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新江
-

-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朱丽双

- 作品数:28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P 译注 古藏文 翻译 注释
- 孟宪实

- 作品数:144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唐朝 唐代 政治 吐鲁番出土文书 武则天
- 李丹婕

- 作品数:25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 研究主题:白居易 唐代 初唐 中唐 唐朝
- 李雪涛

- 作品数:55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雅斯贝尔斯 汉学研究 汉学 中国文化 博士论文
- 张广达

- 作品数:4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晚清 外来文化 中西文化冲突 中外文化 唐代
- 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粟特文化
- 一、粟特人及其在丝路上的聚落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又被称为昭武九姓、九姓胡、杂种胡、粟特胡等。从人种上来说,他们是属于伊朗系统的中亚古族;从语言上来说,他们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中的东伊朗语的一支,即粟特语(Sogdian);...
- 荣新江
- 《唐刺史考》补遗被引量:11
- 1990年
- 1987年,郁贤皓先生编著的《唐刺史考》一书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刊出。这部二百余万字的宏篇巨制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举凡史书、诗文、类书、姓氏书、笔记、小说、方志、金石、佛典等类资料,作者都一一作了检索,特别是一些金石资料录自拓片,可以看出作者用功之勤。作者将唐朝近三百年间总共三百多个州郡的刺史尽可能多地表列出来,这无疑为唐史研究者提供了一部非常有用的工具书。正如作者所说:"限于条件。
- 荣新江
- 关键词:刺史敦煌写本吐鲁番出土文书归义军敦煌研究持节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评介被引量:4
- 2000年
- 荣新江
- 关键词:宋初敦煌文书归义军统治寺院经济
- 加强西域地区的丝绸之路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西域研究》已经走过百期的历程,不仅仅对西域研究贡献至巨,而且对于我这里所谈的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是国内丝绸之路研究的一个重镇。
- 荣新江
- 关键词:丝绸之路西域地区
- 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关于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2017年
- 中国东、南面是大海,西面是沙漠、高山,北面是戈壁、森林,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当中,不利于与外界的沟通。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自我封闭,经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荣新江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东西文化交流自我封闭
- 他生愿作写经生——饶宗颐教授与敦煌学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饶宗颐先生,号选堂,又号固庵。1917年生,广东潮安人。父亲饶锷先生,颇富藏书,著有《潮州艺文志》等。选堂先生自幼承家学渊源,谙熟岭南文献掌故,而且于经史、释道书,皆有深嗜,打下了极好的学问根柢。抗战前后,在两广一带整理乡邦文献,并助叶恭绰先生编《全清词钞》。曾应顾颉刚先生之约,编《古史辨》第八册,并撰《新莽史》。
- 荣新江
- 关键词:敦煌学研究《古史辨》家学渊源抗战前后乡邦文献
- 中国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中印之间的丝绸之路(四〇〇年~七〇〇年)被引量:2
- 2016年
- 二二〇年,东汉灭亡,魏蜀吴三国分立,统一的帝国瓦解,三国分别立都于洛阳(魏王时在邺城)、成都、建业(南京),形成三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荣新江
- 关键词: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中印文化中心灭亡帝国
-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被引量:1
- 2017年
- 中国东、南面是大海,西面是沙漠、高山,北面是戈壁、森林,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当中,不利于与外界的沟通。但是,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自我封闭,经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既有奉献,也有吸收。在东西文化交往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荣新江
- 关键词:丝绸之路敦煌学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历史进程粟特文化交往
- 略谈敦煌学的扩展与进展——四篇敦煌学书序
- 2023年
- 文章通过四篇有关敦煌学的书序,对敦煌美术史、佛教文献和图像、胡语文书、敦煌学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回顾,指出这些著作代表了敦煌学的拓展,并根据相关新书的内容,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做了展望。
- 荣新江
- 疾病史与世界历史的书写——《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中译本评介
- 2008年
-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一书,叙述了不同地区的医学传统和疾病史以及人类主要疾病的历史和地理分布,为研究者快速掌握不同国别史中对疾病研究的概况与动态提供了一本极好的研究手册,同时也使我们反思在重视具体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跨文化的疾病史书写。
- 荣新江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