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

-

- 所属机构: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高亚军

- 作品数:45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黄河中游 遥感影像 粗泥沙 黄河 多沙粗沙区
- 金双彦

- 作品数:49被引量:197H指数:7
- 供职机构: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黄河 洪水 黄河中游 暴雨洪水 暴雨
- 林银平

-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研究主题:黄河中游 粗泥沙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黄河下游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 李雪梅

- 作品数:15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研究主题:黄河中游 粗泥沙 黄河下游 黄土高原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
- 赫晓慧

- 作品数:136被引量:675H指数:1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黄土丘陵区 遥感 网络
- 黄河中游不同地区来沙对三门峡库区及下游河道的淤积作用
- 2008年
- 利用输沙量平衡法分析了黄河中游6站来水来沙对库区及下游的淤积作用,利用断面法分析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来沙对下游的淤积指标。结果表明,龙门来沙对下游的淤积贡献最大,华县、河津和状头来沙对下游淤积影响较小,而黑石关和武陟来水来沙有利于下游河道的冲刷。通过断面法得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以及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来1.00×108t泥沙对三门峡库区及下游河道淤积危害分别为2.50×107,2.57×107和3.29×107t,且粒径越粗对下游河道淤积危害越大。
- 赫晓慧高亚军李晓宇徐建华
- 关键词:来沙淤积量黄河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 2007年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表水含沙量极高,减少这一地区进入黄河的泥沙极其重要。多沙粗沙区的地表径流量为31.18亿m3,扣除泥沙后的清水资源量为28.21亿m3。各治理区特别是一期治理区,对黄河产水的负效应远小于减沙的正效应。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实施治理,会减少入黄水量,但同时能减少入黄泥沙,因拦减泥沙而节约下游输沙用水使黄河增加的可用水量远大于措施本身的拦减水量。治理程度越高,拦沙比例越大,相对节约的水资源量越多。在同一减沙比例下,因减少输沙用水而相对“增加”的水资源量,一期治理区大于二期治理区,二期治理区大于三期治理区。
- 周鸿文龙虎乔永杰徐建华
- 关键词:水资源水土保持多沙粗沙区黄河
- 秃尾河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被引量:13
- 2006年
- 秃尾河是黄河中游河龙区间一条多泥沙河流,通过对其降水、径流和泥沙等水文资料的分析,重点讨论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降雨量、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变化,认为70年代以前降雨、径流和泥沙总量大于70年代以后,粗颗粒泥沙逐渐向细化的趋势发展,与天然状态相比,流域水沙关系发生了变化。
- 高亚军赫晓慧徐建华
- 关键词:降雨径流泥沙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区域界定被引量:13
- 2000年
- 三门峡水库和黄河下游河道主要淤积物是粒径d≥0.05mm的粗泥沙。黄河中游多沙区有11.92万km^2,粗沙区7.86万km^2,两者套绘在一起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km^2。重点治理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减少黄河下游淤积的关键。
- 徐建华吕光圻甘枝茂
- 关键词:粗泥沙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
- 1956-2009年皇甫川流域不同历时最大暴雨量周期性和趋势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以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年最大构建法以“小时”为单位进行滑动选样摘取不同历时年最大暴雨量,以GIS为平台,利用泰森多边形统计流域不同历时最大暴雨量,采用自相关系数和方差谱密度来表达水文序列内部线性相依性质和水文系列的振动现象,进而分析水文系列的周期性,采用周期模型进行趋势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段最大暴雨量随年代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前暴雨量最大,80年代最小,90年代居中,近10a仅次于20世纪70年代之前;与20世纪70年代之前相比,80年代以来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最大降雨量减少的幅度达到5.1%~19.1%,皇甫站最大24h降雨量存在3a、7a和15a的变化周期,未来仍会出现大暴雨的可能性。
- 高亚军赫晓慧张展徐建华
- 关键词:最大暴雨
- 采矿塌陷对窟野河流域水沙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窟野河流域近期实测水沙量的锐减既有夏季降雨雨强减弱、植被拦截入渗的影响,又有煤炭露天开采增加填洼、井采引起塌陷改变产汇流微地貌的作用;2000年以后实测径流量、输沙量锐减与该地区煤炭开采关系更密切;以鄂尔多斯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抬升短期内不会停止,该地区的地表物质组成短期内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这就决定了窟野河仍会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随着开采强度的减弱、塌陷的减少和时间的推移,产水产沙地貌会逐渐"回归"到新的相对平衡状态,窟野河流域的产流产沙也会有较大的恢复。
- 高文永高亚军徐建华
- 关键词:塌陷开矿
- 基于BP算法的龙门站含沙量预报模型被引量:4
- 2008年
- 针对目前各种传统水文含沙量预报方法的不足,考虑吴堡至龙门区间入流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BP预报模型,对龙门站最大含沙量进行了预报,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预报精度比较理想。
- 田景环王文君徐建华
- 关键词:BP算法神经网络含沙量
- 佳芦河流域“7·27”暴雨洪水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以佳芦河流域2012年"7·27"暴雨洪水为例,采用统计法和过程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其暴雨洪水关系。结果表明,次洪量没有减少的趋势,输沙量减少不多,统计法成果表明下垫面削峰作用明显,而采用过程对应分析时其削峰作用有限,说明在暴雨洪水个例分析中要慎用统计学方法。从本次洪水分析来看,当该流域遇到高强度大暴雨时,现状水利水保工程对消减洪峰、洪量和沙量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 高亚军赫晓慧李睿徐建华
- 关键词:暴雨洪水洪水分析输沙量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近期水沙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1956—2004年为基准期,2005—2010年为监测对比期,对该区近期的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多年均值相比,监测期年均降水量增加了3.9%,而年均径流量减少了48.2%,年均全沙输沙量和d≥0.05 mm、d≥0.1 mm的粗泥沙输沙量分别偏少了85.9%、90.8%和93.0%。近期该区降水量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而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减少趋势,原因主要是监测期内该区没有发生大范围和高强度暴雨,加之退耕还林还草和封禁措施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已明显改善。
- 高亚军王志勇马志瑾徐建华
- 关键词:径流量输沙量粗泥沙多沙粗沙区黄河中游
- 从黄河下游淤积物粒径变化谈中游地区沟坡兼治被引量:1
- 1997年
- 不少学者指出,黄河下游淤积物中,粒径大于0.05mm的粗颗粒泥沙占69%,这部分泥沙在中游黄土中含量甚少,它们主要来自多沙粗沙区的基岩,因此加强易侵蚀基岩区的治理是关键.据最近的分析,发现黄河下游淤积物已明显细化,粒径≥0.05mm的粗泥沙占总淤积量的40%,0.05~0.025mm之间的泥沙约占30%,这部分泥沙来自黄土中的比例不小,因此在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应强调沟坡兼治.
- 徐建华李雪梅杨汉颖林银平张培德秦鸿儒
- 关键词:黄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