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华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孔垂泽

- 作品数:627被引量:2,383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癌 膀胱肿瘤 肾肿瘤 前列腺癌 肾癌
- 康健

- 作品数:647被引量:6,33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间质性肺疾病 肺功能 支气管哮喘
- 于润江

- 作品数:258被引量:1,417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侯显明

- 作品数:135被引量:9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博莱霉素
- 李泽良

- 作品数:122被引量:4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膀胱癌 肾癌 前列腺癌 肾肿瘤 肾上腺肿瘤
-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8
- 2008年
- 通常认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是发病隐袭、进展过程缓慢的一种肺疾病,近年来,人们发现某些DILD患者在稳定期或稳定期过后会出现突然呼吸状况恶化。1993年,日本学者首先报道了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AEIPF)病例,并提出了诊断标准,认为AEIPF是IPF疾病自身的急性恶化,而不是由感染、肺栓塞、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和气胸等明确原因所致,但这一概念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同。目前,AEIPF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然而,非IPF以外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如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和胶原血管病继发间质性肺炎(CVDIP)急性加重鲜有报道,由于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临床上常出现误诊和延误治疗的情况。
- 李振华
- 关键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恶化
- 神经酰胺对人膀胱癌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神经酰胺(cer)对人膀胱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_2-神经酰胺(C_2-cer)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AO)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并对半胱天冬酶(Caspase)-3活性、bcl-2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在细胞内的分布变化进行检测。结果T24细胞存活率与C_2-cer浓度呈负相关(r=-0.973,P<0.01)。对照组和5、10、20、40μmol/L的C_2-cer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2.95%、9.18%、14.23%、29.12%、48.46%,C_2-cer处理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aspase-3活性随C_2-cer浓度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_2-cer作用下,T24细胞内bcl-2蛋白含量下降,细胞色素C向细胞质释放。结论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和Caspase-3激活可能是C_2-cer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 孔垂泽时京王侠李振华朱育焱曾宇
- 关键词:神经酰胺膀胱肿瘤脱噬作用
- 家族性睾丸肿瘤五例报告
- 2011年
- 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睾丸肿瘤513例,其中家族性睾丸肿瘤5例,报告如下。
- 宫大鑫李振华刘贤奎毕建斌李泽良孔垂泽
- 关键词:睾丸肿瘤家族性
-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16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其组织学和(或)胸部高分辨CT(HRCT)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大多数IPF患者肺功能在数年内逐渐恶化,但一些患者在没有明确诱因下,出现急性呼吸功能恶化被称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AEIPF)[1]。AEIPF病因不清,发病时间及病程难以预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 薛洪刚李尔然李振华
- 结节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与影像学关系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与CT影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及肺CT检查的结节病患者59例,按照CT表现分为无肺内病变组(23例),有肺内病变组(36例),比较2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水平。结果:有肺内病变组较无肺内病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增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病患者可根据肺CT影像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各种淋巴细胞亚型变化的趋势。
- 仇建华李振华
- 关键词:结节病肺CT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亚群
- 泌尿外科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的分析
- 1999年
- 刘同才李方义李振华李芳
- 关键词:泌尿外科术后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
- 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TGF-β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对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TGF-βlmRNA的相对含量值: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为0.74±0.11;在前列腺癌T1-T...
- 李泽良杨野李振华孔垂泽
- 关键词:前列腺癌TGF
- 文献传递
- 常规肺功能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在间质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常规肺功能与脉冲振荡(IOS)肺功能检测在间质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18例和健康人35例分别测定常规肺功能,包括肺活量(VC)、1秒量(FEV1.0)、1秒率(FEV1。0/FVC%);呼气峰流速(PEF)、50%用力呼气流速(FEF50);25%用力呼气流速(FEF25)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IOS肺功能测定指标包括脉冲频率5Hz、20Hz下的气道黏性阻力(R5、R20)、呼吸总阻抗(ZrS)、中央气道阻力(Rc)、周围气道阻力(Rp)、脉冲频率5Hz时的弹性阻力及惯性阻力(X5)、共振频率(Fres)。结果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常规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FEV1.0/FVC%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OS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常规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十分显著性差异(P<0.01);IOS肺功能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果显示常规肺功能检查,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存在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存在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肺换气功能障碍。IOS肺功能检查提示单纯肺纤维化病人各值均在正常范围;COPD合并肺纤维化患者IOS各值均有所升高。结论常规肺功能检查对于单纯肺间质纤维化及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病情评估,仍不失为一项重要敏感指标;IOS肺功能检查在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间接反映气道黏性阻力、弹性阻力、中央气道阻力、周围气道阻力、呼吸总阻抗的增高程度,而对单纯肺间质纤维化病人不敏感。
- 宋玉李文扬王玮刘刚李朋李振华康健
- 关键词:肺功能脉冲振荡肺间质纤维化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死亡预后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肺生理学指标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6例经临床诊断的I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1例,女45例,年龄51~67岁,平均61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患者临床、呼吸生理、BALF及HRCT等参数的死亡风险度,采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组间生存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9.6个月,IPF患者的生存率为46.8%(59/126),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采用糖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类药物治疗与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rd值为2.3,P〉0.05);性别和吸烟状态的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rd值为0.11和1.65,均P〉0.05).将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中位数为截点值,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结果表明,呼吸困难评分、FVC、肺总量、DLCO、BALF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胸部HRCT网格影和蜂窝肺的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为13.52~57.52,均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总量、DLCO、HRCT网格影和蜂窝肺均为影响IPF患者预后的因素(Ward值为5.76~74.20,均P〈0.01).结论 肺总量、DLCO、BALF细胞学指标和肺纤维化程度是影响IPF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肺总量和DLCO与IPF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糖皮质激素和(或)细胞毒类药物不能改变IPF患者的预后.
- 李振华彭守春康健侯显明于润江
- 关键词:肺纤维化预后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摘要】目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辅助性T细胞1(Thl)/辅助性T细胞2(Th2)进行研究,探讨Th1/Th2能否反映疾病的严重性,能否预测疾病的进展。方法入选83例IPF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IPF患者血清、BALF中IFNγ/IL-4比值(0.8±0.3;0.8±0.3)较对照组(1.4±0.2;1.4±O.2)显著降低;血清、BALF中IFNγ/IL4比值与病程、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总量(TLC)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去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距离(6MWD)、CT间质纤维化评分显著相关(血清:r值分别为-0.426、-0.623、0.487、0.455、0.517、-0.491、0.263、-0.569,P值均〈0.05;BALF:r值分别为-0.434、-0.637、0.480、0.456、0.501、-0.507、0.253、-0.605,P值均〈0.05);血清中IFNγ/IL-4比值与CT磨玻璃影评分呈正相关(r=0.340,P〈0.01)。(2)随访:IPF患者血清中IF№、IL4、IFNγ/IL-4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的呼吸困难评分、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占预计值百分比、CT磨玻璃影评分、CT问质纤维化评分、IFNγ和IL-4较基线值显著恶化。血清中IFNγ/IL-4比值变化与呼吸困难评分、FVC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6MWD、CT间质纤维化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297、0.462、0.315、0.353、0.420、-0.307,P值均〈0.05)。结论IPF患者血清和BALF中Th1/Th2存在失衡,Th1/Th2可能反映IPF的严重性,随访时血清中Th1/Th2的变化可能会预测IPF的疾病进展。
- 彭守春胡旭魏路清李振华
- 关键词: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