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川
-

-

- 所属机构: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镇江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闫浩芳

- 作品数:15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作物系数 蒸腾 冠层 土面蒸发 PENMAN-MONTEITH
- 王国庆

- 作品数:312被引量:3,461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径流 水资源 降水 黄河中游
- 张建云

- 作品数:276被引量:5,021H指数:39
-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水资源 径流变化 水文模拟 黄河中游
- 王纪章

- 作品数:82被引量:5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
- 研究主题:温室 黄瓜 醋糟 生菜 环境调控
- 史海滨

- 作品数:417被引量:2,956H指数:3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河套灌区 盐渍化 玉米 向日葵 内蒙古河套灌区
- 设施作物蒸腾蒸发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024年
- 确定设施作物蒸腾蒸发量(ET_(c))对于准确制定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提高设施农业用水效率及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确定设施作物ET_(c)的直接和间接模型进行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参考界面蒸腾蒸发(ET_(0))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比了直接估算温室作物ET_(c)机理模型的准确性,并对不同机理模型中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参数)的确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与分析.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特定气候区域、温室通风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对冠层阻力参数进行修正,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温室作物ET_(c)模型的普适性研究不够充分,确定的模型参数往往不适用于其他类型温室或作物种植季节.推荐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研究温室作物ET_(c)变化过程对气候因子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ET_(c)机理模型对气候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的适应性,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温室作物ET_(c)模型.
- 李迷闫浩芳张川张建云王国庆ACQUAH Samuel Joe
- 关键词:气象数据作物种类
- 苏南地区典型作物冠层阻力参数及潜热通量的模拟被引量:3
- 2022年
- 准确测算和模拟农田潜热通量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波文比能量观测系统对苏南地区夏玉米和冬小麦生育期内潜热通量进行连续观测,采用Katerji-Perrier(KP)和Todorovic(TD)两种方法来确定Penman-Monteith(P-M)模型中冠层阻力参数,探究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的估算误差及成因。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内主要气象因子呈现相似变化趋势,净辐射日均值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对冬小麦潜热通量模拟均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模拟R2不小于0.84,纳什系数不小于0.86,但KP模型精度稍高于TD模型。KP模型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潜热通量均有高估,而TD模型高估了夏玉米潜热通量,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KP和TD两种冠层阻力参数子模型误差的主要因素,且饱和水汽压差越大绝对误差越大。研究为当地农业用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闫浩芳周裕栋张建云张建云王国庆张川李迷赵爽邓帅帅梁少威蒋建辉倪雨欣
- 关键词:蒸散冬小麦夏玉米潜热通量冠层阻力
- 基于冠层顶端水面蒸发估算水稻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
- 改进FAO-56推荐作物系数模型,用易于观测的冠层顶端水面蒸发(Epan)代替参考作物蒸腾蒸发(ET0).采用作物生长指标(叶面积指数)确定作物系数及冠层下土面蒸发系数;根据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及Lysimeter实测作物蒸...
- 闫浩芳张川大上博基王国庆
-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 文献传递
