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桂兰
作品数: 32被引量:109H指数:6
  • 所属机构:海南医学院
  • 所在地区:海南省 海口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符健
作品数:104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急性毒性 毒性研究 中药 秋茄 长期毒性
王世雄
作品数:26被引量:130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 秋茄 他唑巴坦钠 裸花紫珠片
邝少轶
作品数:35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中药 急性毒性 药理作用 长期毒性 毒性研究
王小蒙
作品数:30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秋茄 醇提取物 急性毒性 肺燥 咳血
田树红
作品数:31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葛根素 海洋细菌 胃癌 抗肿瘤 裸小鼠
秋茄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海洋红树林植物秋茄枝水提取物活性部分B部位(fraction B of stem aqueous extracts of kandelia candel,SAEKC)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480、240、60mg·kg-13个剂量组)和西咪替丁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赋形剂,SAEKCB和西咪替丁),连续3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最后一次给药后通过水应激18h建立水浸束缚应激型胃溃疡大鼠模型,测定溃疡指数(UI),计算溃疡抑制率;同时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模型,造模后17h测定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检测胃液量、胃蛋白酶活性,血清和胃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SAEKCB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应激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P<0.01,P<0.01,0<0.05),溃疡抑制率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的0.411、0.404、0.254;SAEKCB能明显减轻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程度(P均<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的0.556、0.361、0.306。480、240mg·kg-1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液量(P<0.01或P<0.05)。给药3个剂量组均能提高胃组织NO含量,其中240、60mg·kg-1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血清NO含量(P均<0.01)。结论SAEKCB有明显抗应激型和幽门结扎型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对于幽门结扎型大鼠其机制可能在于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提高血清和胃组织中NO水平。
符健韩丽邢桂兰姚茂忠鲍时翔
关键词:秋茄胃溃疡模型抗溃疡作用
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的急性毒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为观察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3∶1和5∶1)对小鼠和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笔者按《新药研究指南(西药)》的毒性试验要求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3∶1和5∶1)急性毒性试验以静脉注射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分别大于5.45g·kg-1和6.0g·kg-1,大鼠分别大于4.26g·kg-1和3.84g·kg-1,提示注射用头孢他啶他唑巴坦钠临床用药毒性小.
邢桂兰王世雄符健
关键词: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急性毒性研究静脉注射给药药毒急性毒性试验
胆木浸膏片的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为研究胆木浸膏片的消炎功效 ,用毛细血管通透性、耳肿胀、跖肿胀、慢性肉芽肿、解热等方法对胆木浸膏片进行了药理研究 ,结果表明 :胆木浸膏片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形成和棉球性慢性肉芽组织增生 ,对伤寒Vi多糖菌苗所致的家兔双高峰体温升高有解热作用 .提示胆木浸膏片是一种多环节作用的抗炎药 .
符健邝少轶曾祥周邢桂兰
关键词:抗炎作用中药抗炎药耳肿胀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制剂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考察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4∶1)制剂的安全性,分别进行豚鼠全身过敏性、家兔局部刺激性和家兔红细胞溶血性试验.结果显示,动物给药后未见明显溶血反应,家兔耳缘静脉和股四头肌未见明显刺激反应,豚鼠也无全身过敏反应.表明本品符合肌肉和静脉注射用药安全性要求.
邢桂兰谢学立曾渝符健
关键词:局部刺激性过敏性动物
秋茄枝乙醇提取物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异常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秋茄枝乙醇提取物(EEK)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EEK低、中、高剂量组(0.25,1,2 g.kg-1)给药4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EEK未能影响T2DM大鼠体重,但可降低FINS、FBG、TC、TG、FFA和LDL-C,同时升高HDL-C。结论 EEK能够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和改善血脂异常。
黄绵庆王小蒙王世雄邢桂兰韩丽符健
关键词:秋茄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异常
眼镜蛇心脏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肺病理与MDA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肺损伤时肺组织丙二醛(MDA)变化与肺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鼠眼镜蛇心脏毒素(CTX)性肺损伤模型观察肺的病理变化,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DA组分进行比较。结果 CTX高低剂量致伤后,BALF中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与油酸组无差异;MDA含量高峰期在CTX 致伤后2 h至3 d;CTX高剂量组加PS治疗组则MDA含量较CTX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CTX可导致急性肺损伤且可使MDA增加,而PS加入可减轻CTX所致肺的病理改变。
符健邝少轶邢桂兰邢增术
关键词:丙二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的肌肉刺激性研究
2015年
目的考察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60 mg)后,给药局部肌肉组织是否出现扩张、红肿、充血、水肿、瘀斑、变性、坏死等局部肌肉刺激性反应,综合判断供试品肌内注射的安全性,并且为该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等量等渗的氯化钠溶液为阴性对照药进行自身性对照,设结束期和恢复期两组,进行一般症状肉眼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家兔单次股四头肌肌内给药后一般症状观察均无异常表现;剖检肉眼观察结果评分符合标准;剖检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恢复期观察时间内,局部的肌肉刺激反应具有完全可逆性。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家兔股四头肌无明显刺激性。
刘莹邢桂兰杨照新姚茂忠付健
关键词:股四头肌刺激性
枫蓼肠胃康颗粒对非特异性和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为观察枫蓼肠胃康颗粒对非特异性和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豚鼠的血中E -玫瑰花环形成率 (Ea -RFC)、总E -玫瑰花环形成率 (Eτ -RFC)、溃疡个数、溃疡面积和水肿面积变化的影响 ,将杂毛豚鼠分成 6组 ,每组 10只 ,用二硝基氯苯Ⅰ、Ⅱ、Ⅲ液注入肠管法和番泻叶灌肠法 ,分别建立豚鼠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和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 ,在 0、2 1d取血测定血中Ea -RFC及Eτ -RFC含量 ,脾虚动物于给药 7d处死 ,计出各组动物溃疡个数、溃疡面积和水肿面积 .结果表明 :各剂量给药组中的Ea -RFC、Eτ -RFC免疫指标较造模组升高 (P分别<0 .0 1和 <0 .0 5 ) ,受试药高、中剂量组溃疡个数、溃疡面积、水肿面积较造模组降低 (P分别 <0 .0 1和 <0 .0 5 ) .提示 :枫蓼肠胃康颗粒对豚鼠非特异性结肠炎和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
符健邝少轶王小蒙邢桂兰
关键词:枫蓼肠胃康颗粒非特异性结肠炎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中药药理学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改良寇氏法检测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 (3∶1和 5∶1)的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体内抗菌活性(ED50 )分别为 4 .0mg·kg- 1、4 .3mg·kg- 1和 0 .0 0 5 6mg·kg- 1、0 .0 0 6 8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 (2∶1)的ED50 值分别为 6 .6mg·kg- 1和 0 .0 1147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10 .3mg·kg- 1和 0 .0 6 4 9mg·kg- 1;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绿脓杆菌感染的ED50 为 8.2mg·kg- 1和11.2mg·kg- 1,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的ED50 为 16 .1mg·kg- 1,单组分头孢曲松钠的ED50 为 35 .4mg·kg- 1.提示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对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抗菌作用 。
符健曾祥周邢桂兰
关键词:抗菌作用药理学头孢菌素
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基于特定的荧光检测技术,探讨组织自发荧光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通过caliper精诺真IVIS活体成像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的自发荧光。通过荧光检测,比较正常大鼠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对应部位自发荧光强弱的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的自发荧光发生了明显变化,损伤部位的自发荧光信号明显增强,将荧光信号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进行定量,与正常脑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脑组织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的自发荧光明显增强,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及其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田树红王日超邢桂兰符健
关键词:脑组织自发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