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高峰
所属机构: 新乡医学院 所在地区: 河南省 新乡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和瑞芝 作品数:44 被引量:54 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贲门肿瘤 食管肿瘤 残留癌 贲门癌 切缘残留癌 原志庆 作品数:109 被引量:249 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流式细胞术 贲门肿瘤 切缘残留癌 食管癌 杜华贞 作品数:49 被引量:143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预后 围手术期 肥大细胞 小鼠 王凤荣 作品数:109 被引量:482 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杂色曲霉素 流式细胞术 胃肿瘤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胃癌高发区 赵卫星 作品数:108 被引量:337 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P53 食管 癌前病变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实验诱发小鼠前胃癌变率的影响 1995年 用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处理NSEE诱发的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癌变,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癌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抑癌率为42.9%,实验组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数目及不规则型颗粒的比例显著低子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之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以上结果表明Ge—132可显著降低NSEE诱发小鼠前胃癌的癌变率,并可影响Ag—NOR在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细胞中的表达,Ge—132的以上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小鼠局部细胞免疫力有关。 卢朝晖 千高峰 和瑞芝 原志庆 千新来 任金萍 冯艳玲 王凤荣关键词:锗-132 AGNOR染色 前胃癌 脉管癌栓形成与食管、贲门癌术后标本断端残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27例癌组织中脉管癌栓阳性病例的术后标本断端残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其残癌发生率为25.9%(7/27),显著高于癌栓阴性对照组8.9%(8/89)(P<0.05)。表明有癌栓形成的肿瘤恶性程度高,浸润扩展范围广,易发生残癌。文中对癌组织中癌栓形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原志庆 和瑞芝 千高峰 王凤荣 吴国祥关键词:癌栓 残留癌 贲门肿瘤 乳腺良恶性病变与肥大细胞关系的研究 1990年 本文对506例乳腺良恶性病变间质肥大细胞反应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其中乳腺癌162例,纤维瘤238例,结构不良106例。结果显示乳腺结构不良间质肥大细胞最多,乳腺癌次之,纤维瘤最少。乳腺癌中,以导管癌间质肥大细胞反应较强,纤维腺瘤中以管周型较管内型多。通过研究说明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反应是宿主抗肿瘤的一种防御反应,同时为临床估计予后提供部分形态学依据。 和瑞芝 杜华贞 千高峰 赵卫星 何茶叶关键词:乳腺肿瘤 肥大细胞 食管与贲门癌切除标本的断端镜下残留癌 被引量:3 1992年 食管贲门癌切除标本断端镜下残留癌(microscopic residual cancer of reacted margin,以下简称残癌)是影响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倍受外科学家和病理学家的关注。但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仅限于近几年内,且以国内文献居多;就其研究手段而言,多以临床资料统计和传统病理学研究为主,因此,此项研究尚属开始。本文拟就近年来研究资料加以整理,作以下简要综述。 原志庆 千高峰 和瑞芝关键词:贲门肿瘤 切除标本 残癌 食管癌切缘残留癌发生途径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993年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术,对食管癌切缘残留癌(RT)与其相应的主体癌和癌中心与癌前缘之间的DNA含量(DI)、异倍体(AN)率和细胞增殖指数(PI)进行了定量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T的DI、AN率和PI显著低于主体癌(P<0.001);而癌中心与癌前缘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多数RT可能为多中心起源所致。文中对RT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初步探讨。 原志庆 千高峰 和瑞芝 王凤荣 吴国祥 左连富 王玉峰关键词:切缘 残留癌 流式细胞术 食管肿瘤 纤维源性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反应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118例纤维源性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反应及预后进行了观察比较。其中纤维肉瘤33例,纤维瘤47例,瘤样纤维组织增生38例。瘤样纤维组织增生中间质肥大细胞数最多,纤维肉瘤间质肥大细胞较少,而纤维瘤间质肥大细胞数则位于两者之间。将术后随访五年的21例纤维肉瘤患者,按肿瘤间质肥大细胞数量的多少分为两组:(Ⅰ) 低计数组(≤2/HPF)、(2) 高计数组(>2/HPF)。结果显示:肥大细胞高计数组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计数组。故认为肿瘤间质肥大细胞反应是机体拮抗肿瘤的一种形态表现。 杜华贞 和瑞芝 赵卫星 千高峰 何茶叶 刘兴莉关键词:肥大细胞 预后 156例月经正常的原发不孕症宫内膜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对156例原发不孕症患者进行宫内膜活检,将其各种病变进行归类,分析了每种病变的发病率以及各种组织学改变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宫内膜分泌欠佳这一组病变中三亚类的组织学特点及其所代表的临床意义与治疗问题。 赵卫星 和瑞芝 杜华贞 韩宇 千高峰关键词:不育症 子宫内膜 病理 40例贲门癌切除标本切缘残留癌的DNA倍体与患者预后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993年 为探讨贲门残癌细胞的DNA倍体类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对40例残癌细胞的DNA倍体进行了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属2C者16例,占40%;AN24例,占60%。2C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N患者。这提示DNA倍体是判断残癌患者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本文还对残癌及其相应的主体癌细胞的DNA倍体类型进行了比较。 原志庆 黄冬莲 薛迎春 和瑞芝 千高峰关键词:预后 切缘残留癌 贲门肿瘤 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实验诱发小鼠前胃癌变过程中的免疫作用 被引量:2 1994年 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NSEE)诱发昆明小鼠前胃癌变,再以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中癌细胞的浸润深度显著浅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及细小、不规则颗粒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反应则较对照组显著(P<0.05)。提示Ge-132对NSEE诱发的小鼠前胃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从免疫形态学证实介导宿主免疫反应可能是Ge-132发挥抗癌作用的机制之一。本研究为Ge-132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卢朝晖 和瑞芝 千高峰 原志庆 千新来 任金萍 冯艳玲 王凤荣关键词:前胃癌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增生癌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通过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了大小两个剂量的作用效果。灌喂大剂量地塞米松(12mg/kg),经两次重复动物实验,70天和120天的抑制癌变率分别在77.78%和46.15%左右。同时也促使癌组织向成熟方向分化。灌喂小剂量地塞米松(1mg/kg),70天和120天时诱发癌变率分别为43.75%和36.06%左右。并讨论了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前胃上皮增生,癌变的机理。 杜华贞 付怀平 千高峰 和瑞芝 常东明 任金平关键词:地塞米松 胃肿瘤 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