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
所属机构: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在地区: 福建省 福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林仲 作品数:57 被引量:188 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生物安全 疾控机构 卫生检验 疾病控制 实验室间比对 郑奎城 作品数:154 被引量:1,140 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胃癌 禽流感 流行病学特征 胃蛋白酶原 手足口病 陈铁晖 作品数:131 被引量:629 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微囊藻毒素 恶性肿瘤 肝癌 何淼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卫生检测 疾病控制 结直肠癌 疾控中心 实验室能力验证 林修全 作品数:97 被引量:535 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患病率 疾病负担 糖尿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验证已建立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初次人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病例组(肝癌组)和对照组(非肝癌组),回顾性收集3年前及5年前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石。检验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27例患者纳入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8,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0/0。男性并ALT≥45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肝细胞癌发生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敏感度为87.09%,特异度为83.86%。共159例患者纳入5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预测REACH—B评分模型及CU—HCC评分模型验证,其中病例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9,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CU—HCC评分模型预测5年肝癌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敏感度为78.40%,特异度为77.40%。结论REACH—B评分模型和CU-HCC评分模型均可适用本地区人群;男性并ALT≥45U/L患者应用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薇 陈靖 郑琦 董菁 游佳 袁平 朱月永 刘豫瑞 江家骥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细胞 电镜在水产动物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何爱华 袁平 赵莉莱 郭永建关键词:病毒感染 水产动物 电镜观察 疾控系统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的方法探讨 2006年 据统计目前已有107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我中心也于2005年11月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实验室自从卫生防疫站分离开来后,服务客户的角色越来越重,原来的监督作用已经完全剥离;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原来属于卫生系统的检测,与疾控机构存在着竞争;另外出口国外的食品、化妆品、玩具等,进口国大多要求商品提供国际认可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因此,疾控系统实验室很有必要申请参照IEC/ISO 17025制定认可准则的实验室认可.…… 袁平 林仲 孙秀钦 阙少聪关键词:疾控系统 血清microRNA141表达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141(miR-141)表达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癌症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SYBR Green)法检测1∶1匹配的46对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miR-141的表达并比较差异,同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iR-14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miR-141的相对表达量(M=5.61)高于健康对照(M=2.21,Z=-2.84,P=0.005);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41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OR=5.17,P=0.035)。结论血清miR-141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有关,但能否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生物学指标,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袁平 王家兴 张小鸿 江丽关键词:结直肠癌 早期筛查 头颈部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放射治疗急性毒性反应关系的探讨 目的: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急性放射毒性反应的关系。
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对130名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 袁平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毒性反应 临床营养 文献传递 血清miR-135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miR-135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协和医院收治的46例结直肠癌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6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清miR-135b表达水平[中位数M (四分位数,IQR)],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iR-135b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miR-135b表达量为11.60 (3.14~109.65),高于对照组的9.84 (5.12~2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35b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血清miR-135b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是否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袁平 张小鸿 王家兴 江丽关键词:血清 结直肠癌 早期筛查 新型冠状病毒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征,为病毒的分离培养、抗病毒药物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方法将2019-nCoV做半对数系列稀释,测定病毒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 50);以1.74×10^-4 TCID 50/cell的病毒量感染Vero-E6细胞,在病毒吸附后第0~6 d分别收集病毒培养上清,测定上清中病毒感染滴度和病毒核酸拷贝数;测定病毒储存液冻融/非冻融、不同细胞悬液浓度、病毒吸附后洗涤/不洗涤等不同实验条件下的TCID 50。结果2019-nCoV感染Vero-E6细胞后,48 h内培养上清中的病毒TCID 50和病毒核酸拷贝数到达或接近峰值,平均复制周期约为3.29 h;48 h后上清中病毒核酸拷贝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病毒感染滴度逐渐下降。病毒储存液的冻融、细胞浓度以及病毒吸附后洗涤等培养条件可轻微影响病毒TCID 50。结论2019-nCoV感染Vero-E6细胞在早期增殖迅速,感染后期病毒感染滴度逐渐下降,但病毒核酸拷贝数在上清中维持在较高水平。 张炎华 何文祥 朱颖 陈炜 吴冰珊 修文琼 陈宏彬 俞婷婷 鄢育青 吴晶晶 袁平 张小鸿 骆婧 翁育伟 郑奎城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VERO-E6细胞 体外 浅谈影响检测报告时效的问题和对策 2021年 目的保障检测报告的时效与质量,提高检测服务工作效率,扩大机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质检机构在市场竞争力。方法对2020年间出具的检测报告时限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20年发出检测报告230份,检测报告的平均时限为8.8个工作日,其中现场环境检测类报告的平均时限最长,为27.1个工作日。以5个工作日为报告出具的标准时限,统计不同季度检测报告时限,其中第二季度出具报告超时限率最高(45.5%)。结论作为法定的卫生检测机构,可将人员、机制、设备等因素统筹协调形成有机关联体,共同保障检测报告质量,提高检测报告时效。 何淼 袁平 李丽林 林晨 游丁浩关键词:卫生检测 饮茶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关系meta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饮茶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4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饮茶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10篇),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10251例,对照组128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饮茶量最高组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为饮茶量最低组人群的0.78倍(OR=0.78,95%CI=0.68~0.90),饮绿茶量最高组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为饮绿茶量最低组人群的0.66倍(OR=0.66,95%CI=0.56~0.79),饮红茶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无关(OR=0.74,95%CI=0.38~1.4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地区、病例来源于人群和医院、中文文献和肿瘤部位在结直肠亚组中饮茶均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均P<0.05),研究地区可能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P<0.05);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果较为稳定。结论饮茶尤其是饮绿茶,可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郑静 袁平 潘欣婷 洪啟铸 彭仙娥关键词:结直肠癌 发病风险 饮茶 META分析 浅谈疾控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为健全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业务工作、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数据流转,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人工出错率,最大程度节约时间人力成本。本文阐述疾控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方法遵循ISO/IEC 17025质量体系要求,按标准化实验室管理理念,以具体业务需求为基础,设计研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结果通过系统建设,可健全和规范检测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合理控制实验室运行成本。结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非常重要,它能集检测业务流程管理、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和数据统计等为一体,既能满足实验室日常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实验室检测工作的质量水平。 李丽林 袁平 何淼关键词:疾控机构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