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作品数: 346被引量:3717H指数:37
  • 所属机构:山西大学
  • 所在地区:山西省 太原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上官铁梁
作品数:201被引量:2,963H指数:3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种子植物 油松 湿地
黄红云
作品数:206被引量:79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嗅鞘细胞 神经修复学 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移植
郗海涛
作品数:58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嗅鞘细胞移植 神经修复 脊髓损伤
陈琳
作品数:194被引量:590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研究主题:嗅鞘细胞 神经修复学 神经修复 帕金森病 脊髓损伤
刘彦铖
作品数:31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虹天济神经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移植 神经修复 脊髓损伤患者
云顶山植被及其垂直分布研究被引量:26
1991年
本文概要介绍了山西云顶山植被的6个植被型,16个群系,并将现存植被的垂直带划分为4个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1200—1750米);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750—2200米);寒温性针叶林带(海拔2200—2600米);亚高山灌从草甸带(海拔2600米以上)。
上官铁梁张峰
关键词:植被植物生态学阔叶林
中国和阿联酋经贸合作关系初探被引量:1
2007年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中东经贸强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在经济贸易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两国建交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经贸合作关系良好,发展迅速。其中,贸易发展最为突出,贸易额连年攀升。但同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需要优化,质量亟待提高;中国公司在阿联酋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中国——阿联酋双向投资还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为此,应实施商品输出、境外加工、工程承包、资金引进四大战略,进一步提高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经济和贸易合作的规模和档次。
张峰
关键词:经贸合作
化学杀菌剂对太原集中供热水体中有害菌群杀灭作用研究
2001年
研究了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太原热网循环水中脱硫弧菌、鞘铁细菌、棒状杆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和不动细菌等 7类细菌的杀菌效果 ,结果表明 :( 1 )不同浓度的戊二醛与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 7类细菌的杀菌效果差异极显著 ,而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加这些细菌的死亡率呈线性上升 ;( 2 )戊二醛的杀菌浓度在1 0 0 mg/L较为适宜 ,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脱硫弧菌和鞘铁细菌的杀菌浓度以 1 0 0 mg/L为宜 ,而对其余 5类细菌的浓度以 1 2 0 mg/L较好 ;( 3)
王兴华张峰
关键词:供热管线杀菌杀菌剂
关帝山黄刺玫灌丛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21
1991年
本文研究了关帝山东坡海拔1700m处的黄刺玫灌丛的群落结构及其生物量,并探讨了生物量与群落结构、动态演替和群落性质的关系。灌丛的生物量是用回归模型来预测的,其为:黄刺玫(?)_(枝)=2.5289(D^2H)^(1.8988),(?)_(叶)=0.1521(D^2H)^(1.9236),(?)_(根)=1.9884(D^2H)^(1.9304);沙棘(?)_(枝)=0.2993(D^2H)^(2.1344),(?)_(叶)=0.1988(D^2H)^(2.1332),(?)_(根)=2.0269(D^2H)^(1.6113);其余灌木和草本植物用实测数据估算。最后得出,6月份黄刺玫灌丛的总生物量为6.231t/ha,其中灌木层4.867t/ha,草本层1.364 t/ha。
张峰上官铁梁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物量
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4
2013年
于2011年4~10月对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128个样方的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群落分类,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7种土壤因子与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关系,以揭示汾河流域中下游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发现植物121种,隶属33科81个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和蓼科植物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4.79%、14.05%、8.26%和7.43%,且芦苇的分布频率最高,达到49%。(2)双向指示种分析表明,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分为8个群落类型(Ⅰ~Ⅷ)。(3)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相似,而Simpson指数则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他3个指数均不同。(4)汾河流域中下游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群落类型的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养分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中度不均的特点。(5)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物种Simpson指数以及土壤全氮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6)CCA排序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王慧敏张峰庞春花赵彩莉范晓
