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恩和
-

-

- 所属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黄美玲

- 作品数:17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方柱 木结构 榫槽 钢框架 榫头
- 陈宜虎

- 作品数:41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钢框架 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 纵向钢筋 钢筋混凝土梁
- 孙凌云

- 作品数:19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教学改革 钢框架 抗震性能 土木工程 高强钢筋
- 张研

- 作品数:114被引量:21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 研究主题:相关向量机 高斯过程 危岩 拉剪 危岩体
- 刘佳莹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方柱 木结构 榫槽 榫头 燕尾榫
- 用于木结构连接的燕尾榫接合木结构方柱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结构连接的燕尾榫接合木结构方柱的制造方法。将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方柱等分分成两段,上段为上柱榫槽,下段为下柱榫头;将下柱榫头切削为下柱三角形榫头(3)和下柱燕尾榫头(4);将上柱榫槽也相应的切削为上柱三...
- 包恩和黄美玲刘佳莹
- 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动力响应机理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研究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BRBF)动力响应机理,采用国际上最常见的BRBF结构形式为研究对象,以屈曲约束支撑BRB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进行弹塑性动力二阶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层损伤分布机理以及构件持有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地震波的弹性体系能量谱曲线和结构基本周期对应关系影响多层BRBF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反应值和BRB的层最大延性比值;地震波加速度时程的随机性对多层BRBF结构动力损伤分布影响明显,尤其多层BRBF结构抗震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地震动瞬时能量影响;BRB对结构减震效果明显,随着BRB水平力分担率β值的增加,BRB最大延性比以及最大累积塑性延性比有相应减小的趋势。
- 陈宜虎孙凌云赵艳林包恩和金凌志
- 关键词:钢框架
- 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研究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对钢管与混凝土间无黏结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承载性能的影响,以未考虑与钢管相互作用的素混凝土和考虑与钢管相互作用的混凝土为对象,钢管径厚比为25~67,建立了7个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与以往试验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对于非一体型钢管混凝土柱模型,考虑钢管与混凝土相互作用时的初始刚度、最大轴力值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不考虑时的初始刚度、最大轴力值小于试验结果;随着钢管厚度增大,钢管径厚比减小,其相互作用增大明显.当钢管径厚比小于25时,若考虑相互作用的破坏形式,建议混凝土按三轴膨胀破坏设计.
- 包恩和黄美玲周月娥车青海
- 关键词:轴压承载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
- 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为研究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d frame,BRBF)的弹塑性动力性能,采用刚接与铰接两种形式的模型为研究对象,以屈曲约束斜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BRB)水平力分担率平均值β和首层剪重比CB为主要研究参数,通过弹塑性动力二阶非线性分析,探讨了BRBF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地震下最大层间位移各层分布较均匀;罕遇和特大地震下,刚接模型除首层和顶层外各层集中,铰接模型因柱脚铰接首层特别大,另外受第二振型影响中上层也较大.强震作用下,β≈30%时,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第一振型卓越;β≈60%时,第二振型参与;β≈90%时,第二振型卓越.结构基本周期一定时,β值大小不影响地震输入总能量;模型基本周期相近时,结构等效速度VE基本相等;同时,β值可从结构弹性基本周期以及地震波弹性体系能量谱中得到推算,再次验证了基于能量平衡抗震设计法的有效性.
- 陈宜虎赵艳林包恩和张敏
- 关键词:高阶振型
