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强
作品数: 143被引量:623H指数:16
  • 所属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肖国林
作品数:108被引量:42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南黄海盆地 南黄海 中国海域 中生界 P-
张训华
作品数:308被引量:1,275H指数:20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黄海 南黄海盆地 冲绳海槽 大陆架 中国东部海区
郭兴伟
作品数:126被引量:692H指数:17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黄海 P- 南黄海盆地 大陆架 新生代
闫桂京
作品数:100被引量:524H指数:1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南黄海 南黄海盆地 水合物 油气勘探
祁江豪
作品数:43被引量:161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南黄海 OBS 海底地震仪 大陆架 P-
裂缝发育段基于电成像孔隙度谱的补偿声波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裂缝发育段基于电成像孔隙度谱的补偿声波校正方法,首先基于多种测井曲线确定补偿声波校正曲线,然后基于电成像测井资料开展孔隙度谱特征分析,提取孔隙度谱均值反映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程度;最后基于电成像孔隙度谱均值结合...
郭兴伟刘俊东吴志强李进常静春屈翠侠徐锦峰
南黄海深地震探测数据处理进展
祁江豪吴志强张训华温珍河孟祥君方念乔丘学林赵明辉张佳政
关键词:南黄海深地震探测地壳速度结构
AVO技术在东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地震资料的AVO效应主要是地层间泊凇比差的反映。赋存在海底之下疏松沉积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充填了颗粒间的孔隙并对地层起到了固结的作用,它改变了地层的物理性质,使之具有较高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泊凇比;水合物沉积层的地球物...
吴志强
文献传递
基于深地震探测技术揭示胶莱盆地海阳凹陷在南黄海的沉积中心
胶莱盆地位于山东省东部,是一个经历了多阶段构造演化历史和改造作用的白垩纪断陷盆地,盆地的变质基底层系由太古界胶东群、下元古界荆山群、粉子山群及上元古界蓬莱群组成,其上主要发育断陷盆地控制下的一套陆相火山—碎屑岩建造,沿着...
祁江豪孙军吴志强侯方辉
文献传递
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勘探部署及试验成果被引量:6
2014年
构造特征研究是地震测线部署的基础,在对海相残留盆地构造特征分析基础上,选择中部隆起有效反射齐全、品质好的区域,进行了测线方向海上对比试验。通过试验资料的统一处理与对比分析,结合区域构造特征确定了地震勘探部署方案。
吴志强肖国林张训华刘怀山林年添闫桂京
关键词:南黄海
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的地震层位标定技术及其应用
<正>在地震剖面解释中,地震层位的标定是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层位标定揭示地质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是进行地震相分析和沉积相解释的基础。结合地质分层数据,分析测井资料在时间-深度域相关性,以获取地震反射界面与实际地质界面的对应...
祁江豪吴志强郭兴伟
文献传递
南黄海中部隆起沉积演化及海平面的控制作用
张晓华张训华吴志强郭兴伟肖国林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揭示的南黄海中—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0引言南黄海是我国大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扬子块体和海区,以及破解朝鲜半岛和东亚大陆边缘演化的重要节点。南黄海中—古生代海相地层分布,是研究扬子块体向东延伸及岩相古地理的关键,也是目前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南黄海自北而南可划分为千里岩隆起、北部坳陷、中部隆起、南部坳陷及勿南沙隆起5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
肖国林蔡来星蔡来星张训华郭兴伟
关键词:油气地质特征南黄海南黄海盆地大隆组大陆架
黄海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方向被引量:63
2003年
黄海前第三系可划分为北黄海盆地区中朝地块型和南黄海盆地区扬子地块型.重、磁反演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表明,黄海前第三系分布受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控制,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前寒武系-古生界分布区及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青龙群残留凹陷分布区和北东*.北东东向分布的侏罗系-白垩系断陷盆地分布区.研究区属多旋回的残留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盆地和隆起区因演化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油气系统,近期主要勘探方向应是南黄海北部盆地和北黄海盆地.
戴春山李刚蔡峰吴志强陈建文闫桂京
关键词:前第三系油气勘探成藏条件含油气系统
南黄海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探索被引量:8
2014年
随着南黄海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地震调查的展开,提高海相碳酸盐岩目标层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已成为地震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充分分析了地震地质条件和原始资料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成像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了针对性处理技术流程并进行了攻关试验工作,建立了以叠前综合多域噪声压制、多次波联合衰减、大偏移距各向异性动校正、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方法组成的处理流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地震剖面的成像精度显著提高,各种地质现象反射特征突出,有效地提高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吴志强曾天玖肖国林曾友爱童思友孙运宝
关键词:海相碳酸盐岩振幅补偿叠前时间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