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卡
-

-

- 所属机构:国际关系学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小林

- 作品数:234被引量:4,922H指数:4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土地利用 城市化 乡村发展 空间结构
- 胡锐军

- 作品数:86被引量:242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冲突 政治秩序 儒家 政治 社会冲突
- 陈伟斌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城市 产品设计 菜园 心理关怀
- 孔茜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研究主题:药盒 规范性 关怀 老年人
- 赵璧

-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产品设计 老年人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新城住区邻里交往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21
- 2010年
- 随着大都市的不断扩展,中国新城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城住区中邻里交往淡化的问题也开始凸显。文章以中国大都市郊区新城这一特殊城市地域的居民为主要对象,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新城住区邻里交往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改善新城社区邻里关系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新城居民的邻里交往水平和他们的收入水平、在新城的居住时间以及对于新城居住环境状况显著相关;增加居民对新城空间的认知、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和交往空间可以很好地促进新城住区居民的邻里交往。
- 杨卡
- 关键词:邻里交往
- 警惕小水电的盲目投资
- 2005年
- 电力短缺的种种迹象足以让投资者相信,今后一个时期电力项目依旧是座“金矿”。而在电力项目中,有数据证明水电的成本优势不可小视。因而在大中型水电早已被有数的几家实力雄厚者纳入囊中之后,“圈”剩的中小河流则被各方资本紧盯。
- 杨卡
- 关键词:电力发展规划电力短缺电力行业
- 城市规划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被引量:1
- 2011年
- 公共管理领域内的城市规划教育与我国城市化及公共管理现代化的水平相比还显得滞后,突出表现在学科融汇交流不足、专业建设重视不够、课程设置规划滞后三个方面。为此,必须在廓清思想误识,构建课程体系,拓展专业领域,加强师资建设,推进自身改革五个方面进行改进,这对于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提升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杨卡
- 关键词:城市规划教育公共管理
- 规划理念之我见被引量:6
- 2004年
- 通过梳理城市规划的各种手法和思想,把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归结为四条:人文关怀、历史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张扬、城市个性构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来源及内涵,阐述了一些优秀应用实例和手法。
- 杨卡
- 关键词:宪章世界城市城市经营
-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被引量:10
- 2006年
-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人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具有盲目迷信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本文认为:风水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风水理论充分关注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议题,体现了古人的地域综合体的思维;风水学从不同尺度来考察人类周围的环境,体现了地理学的尺度观念。
- 杨卡
- 关键词:风水地理环境天人合一
- 大北京人口分布格局与多中心性测度被引量:22
- 2015年
- 为了弄清北京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与趋势,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基尼系数、人口—空间基尼系数对大北京都市圈的人口空间格局、就业空间格局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来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布的Moran I分别为0.25和0.31,P值小于0.001,二者均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仍然呈显著的单中心聚集形态,外围中心并未形成强势的人口聚集热点,距离中心约40-60km处的西北、东北和西南方向上形成了三个冷点区域;外来人口热点集中在以月坛街道为中心、大约4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该区域基本覆盖了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的行政面积,海淀区、丰台区的东半部分,以及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的靠近城市中心部分,冷点区域则更靠近边缘。对大北京的背景区域——京津冀都市圈的多中心性分析表明,该区域首位特征突出,多中心性不明显:该区域33.6%和35%的城镇人口与非农就业集中在北京,专业技术人员有60%聚集于北京和天津;专业技术人员中文学艺术工作人员和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工作人员的空间基尼系数最大,分别有79%和73%的人员聚集在北京,空间基尼系数达到0.36和0.29;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也比较显著,空间基尼系数达到0.18,有60%以上汇聚北京;2000年以来整个区域的人口基尼系数逐年递增。因此,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应从三个层次着手:在北京行政区内培育新城热点,促进城市的多中心化发展;在京津冀重要交通廊道上推进轴线空间建设,保持集聚经济优势;在区域空间中促进新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网络。
- 杨卡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空间基尼系数大北京京津冀
- 多源流视角下京津冀区域政策的演变逻辑与优化前景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对京津冀区域协作政策过程,基于政策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探索三大源流在区域政策演进中的作用和互动机制。研究表明,三大源流中问题流与政治流是目前京津冀区域政策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问题源流表现为空间失衡与对一体化协作的迫切需求;政治流的关注和主动识别作用突出;政策流中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相关者主动或被动涉入,需继续提升政策企业家和焦点事件的带动作用。
- 杨卡霍海涛
-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京津冀
- 我国新城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 2007年
- 主城区人口和产业的不断膨胀,导致了大都市的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新城的发展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选择的出路之一。该文详细论述了我国新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并指出我国新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杨卡
- 大都市疏散政策变迁中的工具转向--基于北京市政策的文本分析
- 2021年
-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通过各种举措疏解核心区的人口和产业。为了剖析疏散政策的发展脉络、工具偏好和时空趋势,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借助ROST-CM软件,对北京市及各区县与疏散密切相关的政策73份、共计119万字文件进行文本分析,重点探索疏散政策的工具偏好,以及政策框架、对象和工具的时空变迁。研究指出:北京市的政策调控由单纯的人口迁移政策转向以产业和功能带动人口的模式;在政策工具选择上,涉及人口、产业、空间和设施疏解的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种类丰富多样,而需求型政策工具种类相对较少;政策文本中高频关键词的阶段性更替也表明政府各个阶段的政策关注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 杨卡
- 关键词:人口疏散文本分析
- 基于自组织系统论的“城市病”本质、根源及其治理路径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城市病"产生于城市自组织过程中的非平衡态,具体表现为城市自组织系统的不协调。"城市病"的一般根源在于供需失衡、社会失衡和体制问题,关键性原因在于自组织涨落中人口过度、无序聚集,结构性原因在于城市系统的缺陷和失衡,系统外原因在于他组织作用中的政府失灵。治理"城市病"应充分发挥自组织力作用,协调城市子系统和外部区域环境,并增强政府等他组织力的影响。
- 杨卡
- 关键词:城市病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