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麟
作品数: 86被引量:323H指数:10
  • 所属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袁超
作品数:262被引量:1,333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研究主题:无线传感器网络 教学 仿真 教学改革 化学生物学
李燕
作品数:29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豆激酶 内含肽 生物传感器 蛋白纯化 教学
顿文涛
作品数:87被引量:46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 传感器 教学 ADAMS
平淑珍
作品数:128被引量:34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固氮 A1501 基因 固氮斯氏假单胞菌 粪产碱菌
林敏
作品数:506被引量:1,11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固氮 施氏假单胞菌 基因 原核 草甘膦
网络信息技术在农业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高校食品学科的教学要求,本文阐述了网络信息技术在食品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意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益结合,提高了食品学科教学质量,同时对农业高校食品学科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宋晓燕张淑利崔如芳李燕朱伟赵仲麟马斌强袁超
关键词:农业高校网络信息食品学科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这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信息化的创新与改造。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重点论述了基于手机微信、智能APP和大学慕课(MOOC)等几种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论证了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讨论了这些教学方法的优势与潜在问题,以期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参考与思路。
吕东灿顿文涛马斌强赵仲麟李瑞歌袁超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模式
SPSS软件在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介绍了SPSS软件在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针对SPSS的功能与特点,通过其具体应用实例,阐述了应用SPSS对实验设计与实验数据处理的思路与方法,并推断出了SPSS软件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深刻、广泛和更有针对性的决策与支持。
李瑞歌赵仲麟张淑利李鑫李建伟袁志华袁超
关键词:SPSS统计软件数据处理主成分分析实验教学
纳豆激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3年
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泌表达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极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溶栓药物。介绍了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就纳豆激酶的功效、生产菌种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酶活性位点及定向进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李淑英赵仲麟聂莹马鑫李燕袁超唐选明
关键词:纳豆激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抗血栓
一株拮抗放线菌T151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物质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对一株从海南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T151进行初步鉴定,分析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镜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新种。抑菌活性分析表明,该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根霉均有抑制作用;发酵液的稳定性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在100℃处理30 min,pH5-11仍保留很强的抑菌活性。
李晓凤李淑英聂莹杜欢杨帆童大磊韦日清赵仲麟唐选明
关键词:放线菌链霉菌属抑菌活性
一种新型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化学学科原理和实验技术,根据药物设计活性基团拼接原理,设计合成含吲哚环、1,3,4‑噻二唑及硫醚基团骨架的一系列新型结构的化合物,测试其...
王彩霞徐翠莲杨囯玉赵士举赵仲麟李旭赵金芳孟凡冲
气敏传感器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研究并论述了粮食储藏的概念和特点,结合气敏传感器技术,分析了气敏传感器在粮食储藏中的研究情况与典型应用。事实表明,气敏传感器在粮食储藏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顿文涛惠向晖袁帅赵玉成马斌强李勉袁超赵仲麟
关键词: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气体
“互联网+”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结合信息化时代课改要求,以"互联网+"为依托,探索了"互联网+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改进平时化学实验教学的现有状态,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李瑞歌岳阳顿文涛赵仲麟吕东灿袁超刘亚威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信息技术
纳米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纳米材料与生物感应元件结合用以选择性识别化学或生物学分子,加速了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纳米生物传感器具有多种优点,对人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灵敏化、可靠化,选择性的感应设备主要集中在纳米材料和生物分子的结合上用于检测广范围的分析物上。综述生物医疗中基于不同生物识别元件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应用以及该领域的近期发展。
顿文涛李勉李燕李聪赵仲麟袁超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生物医药
微生物系统定向进化与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当前,生物技术应用常常需要对多基因性状进行复杂的工程化改造,然而复杂表型的遗传基础背景的缺乏限制了人们进行理性设计的能力。人们利用合成生物学工具可以对复杂表型在系统水平进行工程化改造,通过定向进化策略推动整个生物系统的进化,在不知道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的情况下仍可以获得人们所期望的表型。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加速了生物的定向进化过程,利用其可以对生物系统中复杂性状进行工程化改造。对当前合成生物学在微生物系统中复杂性状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郭园赵仲麟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系统定向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