气机郁滞、痰浊瘀阻 ,日久形成气血阴阳亏虚。针灸的治疗方案 ,重在健脑调神以纠正情志异常 ,并配合辨证论治以使整体阴阳平衡 ,对症选穴以缓解多样症状。
王玲玲刘兰英吕梅丽达
关键词:抑郁症针灸疗法
针刺对抑郁症模型大鼠前额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前额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5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江苏省针药结合实验室完成。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4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针刺组,每组各10只。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抑郁症模型。实验第21天,进入治疗阶段。正常组,每笼4只,常规饲养。模型组,孤笼,常规饲养。氟西汀组,按照1.8mg/kg给予氟西汀灌胃,1次/d,连续21d。针刺组,应用32号1.0寸针灸针,百会穴向前斜刺,神庭穴向上斜刺,进针深度约为2mm,内关直刺1mm,三阴交直刺5mm,每穴均匀捻转刺激30s,留针10min,1次/d,连续21d。以Open-Field法对照研究针刺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系统对照研究针刺对模型大鼠前额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纳入大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造模后,模型组和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②治疗第7天针刺组行为学已接近正常组(P>0.05);治疗21d后,氟西汀组行为学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与正常组接近(P>0.05)。③治疗21d后,针刺组大鼠前额皮质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18.97±1.52),(13.35±0.69)ng/g;(715.97±23.43)(587.40±23.2)ng/g;P<0.01],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与正常组接近[(790.38±22.05)ng/g,P>0.05],5-羟色胺尚低于正常组[(23.56±0.82)ng/g,P<0.05];氟西汀组5-羟色胺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27.12±1.46)ng/g,P<0.01],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模型组变化不大[(535.26±19.70)ng/g,P>0.05]。结论:针刺能够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起效快,3周疗效与氟西汀相当;针刺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前额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作用机制和规�
张建斌王玲玲吕梅刘兰英利达
关键词:针刺疗法针刺穴位抑郁症
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雷火灸灸治的灸膏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丁香1~3份、肉桂1~3份、独一味1~3份。制备方法如下:取丁香和肉桂加10倍量水,采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至挥发油不再增加...
刘兰英王培民管敏王和生周琴妹孙建华吴文忠张聪吴晓亮秦珊刘成勇
文献传递
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概况被引量:7
2016年
对不同灸法治疗带状疱疹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认为灸法治疗PHN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虚的作用,为临床选用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雷玉婷王和生刘兰英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灸法
浅谈对艾灸灸量的认识被引量:35
2015年
艾灸灸量直接影响疗效,不仅与施灸方法有关,而且与灸感密切相关。影响艾灸灸量大小的因素不仅有艾炷大小、艾炷的壮数、艾灸施灸的时间、艾灸施灸的频次等量学要素,还包括患者的灸感。本文分别从艾灸的量学要素、艾灸时患者的灸感等不同方面来探讨灸量与疗效的关系。
刘兰英雷玉婷王和生
关键词:灸量艾灸灸感疗效
从不同治疗原则论失眠的针刺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现代临床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由于医家对失眠病机的认识不同,临床上采用的针刺方法亦不同。目前,医家大多承认失眠病理变化总属阴阳失衡。心、肝、胆、脾、胃、肾、脑与失眠的发生均有关。但是,关于失眠的病位却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其治疗原则不尽相同。
张颖颖刘兰英马骋
关键词:失眠针刺调阴阳
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过程中诱发的水疱中炎细胞与外周血炎细胞分布相关性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过程中诱发的水疱中炎细胞与外周血炎细胞分布相关性。方法选取穴位贴敷治疗后产生水疱的哮喘患者3例。采用瑞氏染色方法观察三名患者水疱内炎细胞浸润的种类及各类炎细胞分布比例,同时与血常规中炎细胞分布比例对比。结果穴位贴敷诱发的水疱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及单核细胞混合浸润;水疱液内有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血中淋巴细胞、中性粒及单核细胞百分比高于或与水疱液内接近。结论穴位贴敷后出现皮炎有助于控制哮喘复发,可能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迁移至水疱,减轻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庄林丽庄林丽王和生刘兰英张聪赵舒梅
关键词:穴位贴敷哮喘炎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