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达忠
-

-

- 所属机构:三明学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三明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
相关作者
- 陆燕

- 作品数:19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隐喻 旅游开发 《麦田里的守望者》 阈限 民族旅游
- 邱国鹏

- 作品数:150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收纳 铰接 轴向 适配 文化
- 靳阳春

- 作品数:23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
- 研究主题:宋代 客家 弱化 唐代 监察权力
- 魏仪

-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儿歌 新媒介时代 新媒介 文学消费
- 曾念强

-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个案研究 文化符号 宁化石壁 艾滋病 服刑人员
- 侗族的居住理念与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黔东南的一种启示被引量:6
- 2005年
- 侗族即依山傍水而居,聚族而居,依环境资源而居。这三个原则,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和谐的品质,即与自然和谐,与生活和谐,与环境和谐。在构建和谐黔东南中,侗族的居住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余达忠
- 关键词:侗族居住理念和谐社会
- 作为文化符号的杨时的意义解读——兼论杨时出生地争论的符号学分析
- 2012年
- 法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名著作《人论》中,曾给人下一个著名定义:人是符号的动物。强调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符号是人类意义世界之一部分3。另一符号学的创立者皮尔士也说,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种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4。运用和创造符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形式。
- 余达忠陆燕
- 关键词:符号学动物
- 生态文明的发生学诠释被引量:5
- 2009年
- 文明是与农业的起源一起发生的,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生态文明是在应对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挑战中发生的,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朝着生态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文明社会。
- 余达忠
-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生学生态化
- 当下儿童生存状态与儿童课外阅读——以福建三明市为例
- 2013年
- 当下儿童的生存状态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是课业负担繁重;第二是处于新媒介的重重包围圈中。因而儿童课外阅读在表面上阅读动机、阅读量等良好的状况下,隐含的是极具功利化的阅读倾向,纸质阅读的传统地位在进一步地被解构、衰弱和式微,新媒介严重影响和冲击了儿童的课外阅读。因此必须构建适应新媒介时代的阅读观与阅读模式。
- 魏仪余达忠
- 关键词:儿童
- 台湾传统书院研究综述被引量:3
- 2021年
-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深化及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两岸学者对台湾地区传统书院的研究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入。相关研究,既有对台湾地区书院的整体把握,也有对具体书院的个案探讨。研究者对台湾书院的建筑、藏书、制度、师资等书院文化进行探析,考察了台湾书院的独特性。研究者还探讨了福建书院、朱子理学对台湾书院的影响,考察了台湾书院对台湾地区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今后学者们还可在史料挖掘、研究方法、书院现代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对台湾书院的研究。
- 刘建朝余达忠
- 关键词:书院教育闽台关系中华文化
- 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客家的文化认同——兼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建构及其意义
- 客家是汉族中一个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族群。②客家族群从元明时期开始形成以来,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其人口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20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自觉认同于客家的人口越来越多,至21世纪初,客家成为汉族中...
- 余达忠
- 关键词:客家人文化全球化文化认同客家祖地
- 文献传递
- 苗疆往事之一 苗疆·生界·生苗被引量:1
- 2009年
-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雷山、凯里、丹寨等地的苗家都要登高,站在高高的山巅上,向着遥远的东方眺望,为什么要向东方眺望,向东方眺望什么,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了,但一辈一辈的苗家人都在孜孜迄迄地眺望。苗族古歌给了我们答案:"从前五支奶,居住在东方,从前六支奶,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
- 余达忠
- 关键词:苗疆苗族古歌南方少数民族中央王朝
- 全球化与现代客家运动
- 2017年
- 客家由一个聚居于内地的边缘闽粤赣边界区域的山地族群,发展为一个声望隆盛的国际性族群,与客家在近代以来建构客家观念,开展现代客家运动的文化实践是分不开的。现代客家运动,本质上是客家人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响应,是客家人融入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的政治姿态和自觉的文化实践。第一阶段客家运动,塑造了客家新形象;第二阶段客家运动,建构起了全球性的客家认同,建构起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客家资源发展平台。
- 余达忠
- 关键词:客家
- 祖先·祖籍·宗祠——古代宗族制度下的文化认同
- 2009年
- 宗族制度下对于共同祖先的祭祀,就是对于共同族源的认同。明清时期流行的祭祀始迁之祖,使人们的祖籍第一次变得明晰而具体可感了。对于祖籍的认同过程,是对于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宗祠的建立,使宗族成员间的'天赋的联结'获得了一种具体的、形象的符号形式,在宗祠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完成性身份认同得到了回答,同时,宗族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族化活动,又决定了宗族成员'只能成为谁'、'会成为谁'的过程性认同。
- 余达忠
- 关键词:宗族制度文化认同祖先祖籍
- 自然、朴拙的生活,抑或自由、自主的生活?——在人类学田野现场思考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
- 2013年
- 作者考察了贵州剑河柳旁苗寨的七年一轮的牯藏节,亲身感受了农耕时代古老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考察中作者认识到,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一种质的区别。农耕社会的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是盲从的、缺乏自我的.他们以一种质朴的、虔诚的、甚至是愚钝的态度与方式来面对自然。生态文明也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我们是自由地.自主地、自觉地将自身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并不是要回到类似柳旁的古老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让人民有选择和追求自己意愿的生活的权利。
- 余达忠
- 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农耕文明原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