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建国
-

-

- 所属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
相关作者
- 何福林

- 作品数:181被引量:412H指数:9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银杏 虹鳟 银杏叶 水温 银杏提取物
- 罗庆华

- 作品数:93被引量:46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鱼油 鳡鱼 旅游干扰 水质 微胶囊
- 王苗苗

- 作品数:18被引量:8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鳡鱼 鱼油 天然抗氧化剂 脂肪酸 酶解法
- 谢敏

- 作品数:39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鱼苗 鱼类 浮游动物 水质评价 豆粕
- 王海磊

- 作品数:13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
- 研究主题:鱼油 鳡鱼 脂肪酸 酶解法 氨基酸
- 棘胸蛙环境DNA数字PCR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胸蛙环境DNA数字PCR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态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获取棘胸蛙的环境DNA样本;S02,以环境DNA样本为模板,进行PCR扩增;S03,分析有无目标DNA片段,判断是否...
- 向建国李德亮刘新华李军华余建波李娟周洁李鸿张廖瑞林
- 不同水温下虹鳟血液红细胞数及血清中血糖与矿质元素含量测定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显微记数法和使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贝克曼CX-3电解质分析仪,测定水温14℃、19℃、23℃时虹鳟(Salmoirideus Gibbons)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清中血糖与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水温从14℃升至23℃,虹鳟血液红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血清中血糖含量在水温19℃时表现为增加、在23℃时又表现为减少;铜元素含量在水温23℃时较14℃时增加84.06%,钾、磷、钙、镁、钠、氯、铁元素含量在水温23℃时较14℃时增幅为1.65%~33.66%。
- 何福林向建国肖调义李治章陈开健
- 关键词:虹鳟水温红细胞血糖矿质元素
- 太湖新银鱼移植对早期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选择长江中游西洞庭湖水系太湖新银鱼移植水体(黄石水库)和未移植水体(蒙泉水库),研究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移植对浮游动物食性鱼类(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早期生长和摄食的影响。2009年7月下旬和8月中旬共采集稚鱼157尾,其中7月下旬采集稚鱼在14—23日龄之间,两水体间生长差异不显著;8月中旬采集稚鱼在20—49日龄之间,黄石水库生长率显著小于蒙泉水库。对样品耳石日轮分析发现25日龄之前两水体稚鱼生长率相似,之后黄石水库稚鱼较蒙泉水库生长慢。食性分析发现25日龄前两水体稚鱼食物组成相似,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25日龄后黄石水库稚鱼食性没有显著变化,而蒙泉水库稚鱼则转食大型枝角类、昆虫及鱼卵和仔鱼。两水体气候条件、营养状况、鱼类区系组成上基本相同,是否有太湖新银鱼移植是两水体间的主要差别。太湖新银鱼春群在1—5月间繁殖,而的繁殖在6月下旬之后。因此在早期生活史阶段与太湖新银鱼的食物竞争会主要发生在转食大型浮游动物之后。太湖新银鱼摄食使黄石水库大型浮游动物饵料资源短缺,稚鱼在25日龄后不能转食,是导致黄石水库幼鱼在25日龄后生长减慢的重要因素。
- 王星璐向建国刘家寿柳明吴朗谢松光
- 关键词:太湖新银鱼摄食
- 添加酵母硒对鳡生长与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分别用添加酵母硒0、0.30、0.60、0.90、1.20 mg/kg湿日粮的饵料,投喂20 d、初重为5.82(±0.06)g的鳡苗10周,研究添加酵母硒对鳡早期生长与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酵母硒能显著影响鳡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饵料系数。当酵母硒添加量为0.6 mg/kg湿日粮时,对鳡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影响最大,其中鳡增重率为337.92%(第5周)和590.94%(第10周),特定生长率为3.97%(第5周)和2.68%(第10周),饵料系数为5.45(第10周)。当酵母硒添加量为0.6 mg/kg湿日粮时,对第10周鳡肥满度影响最大,而对第5周鳡肥满度影响最大的是0.9 mg/kg湿日粮处理。添加酵母硒对第5、10周鳡全鱼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影响均不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硒对鳡体成分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鳡的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鳡的最适酵母硒添加量为0.6 mg/kg湿日粮。
- 许友卿李太元丁兆坤向建国
- 关键词:酵母硒体成分
- 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的性别组成与精子形态特征
- 2024年