关键词:汾河流域植物群落土壤因子物种多样性双向指示种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黄土高原道路边坡绿化土壤基质筛选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边坡绿化中,喷播绿化基质通常使用木纤维和稻纤维,在北方地区由于其成本过高等原因,限制了该地区边坡绿化的进程。以本地所产的小麦及玉米秸秆加工成的基质纤维对原本木纤维及稻纤维进行对比试验,利用面积为60cm×60cm的土胚培养供试草种,用不同纤维种类和含有不同纤维质量分数的土壤基质对禾本科、豆科的种子发芽率和苗生长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种类对于供试种子的发芽率和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只是表现在木纤维的起初发芽率较高上,而不同纤维质量分数的土壤基质的变化对发芽率和苗生长也均无显著影响,但根据该试验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最终得出本地所产的植物纤维可以替代稻纤维及木纤维,且纤维质量分数建议选用3%。
郭陆李君剑张锁峰李洪建张峰
关键词:边坡绿化发芽率
太原地区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5
1991年
太原地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1000种,隶属543属,139科。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系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与世界和全国其它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是各种分布区类型交汇的地带,有较明显的交错渗透现象。其中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具典型的温带性质。该区系主要起源于古北大陆,现存区系的主要成份是第三纪古热带的后裔和残遗,或更古老的成分。
滕崇德上官铁梁张峰
关键词:植物区系
汾河中上游湿地植被β多样性被引量:14
2016年
探讨和揭示群落构建机制(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β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环境异质性的关系为解释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往群落β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种组成的差异性,对种间在进化关系和功能属性方面的差异则关注较少。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汾河中上游湿地植被Tβ(taxonβ-diversity)、Pβ(phylogeneticβ-diversity)和Fβ(functionalβ-diversity)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生境异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样地间距离的增加,Tβ、Pβ和Fβ整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即表现出群落的距离衰减效应。(2)土壤因子中,TP是影响样地间Tβ、Pβ和Fβ的主要因子(P<0.05);p H、TOC和TN对Tβ、Pβ和Fβ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由于受到空间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的影响,样地间β多样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Tβ(0.66—1)、Pβ(0.42—0.85)和Fβ(0.51—0.94)。(4)尽管Tβ、Pβ和Fβ反映了多样性的不同方面,但三者之相关性极显著(P<0.01);(5)对Tβ、Pβ和Fβ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空间距离和生境异质性的关系进行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和扩散限制共同决定着β多样性的格局,即群落的构建机制由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共同主导。
张淼淼秦浩王烨张峰
关键词:Β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生境异质性
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褐马鸡羽毛中的10种元素被引量:6
2008年
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是中国特有的野生鸟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采用ICP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来自芦芽山、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褐马鸡和太原市动物园圈养褐马鸡羽毛中Mo,Zn,Ni,Fe,Mn,Cr,Cu,K,Pb和Cd等10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这3个不同地理分布区的样品中10种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所有羽毛样品中Fe元素含量最高,Mo和Cr含量较低,Cd未检出。动物园饲养的褐马鸡羽毛中除K和Cu外,其余八种元素的含量均低于芦芽山和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野生的褐马鸡羽毛中的含量。生境的不同对褐马鸡机体微量元素有一定影响,野生环境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武玉珍张峰王孟本赵艮贵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褐马鸡
历山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的种间分离被引量:14
2008年
在野外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山西历山山核桃群落35个样方内所有基径≥1cm的乔木和灌木绘制分布图。按照最近邻体法判定每个个体的最近邻体植株,然后用N×N最近邻体列联表及其2×2列联表截表的方法,应用Pielou的分离指数S和χ2检验研究山核桃群落所有乔木和灌木的种间分离规律。χ2检验结果表明:历山山核桃群落出现的25个物种共构成的300个种对中,存在显著分离的有294对,存在不显著分离的有6对。结合χ2值对S进行区间划分得出:正分离的112对占37.34%,负分离的28对,占9.33%;随机毗邻160对,占53.33%。负分离多出现在群落的优势种和一些伴生种之间,如山核桃、连翘与金花忍冬、灰栒子,伴生种相对个体少,盖度低,与优势种具有相似的生境要求,较激烈的竞争使得它们相互交错分布,充分利用资源,呈现负分离。较大的植株之间容易发生正分离,如茶条槭和杜梨,因为它们多是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从星座图上可清晰地看到种间分离在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25×25最近邻体列联表的χ2检验结果表明:山核桃群落内25个物种是互相交错分布,全面不分离的。此外,种间分离的结果意味着该群落处于演替初期,与目前这一地区受人为和自然干扰严重,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的事实相符。
高昆张峰
关键词:种间分离星座图山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