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永顺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相关作者
- 陈嘉斌

- 作品数:175被引量:8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化学中毒 中毒 1,2-二氯乙烷 职业病 职业中毒
- 金佳纯

- 作品数:39被引量:2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职业病 发病特点 中毒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
- 温贤忠

- 作品数:66被引量:54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职业病 发病特点 中毒 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
- 赵娜

- 作品数:94被引量:29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矽肺 三氯乙烯 1-溴丙烷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江嘉欣

- 作品数:42被引量:1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 研究主题:卫生应急 突发中毒事件 职业病 中毒 应急演练
- 可自动扩展的核化伤员去污洗消平台研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制一款在核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开设撤收、自动化程度高的洗消作业移动平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摸索核化伤员去污洗消的实际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并通过专家论证法,完善移动平台设计细节。【结果】成功研制的洗消平台采用了电动螺纹推杆结构自动拓展方舱,可在3min迅速展开,每小时可同时对重伤员(1人/h,≤5人/d)和中轻伤员(4人/h,≤20人/d)进行舱内洗消。同时针对突发核辐射与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伍的需求,分别完成装载平台、通信监控、综合保障等三个子系统模块设计。【结论】该款洗消平台能够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对受到核化污染的伤病员进行去污洗消,减少人员伤亡,避免污染扩散。
- 黄永顺黄健刘晓勇江嘉欣陈嘉斌
- 关键词:核化伤员
- 燃煤电厂作业人员铅暴露水平调查研究
- 目的:
探讨燃煤电厂作业人员铅暴露水平.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6家燃煤电厂收集职业卫生基线资料,并采集24份原煤样品和7份煤灰样品测定铅含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使用国产、...
- 陈惠清李荣宗陈慧峰苏世标周珊宇潘巧裕黄永顺
- 关键词:职业病致病机制铅暴露燃煤电厂
- 文献传递
- 职业病诊断标准溯及力探讨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职业病诊断标准溯及力问题,完善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正确适用和法律规范的理论依据。方法依据法律溯及力的相关理论与原则,对职业病诊断标准的不同溯及力与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在我国现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下新旧职业病诊断标准的适用方法。结果职业病诊断标准更新频繁,但新旧职业病诊断标准的适用缺乏明确规范规定,社会对新旧职业病诊断标准适用的理解存在误区,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的影响较大。职业病诊断标准属于法律规范,其适用的实质是法的溯及力问题。职业病诊断标准若不溯及既往可能不利于合理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诊断标准溯及既往体现了社会法的价值取向,但在其适用的同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论职业病诊断适用诊断时生效的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鉴定沿用诊断时适用的标准。
- 胡世杰黄永顺夏丽华
- 关键词:职业病溯及力
- 影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转归临床指标的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转归的临床指标,为指导临床病情判断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1997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180例。收集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患者预后转归情况。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转归有影响的临床指标。结果以患者的转归临床治愈或死亡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病情分型、体温、B超下检查肝脏、脾脏和腹水情况,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碱酯酶的活力,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总胆固醇、血氨含量,入院时初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共22个因素对患者转归有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情分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否出现腹水、凝血酶原时间、总胆固醇、胆碱酯酶是影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P<0.05);病情越重、白细胞计数越高、腹水的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总胆固醇与胆碱酯酶数值越低,提示患者转归不良。以患者的转归短期治愈、病情迁延或死亡作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该研究所有观察指标均非影响因素(P>0.05)。结论当将转归只是分为治愈或死亡,则病情分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腹水的有无、凝血酶原时间、总胆固醇、胆碱酯酶与患者的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方案制定、调整的参考依据。因研究的局限性及个体差异性,该研究的观察指标均无法在患者入院时协助预判转归是否为短期治愈、病情迁延或死亡。
- 吴奇峰赵娜李聪曾子芳李斌梁伟辉黄永顺阙冰玲
- 关键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转归LOGISTIC回归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数据库构建及应用成果
- 2018年
- [目的]根据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电子病历构建数据库,为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分析、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研究方向,确定数据库的结构。收集和分析1988—2014年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所有新发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将其按照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激素使用情况以及住院费5个部分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结果]建立了一个包含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激素使用情况、住院费5个板块,共196例患者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数据库,并根据此数据库完成了三项科研项目和13篇论文。[结论]本数据库包含病例多且信息全面,数据完整,有科研价值,能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治疗方案的完善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柳柳黄永顺江嘉欣黄健刘晓勇蔡先发
- 关键词: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EPIDATA数据库电子病历
- 2006-2013年广东省新发职业性皮肤病分布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
- 目的:分析2006-2013年广东省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策略.
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有关广东省2006-2013年新发职业性皮肤病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
- 罗巧黄永顺温贤忠刘晓勇李禧娜廖锡庆
- 关键词:职业性皮肤病工作环境疾病防治
- 文献传递
- 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分布特征分析
