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甲
作品数: 43被引量:139H指数:6
  • 所属机构:吉林大学
  • 所在地区:吉林省 长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相关作者

李官成
作品数:138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
研究主题:鼻咽癌 抗独特型抗体 单链抗体 肿瘤 抗独特型
李跃辉
作品数:59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全人 人源 EB病毒转化 单链抗体
王智斌
作品数:64被引量:323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毛细支气管炎 患儿血清 前S1抗原 半胱氨酰白三烯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黄文芳
作品数:298被引量:832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辛伐他汀 PSM 表皮葡萄球菌 MEC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郭锋杰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全人 人源 鼻咽癌 活性鉴定 原核表达
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 分析老年危重症住院患者心衰构成比及临床特点,并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式,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笔者单位ICU收治的2 87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计算心衰构成比,分析患者心衰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危重症患者发生心衰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871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中,689例患者合并有心衰,心衰构成比为24.0%。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无心衰患者[(77.2±10.6)岁vs.(72.9±15.6)岁,t=6.759,P〈0.001];而心衰患者与无心衰患者的性别构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1,P=0.312)。有126例(22.7%)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低LVEF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相较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衰患者的年龄明显偏小[(73.5±12.6)岁vs.(77.4±9.7)岁,t=-7.456,P〈0.001],而男性所占比例更多(68.1%vs.53.1%;χ^2=47.97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8.907)、瓣膜性心脏病(OR=7.152)、糖尿病(OR=2.213)、肾功能不全(OR=2.905)、急诊手术(OR=3.374)是老年危重症患者心衰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危重症患者的心衰发病受到基础病因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老年危重症患者维持肾脏功能、减少急诊手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心衰的发病风险。
王艺萍王甲甲张晓勤黄晓波
关键词:心力衰竭危重症
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γ-干扰素释放实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核IGRA(Tuberculosis-IGRA,TB-IGRA)法分别检测111例结核病患者(包括97例肺结核和14例肺外结核)和98例非结核病患者的γ-干扰素释放量,并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TB-IGRA诊断结核病(包含涂阴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同时对TB-DNA、TB-IgG、结核杆菌培养实验间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TB-IGRA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为89.2%,显著高于TB-IgG(35.6%)、结核杆菌培养(40.6%)及结核涂片实验(18.3%)(P均<0.05);而TB-IGRA诊断结核病的特异度(76.5%)低于TB-IgG(96%)、结核杆菌培养(95%)及结核涂片实验(100%)(P均<0.05);TB-IGRA法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敏感度(89.6%)高于TB-IgG(32.9%)及结核杆菌培养法(33.3%),而特异度(76.4%)低于TB-IgG(97.9%)及结核杆菌培养法(97.2%)(P均<0.05);且TB-IGRA与TB-IgG、结核杆菌培养实验的诊断结果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B-IGRA与TB-DNA诊断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GRA具有很高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TB-IgG、结核杆菌培养和结核涂片实验,在结核病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王甲甲唐义斌张玲英洪华谭泰昌王智斌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病涂阴肺结核
TB-IGRA在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以及与TB-DNA、TB-IgG、结核杆菌培养与涂片实验的一致性.方法:采用TB-IGRA体外诊断试剂盒分别检测111例结核病患者(包括97例肺结核和14...
王甲甲张玲英洪华谭泰昌王智斌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涂阴肺结核
人体颈椎有限元建模及仿生颈椎椎间融合器研究
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颈椎病呈现高发病率、职业化、年轻化的趋势;车辆交通事故频发也使得颈部损伤成为一种常见的损伤形式。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颈椎伤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为颈椎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王甲甲
关键词:颈椎有限元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文献传递
鼻咽癌抗独特型基因工程抗体疫苗的实验研究
李官成何小鹃王甲甲李跃辉汪静罗晨
该项目是属于医药卫生领域。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的高发癌,由于发病部位特殊,决定了其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然而放疗仅适用于治疗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放疗后复发和转移率仍很高,致使鼻咽癌总的五年生存率徘徊在50%-...
关键词: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工程肿瘤疫苗
人源抗肝癌全抗体基因库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
背景:完整的抗体通常是多价的,与靶分子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它们同时结合到两个相邻的抗原表位或分子,从而增强了亲和功能,并使抗体存留在体内(如细胞表面)的时间延长。肿瘤研究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建立可靠和多样的抗体制备平...
李峰王甲甲刘艳红李亚林宋婕李跃辉李官成
关键词:共转染肝癌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光反射的指尖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反射传感的指尖触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基座、光纤、柔性柱体、反射镜和凸点触头;其中,所述传感器基座内设置有光纤通道,光纤固定在所述光纤通道中;所述的传感器基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
李凯伟张泰毫任雷范建华王甲甲王哲钱志辉任露泉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的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318 T/C、CT60 G/A、+49 G/A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92例宫颈癌患者及355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后用直接测序法检测CTLA-4基因-318 T/C、CT60 G/A、+49 G/A多态性;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MTT法检测携带不同基因型的PBMCs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2、IL-4、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TLA-4-318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χ2=7.440,P<0.05);与CTLA-4 CT60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χ2=12.165,P<0.05);携带CTLA-4-318 T、CT60 G等位基因的宫颈癌患者增加(χ2分别为13.482和14.138,P均<0.05);而CTLA-4+49 G/A多态性与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无关;携带CTLA-4-318TT、TC、CC的PBMCs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42,P<0.05),而携带CT60、+49不同基因型的PBMCs细胞增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0.578、0.150,P均>0.05)。CTLA-4-318 T/C、CT60 G/A、+49 G/A不同基因型间IL-2、IL-4和TGF-β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宫颈癌组分层分析发现,CTLA-4-318 T/C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HPV感染因素无关(χ2分别为6.310、1.362和4.772,P均>0.05),而与肿瘤分期有关(χ2=18.555,P<0.05)。结论 CTLA-4-318 T/C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及病情进展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细胞的增殖及TH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王甲甲钟佳伶张娟王智斌黄文芳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宫颈癌细胞因子
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实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结核IGRA(Tuberculosis-IGRA,TB-IGRA)法分别检测11...
王甲甲唐义斌张玲英洪华谭泰昌王智斌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病涂阴肺结核
过氧化物酶6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6(PRDX6)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槲皮素处理组。分别收集各组肝脏组织并提取总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PRDX6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双向凝胶电泳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槲皮素组分别可检测到大约(825±29)、(831±27)个蛋白质点,经成组比较共计有44个蛋白质点差异明显,上调25个,下调19个。槲皮素能够诱导PRDX6的表达,且在再灌注后12 h点表达最高。【结论】PRDX6可能与槲皮素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将为槲皮素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王甲甲张娟钟佳伶黄文芳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