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贻飞
-

-

- 所属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温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筱骅

- 作品数:212被引量:97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甲状腺肿瘤 乳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癌
- 郭贵龙

- 作品数:149被引量:5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预后 甲状腺肿瘤 环氧化酶-2
- 瞿金妙

- 作品数:35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腹腔镜 甲状腺肿瘤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 项友群

- 作品数:27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迁移
- 周素梅

- 作品数:38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NIMESULIDE 乳腺肿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 乳腔镜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一期重建中的作用
- 郭贵龙张筱骅潘贻飞范林军张毅杨新华李卓英尤捷
- 传统的乳腺外科手术创口瘢痕给患者留下了不少缺憾,乳腺癌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引起的上肢活动障碍、感觉异常、淋巴水肿等也为众多患者带来术后的焦虑和不适。该项目研究结果提示:(1)通过乳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具有切...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乳腔镜
-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3通过调控β-catenin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2022年
- 目的:探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3(RGS13)在结直肠癌(CR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mRNA水平分析CRC组织和细胞中RGS13的表达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进一步分析。用ATP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软琼脂克隆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RGS13对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RT-q PCR等实验探究其下游分子机制。结果:RGS13在CRC组织与细胞系中低表达(P<0.01),RGS13表达越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越短(P=0.017)。RGS13的下调可显著促进CR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P<0.01),表明RGS13在CRC进展中发挥抑癌作用。机制上,RGS13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进而降低癌基因c-Myc、MMP7和CCND1等的表达水平(P<0.01),发挥对CRC的抑制作用。结论:RGS13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发挥抑制CRC进展的重要作用。
- 项友群方冠金亦翔杨凯潘贻飞
- 关键词:Β-CATENIN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 多瑞吉治疗乳腺癌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多瑞吉治疗乳腺癌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2003年以来使用多瑞吉治疗乳腺癌术后疼痛的患者40例,探讨其镇痛效果。结果:本组病例40例使用多瑞吉治疗后,显效35例,有效5例,所有患者未再应用其他镇痛药物。结...
- 瞿金妙潘贻飞
- 关键词:多瑞吉乳腺癌术后疼痛
- 文献传递
-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对实习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择业方向的影响。方法:结合肿瘤外科临床实际病例,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检索文献,寻找解决方法,老师再予以指导和评价。结果:循证医学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热情,加强其主动学习能力;实习结束后对本专业疾病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和全面;毕业后选择本专业就业及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比例增高。结论:在肿瘤外科的临床实践中采用循证医学的带教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助于学生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并可为本专业的发展培养人才。
- 周素梅张筱骅瞿金妙李权潘贻飞
- 关键词:循证医学肿瘤教学
- 腔镜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附21例报告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ALND)的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内采用吸脂法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l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传统手术进行比较。结果21例E-ALND手术中无l例中转开放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清除淋巴结的数量无明显差异[(18.26±4.62)枚VS.(17.15±3,83)枚];手术时间明显延长[(82.2l±28.12)minVS,(138.42±36.06)min];腋窝出血量显著减少[(192.16±60.27)mLVS,(1l5,3l±32.18)mL];拔除腋窝引流管时间明显缩短[(10.1±3.2)dVS.(6.8±2,8)d]。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镜组上肢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减少(32.2%VS.4.78%),但上肢疼痛、水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腔镜组术后出现局部皮肤水疱2例,胸壁蜂窝组织炎1例,皮下积液2例,均治愈。随访2-21个月,未见trocar处种植转移。结论腔镜行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切口小、隐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符合美学要求,较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郭贵龙郭美琴姚榛祥尤捷杨凯周素梅王鸥晨潘贻飞张筱骅
-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吸脂术
- 无腹部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经骶尾拖出标本的经验被引量:5
- 2020年
- 回顾性分析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经骶尾拖出切除的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根治手术,中位手术时间16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80 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中位时间40 h,排便控制功能恢复中位时间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在经选择的合适患者中,经骶尾部拖出切除腹部无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行,并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叶乐驰杨佳雯陈盈盈陈盈盈项友群项友群瞿金妙
- 关键词:根治手术低位直肠癌骶尾部直肠癌保肛辅助切口
- 乳腺癌β3-微管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耐药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β3-微管蛋白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耐药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2~6个周期的含紫杉类药物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前及化疗的第2、4、6周期末检测β3-微管蛋白的表达,分析化疗疗效与β3-微管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以及化疗过程中β3-微管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化疗前β3-微管蛋白的平均表达率为0.456±0.320,化疗总体有效率为57.1%,tubb3表达与紫杉类药物化疗有效率呈负相关。在化疗过程中,β3-微管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并在第4疗程达到了统计学的差异。结论β3-微管蛋白是良好的紫杉类化疗敏感性预测因子,并且可能是紫杉类继发耐药的重要原因,在化疗前及化疗过程中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化疗方案的选择。
- 项友群胡孝渠郭贵龙张虎祥李权黄关立瞿金妙万丽潘贻飞张筱骅
- 关键词:乳腺癌紫杉醇微管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虚拟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肿瘤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虚拟肠镜(CTVC)对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45例拟行腹腔镜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行CTVC检查定位肿瘤,据腔镜手术中所见及术后切除标本判断定位的准确性,并与肠镜相比较。结果:CTVC检出率为96.1%,定位准确率为100%;肠镜检查检出率94.1%,定位准确率为70.1%。CTVC能准确显示肿瘤部位及所在肠段形态,与手术所见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CTVC在大肠肿瘤的定位诊断方面具有高敏感、准确、直观、无盲区等优势,腹腔镜手术前检查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对于早期肿瘤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 项友群殷微微潘贻飞瞿金妙李激张筱骅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仿真结肠镜
- 环氧化酶-2在人、大鼠乳腺癌及人乳腺癌细胞株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近来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OX-2)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探讨COX-2在人、大鼠乳腺癌及人乳腺癌细胞株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ing、RT-PCR法检...
- 郭贵龙潘贻飞贾新建叶国华张筱骅
- 关键词:乳腺癌环氧化酶-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
- 文献传递
- 直肠癌保肛术后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92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肠外瘘患者采用非手术综合方法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 :确保骶前引流通畅有效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进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以增强患者营养状况 ;避免不必要的肛门指检。结果 :84例治愈 ,1例改行Miles术 ,1例出现真菌性败血症而自动出院 (出院后 2个月经随访未死亡 ) ,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从瘘发生至瘘治愈拔管时间平均 17.6天 ,最短 5天 ,最长 43天。结论 :直肠癌保肛术后肠外瘘绝大部分可以用非手术治疗方法而治愈 。
- 潘贻飞张筱骅叶国华林包荣陈雪敏李加枝
-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术肠外瘘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