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起华
-

-

- 所属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文谨

- 作品数:41被引量:2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煮散 中药煮散 煎煮工艺 四黄膏 传统饮片
- 仝小林

- 作品数:955被引量:7,522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中医治疗 辨治
- 王菲

- 作品数:33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煮散 UHPLC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技术 苦碟子注射液
- 彭智平

- 作品数:73被引量:54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仝小林教授 验案 煮散 验案举隅 辨治
- 王彦云

- 作品数:93被引量:37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血管性抑郁 血管性抑郁症 抗抑郁 克感利咽口服液 大鼠模型
- 不同工艺消喘贴膏对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皮肤刺激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工艺消喘贴膏(止咳化痰中药方剂)对豚鼠哮喘潜伏期的影响及家兔皮肤刺激性对比研究。方法观察新旧工艺消喘贴膏对豚鼠哮喘模型的抑制作用;同时用家兔进行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的刺激性试验。结果消喘贴膏的新旧工艺对卵清蛋白致豚鼠哮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但2工艺之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家兔的皮肤均有轻度刺激性;但新工艺的刺激性较小。结论消喘膏工艺的改进能保证治疗作用,同时能降低对皮肤的刺激性。
- 刘起华文谨王彦云李多娇
- 关键词:消喘膏哮喘豚鼠模型皮肤刺激性
- 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效率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对比研究皮类、茎木类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味皮类药材、3味茎木类药材及9味果实种子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传统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干膏率。结果首先,煮散水煎液(10倍量水,煎煮10min)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不低于饮片的传统煎煮(10倍量水,煎煮50min);其次,不同用药部位的饮片,其煮散水煎液化学成分含量和干膏率与传统煎煮相比的比值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药材的质地和组织结构不同所致。结论从药学角度来看,传统饮片制成煮散,可以节省药材以维护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煮散还具有节省能源、方便患者使用以及保证取样均匀的优点,应当对煮散开展系统的研究。
- 孙玉雯刘起华程艳玲王菲刘凤麟
- 关键词:煮散传统饮片皮类药材
- 葛根芩连汤煮散煎煮工艺优化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优化葛根芩连汤煮散的煎煮工艺。方法以煎煮液中浸膏得率和化学成分(葛根素、大豆苷、甘草酸铵、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含有量为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优选最佳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20倍水,煎煮10 min,煎煮1次。煮散的浸膏得率及成分煎出率均高于传统饮片,煎出速率更快。结论该工艺简单快速,煎煮效果更理想,并可节省药材。
- 文谨刘起华章军仝小林
-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煮散煎煮工艺
- 浅谈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其质量控制被引量:5
- 2008年
- 医院制剂作为医院药源的补充力量,有其独特性,特别是一些中药制剂品种多为名老中医协定处方或科研课题用药,以及一些临床专科协定的制剂品种,这已经形成了医院的特色。这些特点是医药商业市场满足不了的。但医院制剂和工厂制剂一样,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属性是相同的,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命的安危。所以,医院制剂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从采购直至消耗使用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医院用药安全有效。笔者现就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其如何控制作如下探讨。
- 张萱刘起华文谨
- 关键词:中药制剂
- 浅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散”的运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散"进行了整理研究,探讨"散"的制法、服法、用法等特点,为现代煮散、服散的制备工艺、煎煮工艺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刘起华孙玉雯刘凤麟文谨彭智平陈弘东仝小林
- 关键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煮散
- 基于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芪珀生脉组合物改善房颤心肌纤维化的分析装置、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间转录组技术的芪珀生脉组合物改善房颤心肌纤维化的分析装置和方法,包括空间转录模块、表达变化差异基因筛选模块、降维处理模块、聚类分析模块、聚类差异基因集筛选模块、主要差异类群筛选模块和分析模块;采用空间转录...
- 胡元会褚瑜光石晶晶石树青刘起华王彦云
- 文献传递
- 中药煮散的研究应用及开发前景被引量:13
- 2014年
- 面对中药资源紧缺问题,煮散这一古老的中药形式又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煮散的历史、现代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简述,对其实现产业化提出建议。
- 刘起华文谨孙玉雯彭智平仝小林
- 关键词:中药煮散
- 大黄煮散与饮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优选大黄煮散的粉碎粒度;通过与传统饮片的对比研究,确定大黄煮散的煎煮工艺。方法:制备3种规格的大黄煮散,采用HPLC法检测煮散水煎液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以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筛选大黄煮散粉碎粒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对大黄煮散与传统饮片煎煮的影响。结果:首先,确定大黄煮散粒度为小于2 mm大于0.18 mm的颗粒在总颗粒中所占比例不得小于80%;其次,加水量14~20倍之间,大黄煮散总蒽醌含量与干膏率均无显著差异;煎煮时间对大黄煮散总蒽醌和干膏率无显著影响,但当煎煮时间超过20 min时,结合蒽醌的含量下降显著。煎煮时间对饮片影响较大,加10倍量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5~50 min,煮散化合物含量和干膏率分别是饮片的3.23~9.48倍、1.61~3.44倍,且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差距呈缩小趋势。结论:筛选的大黄煮散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生产;从药学角度来说,大黄饮片制成煮散,能节省一半以上的药材。
- 孙玉雯刘起华张轩仝小林王菲文谨
- 关键词:煮散传统饮片粉碎粒度煎煮工艺
- 葛根煮散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优选葛根煮散粉碎最佳粒度及煎煮最佳工艺。方法:制备三种不同粒度的煮散颗粒,采用HPLC法测定煮散水煎液中葛根素的含量,以浸出物、葛根素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粒度,同时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等工艺考察,优选最佳煎煮工艺,为临床合理使用煮散提供依据。结果:葛根煮散粒度优选为小于2 mm大于0.18 mm的颗粒在总颗粒中所占比例不得小于80%,最佳煎煮工艺为加20倍水,煎煮1次,煎煮20 min。结论:优选的煮散粉碎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优选的煎煮工艺快速简便,适宜于临床使用。
- 文谨刘起华孙玉雯彭智平仝小林
- 关键词:煮散粒度煎煮工艺
- 一种中药煎药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煎药装置,包括:壶体、壶盖、压盘和压杆;壶体顶壁设有开口,壶盖与所述壶体的开口相匹配;壶体侧壁上部设有壶嘴;压盘位于所述壶体内部,与壶体的侧壁密封接触并能够相对于壶体的侧壁上下运动,压盘上设有通孔...
- 仝小林刘起华孙玉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