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育宁
-

-

- 所属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所在地区:宁夏 银川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郭德和

- 作品数:106被引量:14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内直视术
- 何进喜

- 作品数:57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 体外循环 胸腔镜 救治
- 方刚

- 作品数:50被引量:9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内直视术 外科手术
- 苏金林

- 作品数:44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非诺贝特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心血管
- 何伟

- 作品数:17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剑突下 细胞增殖 切口
- 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手术治疗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提高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根治术的方法。方法 对1982 年5 月~1998 年11 月行根治术的92 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组男59 例,女33 例,年龄0 .3 ~34 岁,平均9 .7 岁;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16 例未阻断升主动脉,在心脏停跳下进行。结果 随访2 月~3 年,手术死亡8 例,死亡率8 .7 % 。结论 影响法四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其中畸形矫正的彻底性,尤应是右室流出道的疏通和室缺的严密修补是关键;术后低心排、严重的心律失常、及顽固性心衰是主要致死原因,尤应预防和及时处理。
- 郭德和陆相阳韩育宁
-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体外循环
- 胸段食管穿孔的急诊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食管穿孔外科的治疗原则、治疗时机及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食管破裂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实行急诊手术,开胸食管穿孔修补术+纵隔切开引流术19例。纵隔切开引流术10例,其中1例于9个月后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3例经修补术再次发生食管胸膜瘘后置入食管覆膜支架。结果 I期愈合17例(58.6%);6例(20.7%)形成慢性食管胸膜瘘,经引流后愈合。1例行食管下段切除、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术后顺利恢复出院。5例死亡,死亡率17.2%。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3例置入支架者1例愈合,2例支架取出后愈合。结论早期诊断处理是食管穿孔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早期治疗、根据病情个性化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食管破裂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韩育宁陆相阳李晋南苏金林何进喜边虹何伟于亮李靖蔡宝宁
- 关键词:食管穿孔外科急诊
- 感染性心内膜炎23例外科治疗
- 1999年
- 韩育宁郭德和刘燕萍万荣华
- 关键词:心内膜炎感染性外科手术
- EGFL7、E-cadherin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PV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5例原发性NSCLC和25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EGFL7、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L7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E-cadherin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NSCLC中EGFL7、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学类型、TNM分期无关(P>0.05);NSCLC中EGFL7、E-cadherin蛋白表达无关联性(P>0.05)。结论 EGFL7、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NSCLC的发生有关。
- 马云帆韩育宁
- 关键词:上皮型钙黏附蛋白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
- 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微创经胸封堵术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总结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对290例患者实施手术中,104例患者(男50,女54)为房间隔缺损,124例(男64,女60)为室间隔缺损,62例患者为动脉导管未闭(男30,女32例)。年龄1~64岁,平均(15±12.4)岁,体重平均(35.0±9.6)kg。患者均行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手术,在食道超声引导普通全身麻醉下采取胸骨下或胸骨旁切口(2~4 cm),采用合适大小的国产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同时TEE检查封堵伞位置、是否分流、压迫房室瓣膜、冠状静脉窦、主动脉瓣膜等。结果 290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经胸封堵手术,术中TEE检查无残余分流发生;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跑伞、房室传导阻滞),其中2例膜部VSD术后第2天跑伞,发现后立即体外循环下(CPB)下行封堵伞取出、VSD修补术;1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体外循环下封堵伞取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287例成功完成封堵手术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2.1±0.9)h,平均住院时间(4.8±1.5)d。所有患者术后24 h给予阿司匹林3 mg/(kg·d),最大100 mg/(kg·d)。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封堵微创外科是新的治疗方式,具有小切口、恢复快、较少的并发症优点,避免辐射伤害,但是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适的患者选择是关键。
- 王虎苏金林边虹韩育宁于亮刘阳李建军仇睿张升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外科
- P53与肺癌
- 1998年
- P53与肺癌韩育宁郭德和(审校)P53基因为一经典抑癌基因,在肺癌中的异常表达比较常见。现就近几年来国内外主要文献中对P53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表达情况,P53异常表达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以及P53异常表达与肺癌细胞...
- 韩育宁郭德和
- 关键词:肺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
- 血清7种自身抗体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7种肿瘤相关自身抗体(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CAGE)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77例(肺癌组)和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自身抗体浓度,采用多变量方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自身抗体浓度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7种自身抗体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分期、病灶大小肺癌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肺癌组患者P53、GAGE7和MAGEA1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癌组患者7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单个自身抗体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低,特异度为87.88%~100.00%。7种自身抗体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49.35%,特异度为81.8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7种自身抗体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病灶大小均无关。结论血清7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特异度较高。
- 王耀娟高菲于亮马刚韩育宁张锦张淑香
- 关键词:自身抗体肺癌
- 心脏穿透伤的救治(附8例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性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月-2009年10月成功救治的8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急诊开胸,非体外循环下缝合心脏裂口,无后遗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迅速明确伤情,果断剖胸探查是提高心脏穿透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韩育宁苏金林李晋南何进喜
- 关键词:心脏损伤穿透伤
- 老年肺癌围手术期的处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65岁以上老年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为97.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7%。结论 65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如果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手术切除治疗老年肺癌也能取得满意结果 。
- 马云帆李晋南韩育宁
- 关键词:老年人肺癌围手术期
-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下心内直视术655例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1995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此法的 6 5 5例病人进行回顾。全组男 334例 ,女 32 1例。年龄 4个月~ 6 3岁 (平均 16 0 6± 13 16岁 )。体重 5~ 92kg(平均 2 8 5 6± 17 84kg)。病种包括先心、风心和心脏肿瘤 ,其中婴幼儿 87例。 5 13例于浅低温 (鼻温 34~ 32℃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下手术 ,142例于中低温 (鼻温 30~ 2 8℃ )心脏停跳下手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 :低心排11例 ,支气管痉挛 3例 ,二次进胸止血 2例 ,肺膨胀不全 2例 ,脑气栓 1例。住院死亡率 0 91% (6 / 6 5 5 ) ,分别死于低心排3例 ,呼吸衰竭 2例 ,肾衰 1例。结论 :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是临床效果满意 ,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
- 郭德和方刚陆相扬王云韩育宁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不阻断升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