- 高β值的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层剪力分布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为了研究多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d Frame,简称BRBF)在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分担率β值较高时,层剪力的优化分布,对β值约为0.9的框架振动模型(MF)和质点系振动模型(MS-0、MS-1和MS-2)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其层剪力、层间位移角、最大倾覆弯矩及支撑固定柱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如下:β值较高时,MF层响应值,中低楼层与质点系振动模型吻合较好,上部楼层接近质点系振动模型MS-1和MS-2。采用静力推倒法进行抗震设计时,修正底部剪力法的F1i和F2i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吻合。用底部剪力法设计高β值的BRBF,存在结构柱的地震静力等效值被低估的可能性,有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在强震作用下,第2振型卓越,上部楼层层反应值较大。
- 陈宜虎赵艳林包恩和邢心魁
- 柱端不同箍筋强化配置RC柱抗震性能试验
- 2017年
- 为研究柱端箍筋不同强化加密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柱端体积配箍率的调整,结合规范配箍要求,制作5根钢筋混凝土柱试件,按多循环变幅加载方式进行位移控制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至构件层间位移角低于1/50时,分别于钢筋混凝土柱,柱端端部、柱端腹部、柱端端部和腹部,甚至柱端全高范围内进行箍筋的强化加密,对柱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加载至构件层间位移角等于,甚至超过1/50时,沿柱端全高强化箍筋加密,对柱抗震效果提升明显;在柱端端部和腹部同时强化箍筋加密,也能获得较好的抗震效果;在柱端端部强化箍筋加密,效果不明显;在柱端腹部进行箍筋强化配置,并不能改善柱的抗震性能。
- 孙凌云赵艳林陈宜虎包恩和金凌志
- 关键词:层间位移角
- 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弹塑性分析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以多层屈曲约束斜撑钢框架为主要研究对象,斜撑框架强度CB以及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为主要研究参数,拟设计6个建筑模型,对各模型进行了基于塑性铰理论的二阶非线性时程分析,考察了强震作用下各模型各层的层间位移、层剪力、屈曲约束斜撑的塑性能量分布等。结果表明,各模型的强度CB值从0.3增大到0.5或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值从30%增大到90%时,各模型的各层最大层间位移反应值中的弯曲变形反应值越大,这种情况上层部位更明显。随着斜撑框架强度CB值或屈曲约束斜撑的水平力分担率β值的增加,各模型的各层屈曲约束斜撑分担的剪力和各层最大层剪力比值也变大。
- 包恩和虞爱平刘宝臣邢心魁
- 强柱系数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2019年
- 为明确强柱系数的大小和不同定义形式对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以不同强柱系数值(0.9~1.5)和不同定义形式(结构层定义、结构的柱梁节点定义)为研究参量,设计柱脚刚接的典型多层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强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构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集中率及构件的塑性变形能量等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强柱系数的减小,各模型最大层间位移变形及构件塑性变形能量呈现向首层集中的趋势,强柱系数≤1.2且按柱梁节点设计的模型尤其明显,其位移角集中率也较大;而强柱系数≥1.5的模型塑性变形能量基本分布于梁,且分散于1~6层。各模型的地震输入能量速度换算值和塑性变形能量速度换算值大小取决于结构模型的基本周期,与强柱系数大小和定义形式无关。
- 包恩和赵亚涛李丽
- 关键词:多层钢框架
- 不同中部连接的多层钢框架连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以基本周期、首层剪重比为主要控制参数,建立3个不同强度和刚度的多层规则钢框架单体模型,并于中部采用不同形式的连接以形成连体模型,在弹塑性时程分析下,研究模型的动力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各模型的层反应、连体模型的强侧刚度与强度足够大时,不同形式中部连接对强侧均有连接效果,而弱侧的连接效果不明显,而连体模型强侧相对弱时,连接构件对连体模型无明显的连接效果;各连体模型整体强度越高,塑性变形能量总和越小,同模型不同连接形式时的塑性变形能量总和依次为:梁式连接>梁+楼板式连接>层式连接;连接构件的动力响应,梁式连接的连接构件有较大的轴力,而梁+楼板式连接构件的轴力接近于零。
- 包恩和王天成孙凌云曹邕生
- 关键词:连体结构
- 露出型钢柱脚强度对低多层规则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研究露出型钢柱脚强度对低多层规则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定义了不同柱轴向力作用下的露出型钢柱脚屈服弯矩。以柱脚强度系数、层数、跨数及首层剪重比为主要研究参量,建立12个低多层规则钢框架模型。通过静力推覆分析,探讨主要研究参量对各模型各层及柱脚的受力与变形等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柱脚强度系数越小、首层变形集中、柱脚变形大、锚栓的塑性应变也变大。柱脚强度系数在0.4左右时,锚栓变形支配首层变形。在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低层钢框架柱脚均产生轴向压力,受拉压侧柱脚屈服弯矩较锚栓屈服弯矩大;而多层钢框架的受拉侧柱脚将产生轴向拉力,受拉侧柱脚屈服弯矩小于锚栓屈服弯矩。
- 包恩和李风勇李丽苏锡政
- 关键词:露出型钢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