- 本研究以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验证该群体性别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壳长组成与性别比例之间关系,探讨该群体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之间关系;同时以单鞭毛精子为参照,分析比较双鞭毛精子的形态特征,以期为我国河蚬的性别发生及生殖适应策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沅江鼎城段河蚬(n=770)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最小性成熟壳长分别为2.92mm、5.66mm和5.30mm。697只性成熟河蚬中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的比例近似1︰1︰6。雌雄同体的平均壳长[(22.55±0.33)mm,n=517]显著大于雄性[(20.44±1.03)mm,n=95]和雌性[(19.79±0.99)mm,n=85](P<0.05),但雄性与雌性的平均壳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河蚬可以产生单鞭毛和双鞭毛两种类型的精子,单鞭毛精子头长范围4.93~21.79μm,平均值(14.27±0.82)μm(n=30),双鞭毛精子头长范围10.29~22.04μm,平均值(15.62±0.62)μm(n=26)。单、双鞭毛精子头长差异不显著(P>0.05)。双鞭毛精子(n=26)长尾的平均长度[(38.07±1.44)μm]显著大于其短尾[(31.08±1.60)μm]和单鞭毛精子(n=30)尾部长度[(30.15±1.75)μm](P<0.01),但其短尾与单鞭毛精子的尾部平均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为雄性先熟,且可能存在雄性和(或)雌性向雌雄同体转换现象。河蚬具有单鞭毛型和双鞭毛型2种类型的精子,且双鞭毛精子的2个尾部不等长。同域共存河蚬的单鞭毛与双鞭毛精子在运动及受精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 王旭皮杰刘林崴唐杨欣刘新华向建国向建国
- 关键词:河蚬雌雄同体精子形态
-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以常温静水实验法用甲氰菊酯对鳗鲡 (体长 4 1~ 5 0cm)进行急性攻毒试验 ,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半致死浓度 (96hLC50 )为 6 5 5 μg/L ,安全浓度 (SC)为 0 6 6 μg/L。甲氰菊酯对鳗鲡有剧毒。
- 何福林向建国
- 关键词:鳗鲡甲氰菊酯攻毒试验LC50半致死浓度急性毒性研究
- 湘江鳡仔稚鱼个体和耳石生长发育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2008年6月至7月间于鳡(Elopichthys bambusa Richardson)的主要繁殖季节在湘江采集鳡仔稚鱼共370尾,耳石分析表明这些仔稚鱼日龄在4—25d间,推算孵化日期为5月27日至6月22日。仔鱼前弯曲期向弯曲期转化时间为第6日龄,弯曲期向后弯曲期转化为第10日龄,后弯曲期向稚鱼期转化为15.5日龄。体长生长和耳石生长均在进入后弯曲期后(12—13日龄)出现1个节点:节点后体长生长速度是节点前的5倍,节点后耳石生长速度是节点前的2倍。早期生活史不同阶段鳡微耳石形态显著改变:前弯曲期耳石为圆形;弯曲期耳石前后轴的生长速度明显超过背腹轴生长,耳石也变为椭圆形;后弯曲期耳石进一步延长,耳石后端形成略尖的突起,耳石呈梨形;进入稚鱼期后,耳石后突起变得较为平滑,耳石形状呈贝形。耳石半径和体长的关系在后弯曲期阶段出现节点,节点前后呈不同的直线关系。
- 向建国向劲王星璐李钟杰谢松光
- 关键词:早期发育耳石形态
- 湘江下游长沙段鳜早期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掌握鳜[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早期资源在湘江下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生境特征的关联,2020年和2021年5-7月在湘江长沙段使用圆锥网对鳜早期资源进行隔日采样,统计分析了鳜鱼苗发育阶段的时间分布、水层分布及水文环境因子变化,研究了湘江中鳜主要繁殖时期及苗汛高峰期的水文特征,以公式计算了鱼苗群体对圆锥网的逃逸能力,并利用冗余分析(RDA)对鳜鱼苗丰度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鳜在湘江的繁殖高峰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下旬,产卵场位置分散且规模不等;鳜鱼苗样品中弯曲期仔鱼占比较大且倾向于表层,导致鱼苗整体丰度在表层大于中下层(P<0.05),但卵黄囊期仔鱼更倾向于中下层,分布差异主要由游泳能力及流速所致;各阶段鳜仔鱼的群体逃逸能力未在流速上表现出差异,即无结构性的鱼苗逃逸现象;鳜鱼在湘江中繁殖主要受洪水刺激,鱼苗丰度与水温正相关(P<0.05),与透明度负相关(P<0.05);繁殖高峰期水温在19.3~28.0℃,透明度小于30 cm,目前湘江中水温、透明度、流速及溶氧等条件均符合鳜鱼繁殖生境要求,2021年鳜鱼苗丰度较2020年提高一倍以上,饵料鱼资源恢复或是鳜群体繁殖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建议在湘江水域进一步加强鳜鱼及其他鱼类的早期资源保护与监测,促进鱼类群落的生态稳定性恢复,充分发挥其对湘江—洞庭湖—长江水域的鱼类资源补充作用。
- 向劲吴启藩谢敏左之良向建国宋锐程小飞彭治桃高峰
- 关键词:环境因子
- 鳡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 2013年
- 本文综述了鳡对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并且根据其对赖氨酸的需求以及"必需氨基酸比例法则"推算出鳡对其他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为进一步研究鳡的营养需求提供理论依据。
- 谢敏谷庞华唐俊向劲向建国
- 关键词:营养需要
- 鳡肠道排空速率的测定被引量:1
- 2015年
- 肠道排空速率是指鱼类摄食后,食物从肠道排出体外的速率。生产中鳡已可以完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因此,研究鳡摄食人工饲料后肠道排空速率对于评价鳡对人工饵料的消耗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以得出养殖鳡鱼的科学投喂频率。此外,鳡肠道排空速率的测定还能丰富鳡消化生理的理论知识,为鳡摄食人工饵料后消化运动的研究提供科学资料。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以国产蒸汽鱼粉(蛋白含量60.2%)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试验饲料粗蛋白为42.05%,粗脂肪为8.12%,试验饲料的具体配比见表1。
- 谢敏向建国郭宵峰
- 关键词:人工饵料脂肪源蛋白源鳡鱼消化生理科学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