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玉光
-

-

- 所属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相关作者
- 吴承远

- 作品数:306被引量:1,47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射频热凝治疗 卵圆孔
- 朱树干

- 作品数:148被引量:6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显微手术治疗 脑膜瘤 人脑胶质瘤 脑血管痉挛
- 李新钢

- 作品数:350被引量:1,27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神经内镜 脑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 神经导航
- 王宏伟

- 作品数:54被引量:303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治疗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三维CT 神经导航
- 刘猛

- 作品数:37被引量:215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 脑膜瘤 血管生成 胶质瘤
- 显微手术治疗脑干占位性病变被引量:1
- 2007年
- 1996年5月-2002年10月.我科显微手术切除脑干占位性病变1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张玉清刘玉光杨扬苏万东李新钢朱树干
- 关键词:脑干病变神经外科手术
- 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4例)和保守治疗组(31例)。手术组行微创血肿引流术。在治疗后第21天时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SSS)评定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治疗后第21天及第90天时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在第90天时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治疗后第21天时,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S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根据MRS评分和BI评分手术组第90天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有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其预后的改善。
- 徐长军郭祖芹刘德刘玉光
-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恢复预后
- 人GDNF和TH双基因工程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 张文华吴承远王建刚朱树干刘玉光魏东光刘斌
- 该研究针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基因疗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具有潮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标记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GDNF和PcDNA3.0/hTH重组质粒;利用基因转染...
- 关键词:
-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治疗GDNFTH
- 岩骨后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岩骨后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颞骨岩部后表面的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岩骨后表面是指岩上窦、岩下窦、乙状窦围成的区域,而不包括累及到桥小脑角区来源于其他部位的脑膜瘤。临床上以颅神经损伤及小脑症状为主要表现。我们于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岩骨后脑膜瘤患者42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曲福君刘玉光王宏伟张泽立李峰杨洪安张学广
- 关键词:显微手术治疗颅神经损伤颞骨岩部后表面
- 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
- 目的:建立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方法:采用眶下孔近端结扎大鼠眶下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建立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并定量观察实验动物行为学及病理学改变并与对照组比较是否成功。结果:结扎眶下神经约两周后,大鼠表现出对疼痛刺激反应敏...
- 周瑸刘玉光吴承远
- 关键词:眶下孔慢性压迫性损伤眶下神经大鼠模型
- 文献传递
- 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3653例治疗体会)
- 目的总结探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和经验体会。方法对山东省14家省;市;县医院自1977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653例脑室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653例钻颅手术...
- 魏麟费昶金澎潘树茂郭华王吉华谢波杜继海刘玉光孙金龙张庆林
-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体外引流细孔钻颅
- 文献传递
- 微血管减压或并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单纯微血管减压术(MVD)与微血管减压并感觉根部分切断术(PSR)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2例行MVD手术,68例行MVD+PSR手术。结果MVD组:术后128例(90.1%)疼痛消失,9例(6.4%)疼痛明显减轻,手术有效率达96.5%。随访期大于2年的82例患者中,74例疼痛完全消除,5例时有疼痛可药物控制,3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MVD+PSR组:术后67例疼痛消失,1例疼痛无任何改善。随访期大于2年的47例患者中,45例疼痛完全消除,2例时有疼痛可药物控制。MVD+PSR手术近期疼痛完全消除率(98.5%)明显高于单纯MVD手术(90.1%),P〈0.05;术后2年MVD+PSR手术疼痛完全消除率(95.7%)仍高于单纯MVD手术(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VD+PSR手术近期疼痛完全消除率明显优于单纯MVD手术,术后2年仍较后者有更高的疼痛消除率,远期效果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断及合理处置是两种手术方式成功的关键;手术方式应根据术中情形并结合患者的个体因素、主观要求进行选择。
- 张良文王萍杨扬刘玉光朱树干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
- 家族性多发性脑膜瘤三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我科收治1例女性多发性脑膜瘤,其母及其弟亦患多发性脑膜瘤。3人均由影像学和手术病理证实,现将该组家族性多发性脑膜瘤报道如下。
- 任晓辉张良文李峰刘玉光
- 关键词:多发性脑膜瘤家族性病理证实影像学
- 乙状窦前-迷路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 2003年
- 苏万东李新钢杨杨刘然王云彦朱树干刘玉光
- 关键词:听神经瘤手术
- 脑胶质瘤患者的C型行为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胶质瘤患者是否具有某些特殊的行为模式。方法 :应用C型行为问卷对 3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答题测量 ,并用相同的方式测量对照组 ,对测量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胶质瘤组在焦虑、抑郁、愤怒、理智、情绪控制、乐观及社会支持各方面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 阎志勇刘玉光朱树干
-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