- 灌溉量与减氮配施有机肥模式对温室黄瓜及土壤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探究设施农业中不同灌溉量与施肥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作物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及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温室黄瓜设置充分(W1)与亏缺(W2)灌溉下不同比例减氮(N1:275 kg/hm^(2)、N2:220 kg/hm^(2)、N3:165 kg/hm^(2))配施腐熟羊粪有机肥(O1:12 t/hm^(2)、O2:8 t/hm^(2))处理试验,分析充分与亏缺灌溉下不同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对土壤理化特性、黄瓜品质、产量、WUE及NP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灌溉条件下,减施氮肥和配施有机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O1N3处理较其他处理土壤容重平均降低5.8%,孔隙度平均增加7.7%,三相组成优化,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提高25.4%,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降低21.8%。同时,配施有机肥能提高温室黄瓜WUE和NPP,在相同灌溉和氮肥条件下,O1较O2水平黄瓜WUE和NPP分别平均提高14.5%和15.7%。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指标得出W1O2N2处理表现最佳,黄瓜可溶性葡萄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含量及产量较W1O1N1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肥料用量,保证生产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对于设施农业科学水肥管理及绿色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邓帅帅闫浩芳张川王国庆张建云梁少威蒋建辉
- 关键词:温室土壤有机肥
- 基于冠层顶端水面蒸发估算水稻蒸腾蒸发量及冠层下土面蒸发被引量:2
- 2014年
- 改进FAO-56推荐作物系数模型,用易于观测的冠层顶端水面蒸发(Epan)代替参考作物蒸腾蒸发(ET0),采用作物生长指标(叶面积指数)确定作物系数及冠层下土面蒸发系数;根据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及Lysimeter实测作物蒸腾蒸发量(ETc)及冠层下土面蒸发(Eg,稻田为冠层下水面蒸发),检验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Epan确定的作物系数(Kc pan)与FAO推荐值虽有较大差异,但可以用于估算ETc,作为田间灌水指导依据。另外,新增Eg计算模块,应用叶面积指数模拟土面蒸发系数(Ke)的动态变化,实现了作物蒸腾及土面蒸发的分离预测。
- 闫浩芳张川大上博基王国庆
- 关键词:作物系数叶面积指数
- 基于修正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温室黄瓜不同季节腾发量被引量:20
- 2018年
- 为估算温室黄瓜植株蒸腾与土面蒸发,该研究基于FAO-56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模型,应用温室内实测微气象、叶面积指数(LAI)及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中基础作物系数(Kcb)和土面蒸发系数(Ke)进行修正,并基于修正后FAO-56Penman-Monteith(P-M)模型,确定温室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进而估算温室黄瓜蒸发蒸腾量(ETc)和植株蒸腾(Tr)。基于Venlo型温室内黄瓜不同种植季节(春夏季和秋冬季)Lysimeter和茎流计观测的黄瓜ETc和Tr,对修正后的双作物系数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修正后的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的温室黄瓜ETc和Tr与实测值具有较好地一致性,春夏季温室黄瓜全生育期ETc估算值与实测值的日均值分别为3.05和2.94 mm/d,秋冬季分别为2.53和2.76 mm/d。修正后的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春夏季温室黄瓜日ETc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模型效率系数(Ens)分别为0.95、0.41 mm/d和0.93;估算秋冬季ETc的误差计算结果依次为0.91(R2)、0.48 mm/d(RMSE)和0.90(Ens)。修正后的双作物系数模型估算春夏季日平均Tr与实测值分别为2.37和2.19mm/d,秋冬季分别为1.43和1.34 mm/d。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种植季节温室黄瓜全生育期日平均Tr占ETc的比例分别为64.62%(春夏季)和68.59%(秋冬季)。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制定准确的温室黄瓜灌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实现温室环境智能化控制及减少温室内无效的土面蒸发具有重要意义。
- 闫浩芳毋海梅张川Samuel Joe Acquah赵宝山黄松
- 关键词:温室蒸腾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茎流计
- 温室微气候环境与蒸散发模拟技术综述
- 2022年