- :分析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构成及其特点,提出防治对策. 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2001-2005年(十五期间)本省各地市上报的职业病报告总结和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本省职...
- 黄永顺邹剑明李旭东林倩妮金佳纯温贤忠
- 关键词:职业病发病机制
- 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致豚鼠皮肤过敏和肝损伤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及其代谢产物三氯乙醇(TCOH)、三氯乙酸(TCA)对豚鼠的皮肤致敏作用,及其致敏豚鼠肝脏功能和结构改变。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白化Hartley豚鼠106只,分为TCE、TCOH、TCA实验组及溶剂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共8组,用TCE、TCOH和TCA按照豚鼠最大值实验法进行皮肤致敏实验,计算各组致敏率。TCOH、TCA实验组根据皮肤致敏结果分为致敏阴性和致敏阳性亚组。在终末激发24 h后取肝脏、心脏、脾脏、肺和肾脏称质量计算脏器系数,采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TCE、TCOH和TCA的致敏率分别为80.0%、35.0%和0.0%;TCE致敏率高于TCOH致敏率(P<0.01)。TCE、TCOH实验组中,雌、雄豚鼠致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0.0%vs 70.0%,50.0%vs 20.0%,P>0.05)。TCE致敏阳性亚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TCE溶剂对照组和TCE致敏阴性亚组比较,其肝脏系数均升高[(3.89±0.42)vs(3.30±0.35)、(3.89±0.42)vs(3.47±0.49)、(3.89±0.42)vs(3.42±0.37),P<0.05],ALT活力均升高[(68.86±14.09)vs(45.50±11.39)、(68.86±14.09)vs(46.06±10.13)、(68.86±14.09)vs(47.56±12.10)μmol/(min·L),P<0.05],γ-GTP活力均升高[(22.19±6.86)vs(12.92±5.37)、(22.19±6.86)vs(12.29±2.98)、(22.19±6.86)vs(12.84±6.70)μmol/(min·L),P<0.01]。TCOH致敏阳性亚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TCOH溶剂对照组和TCOH致敏阴性亚组比较,其ALT活力均升高[(59.86±12.55)vs(45.50±11.39)、(59.86±12.55)vs(44.10±4.79)、(59.86±12.55)vs(43.61±9.07)μmol/(min·L),P<0.05],γ-GTP活力均升高[(16.83±4.96)vs(12.92±5.37)、(16.83±4.96)vs(12.71±5.59)、(16.83±4.96)vs(13.36±2.46)μmol/(min·L),P<0.05]。TCE致敏阳性亚组ALT、γ-GTP活力分别高于TCOH致敏阳性亚组[(68.86±14.09)vs(59.86±12.55)、(22.19±6.86)vs(16.83±4.96)μmol/(min·L),P<0.05]。病理检查显示TCE致敏阳性亚组和TCOH致敏阳性亚组肝�
- 赵娜宋向荣李宏玲刘莉莉黄永顺王海兰
- 关键词:三氯乙烯三氯乙酸肝损伤
- TSG-6抑制游离二氧化硅诱导骨髓巨噬细胞分泌IL-1β作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蛋白-6(TSG-6)对游离二氧化硅(SiO_(2))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取自小鼠骨髓中分离的BMDMs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细胞不予任何刺激,脂多糖组细胞予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脂多糖刺激;TSG-6对照组细胞予终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重组小鼠TSG-6刺激;SiO_(2)模型组细胞予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脂多糖预刺激4 h后再予终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游离SiO_(2)混悬液刺激;4个剂量TSG-6组细胞均予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脂多糖和终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游离SiO_(2)混悬液处理,在给予SiO_(2)处理的同时分别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20、50、100μg/L的重组小鼠TSG-6干预。培养16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BMDMs上清液中IL-1β表达量,筛选TSG-6的最佳刺激剂量。(2)收集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SiO_(2)模型组、100μg/L TSG-6组和TSG-6对照组的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IL-1β及其相关通路的组分蛋白IL-1β前体、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caspase-1前体、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族含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SiO_(2)模型组BMDMs上清液中IL-1β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0、50、100μg/L TSG-6组BMDMs上清液中IL-1β水平均低于SiO_(2)模型组(P值均<0.01)。选择100μg/L作为后续实验的TSG-6刺激剂量。(2)与空白对照组和脂多糖组比较,SiO_(2)模型组BMDMs中的IL-1β、caspase-1和NLRP3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与SiO_(2)模型组比较,100μg/L TSG-6组BMDMs中的IL-1β、caspase-1和NLRP3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结论TSG-6可通过下调caspase-1和NLRP3的表达来抑制BMDMs分泌促炎细胞因子IL-1β。
- 曾泽明范蕊虹农骐郢黄永顺赵娜
- 关键词:骨髓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
- 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广东省新发职业病分类分布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常规资料分析的方法,收集2001—2005年("十五"期间)本省各地市上报的职业病报告总结、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本省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广东省内确诊的新发职业病报告资料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全省共报告9类新发职业病3 153例,新发病例数总体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其中2001—2003年呈短暂下降,2004—2007年出现平缓增长,2008—2010年呈快速增长。新发病例数与本省GDP呈正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706(P=0.01)。职业病分类病例数居前6位是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职业性肿瘤,分别占41.36%、32.38%、9.32%、5.58%、5.17%和4.03%。"十一五"期间新发病例数为"十五"期间的1.4倍(1 847/1 306),其中,前者尘肺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均较后者增加,分别为后者的1.3、26.2、2.7和10.5倍。2个时期的职业病分类的分布比例不一致(P<0.01)。"十一五"期间职业中毒构成比低于"十五"时期(27.83%vs 38.82%,P<0.0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肿瘤的构成比均分别高于"十五"期间(8.50%vs 0.46%,6.93%vs 3.68%,6.28%vs 0.84%,P<0.01);但2个时期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和职业性眼病的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28%vs 42.88%,8.50%vs 10.49%,0.43%vs 0.77%,P>0.05)。结论 2001—2010年本省新发职业病呈现尘肺病、职业中毒和其他7类职业病三足鼎立的新特点。应在做好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防治的基础上,加强对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职业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 黄永顺邹剑明李旭东林倩妮金佳纯温贤忠
- 关键词:职业病国内生产总值尘肺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