- 通过温室作物生产,人工驯化植物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农业耕作制度。选择合适的温室技术和用户友好的蒸散量(ETc)模型可以优化作物水分利用。温室微气候环境具有近零风速和低辐射等特点,由于温室内高温和高湿,蒸腾作用较低。将温室微气候与适当的ETc模型相匹配可以优化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弥合各种先进ETc模型的应用与温室作物生产者之间距离的原因之一。更实用的温室ETc模型将会在更大的温室作物生产者群体中迅速传播,而ETc估算技术进步的可能性也将增加。温室系统对增加和实现粮食可持续生产的贡献必须通过改进现有温室管理模式来实现。粮农组织建议使用参考蒸散量(ET0)和作物系数(Kc)值的乘积来确定作物需水量的标准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温室栽培系统,然而,关于温室条件下ET0或ETc测量方法研究还相当有限。在不同类型温室条件下,比较ET0或ETc模型性能的研究也很少。该综述强调了温室环境控制技术与ET0或ETc模型之间的联系,以及ET0或ETc测量中,现有知识和方法如何实际提高温室农业的可持续性。该综述旨在评估和总结目前可用的ET0或ETc估算模型,以及在各种类型温室中使用的ET0或ETc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 闫浩芳闫浩芳张建云张建云王国庆张川
- 关键词:作物蒸散量
- 基于冠气温差的温室黄瓜蒸散量模拟
- 2024年
- 通过建立基于不同时刻冠气温差(T c-T a)的温室黄瓜日蒸散量(ET c)估算模型,分析了基于不同时刻T c-T a对估算ET c的准确性;同时,基于T c-T a构建了估算黄瓜不同生育期ET c的Jackson模型,并将模型估算结果与基于冠层阻力参数(r c)的Penman-Monteith模型及蒸渗仪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14:00的T c-T a构建的Jackson模型,估算温室黄瓜ET c的精确度最高(R 2为0.937),误差最小(RMSE为0.722 mm/d);相比Penman-Monteith模型(R 2为0.964),基于T c-T a的Jackson经验模型对黄瓜ET c估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关性更高(R 2为0.967),误差更小(RMSE为0.735 mm/d).研究结果可为温室ET c模拟以及节水灌溉智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蒋建辉闫浩芳张川王国庆张建云梁少威邓帅帅
- 关键词:冠气温差冠层温度温室黄瓜蒸散量
- 生物炭和灌水量对土壤保水性及温室番茄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22年
- 为了探究生物炭用量和灌水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以温室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生物炭施用量处理B0,B1,B2(施用量分别为0,2.5,5.0 kg/m^(2));在每个生物炭处理下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水平T1,T2,T3(分别为1.4Ep,1.2Ep,1.0Ep;Ep为累计水面蒸发量);观测并分析土壤物理性质、番茄生长及光合作用对生物炭施用量和灌水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适当添加生物炭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处理B1和B2相对B0增大土壤最大体积含水率为21.9%和32.1%,处理B1有益于土壤的长期持水能力;降低了土壤容重2.5%~16.6%,增加了土壤孔隙度1.9%~10.5%.生物炭施用量在充分灌溉和中度亏缺的处理下均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处理B1和B2分别提高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为11.4%和54.8%;而在重度亏缺的条件下,处理B1和B2抑制了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16.7%和50.6%.
- 李欣雨张川闫浩芳AKHLAQ Muhammad李岚兰张文程王纪章
- 关键词:生物炭灌水量番茄生理特性温室
- Penman-Monteith模型模拟Venlo型温室黄瓜植株蒸腾被引量:14
- 2019年
- 准确模拟温室作物蒸腾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及温室环境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17年秋冬季和2018年春夏季Venlo型温室黄瓜生育期内微气象数据、黄瓜生长发育指标和植株蒸腾,对Penman-Monteith(PM)模型中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黄瓜叶片孔阻力与温室内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构建了由黄瓜有效叶面积指数及叶片孔阻力模拟冠层阻力的子模型;采用基于风速的Perrier对数法和基于温室对流类型的热传输系数法计算温室内低风速环境下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并评价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叶片孔阻力与太阳辐射呈指数关系(R^2=0.89),可通过观测温室内太阳辐射计算黄瓜叶片孔阻力;应用热传输系数法确定空气动力学阻力时,温室内对流类型绝大多数时间为混合对流;2种方法计算的温室内空气动力学阻力变化幅度均较小,Perrier对数法计算的春夏季和秋冬季空气动力学阻力平均值分别为388和383 s/m,热传输系数法计算的空气动力学阻力平均值分别为141和158 s/m;基于2种空气动力学阻力计算方法,PM模型模拟的植株蒸腾与实测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采用Perrier对数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低估了植株蒸腾,春夏季和秋冬季拟合线斜率分别为0.87和0.91;而采用热传输系数法计算空气动力学阻力时,PM模型可更准确的模拟该地区温室黄瓜植株蒸腾,春夏季和秋冬季拟合线斜率分别为1.00和0.94,R^2分别为0.91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6.15和12.45 W/m^2。该研究结果为实现PM模型在Venlo型温室环境的准确应用提供了参考。
- 闫浩芳赵宝山张川黄松付翰文鱼建军Samuel Joe Acquah
- 关键词:蒸腾空气动力学气孔阻力冠层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