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鸣
-

-

- 所属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任平

- 作品数:206被引量:1,485H指数:1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出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交往实践观 逻辑
- 杨学功

- 作品数:173被引量:58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计量工作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全国质检系统
- 李建钟

- 作品数:14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职称制度改革 高校 高校职称 事业单位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沈荣华

- 作品数:64被引量:8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 研究主题:政府 各级政府 营商环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
- 李刚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崇高理想 崇高 共产党员 力量之源 自我解放
- 2019,正风反腐在你我身边
- 2020年
- 2019年是正风反腐持续发力并不断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从加大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后反腐力度不减,再到坚决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无不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 辛鸣
- 关键词:黑恶势力保护伞反腐力度形式主义
- 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被引量:2
- 2024年
- 共同富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社会制度逻辑。作为社会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追求,家国情怀、民胞物与的共同体观念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根本原则,让以劳动为尺度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坚定贯彻与现实展开;作为现实实践,顺应历史规律与发扬历史主动相得益彰,政党先进性与政策策略科学性同向发力,共同富裕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作为中国方案,于多样与分化中熔铸真实共同体,在发展与进步中涵养科学富裕观,贡献出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家样本。中国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实践,不仅在哲学意义上拓展了对“共同”的时代理解,也在文明意义上标注出“富裕”的时代高度。
- 辛鸣
- 关键词:共同富裕文化传统社会主义
- 中国制度的实践辩证法
- 2021年
- 中国制度的实践辩证法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观察分析中国制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对其作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与阐释。中国制度的实践辩证法就体现在坚持“客观地存在于事物和过程本身中的矛盾”是“一种实际的力量”,从根本上塑造制度形态,推动制度发展,实现制度优势,彰显制度价值。
- 辛鸣
-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辩证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
- 知行合一的中国共产党
- 2021年
- 信仰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为什么政党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别的什么样子,源于它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就源于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
- 辛鸣
- 关键词:知行合一共产党人信仰政党建党不懈追求
- 小康:从“总体”到“全面”
- 2019年
- 尽管在本世纪初中国已经总体实现小康,但这一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经过近20年发展,低水平的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在较高发展水平的映衬下显得反差更大。如果2020年我们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解决,短板依然存在,就不能算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
- 辛鸣
- 关键词:经济总量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
- 制度文明的“中国创造”
- 2020年
- 制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形成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部灿烂的人类制度文明史。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产生、发展、兴盛、消亡,既有的制度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而谢幕,新生的制度又顺应时代潮流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过程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进行伟大创造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主观主义拍脑袋想出来的,更不是“拿来主义”从别人那里照抄照搬过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辛鸣
- 关键词:自然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拿来主义主观主义
- 党的十九大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被引量:2
- 2017年
- 党的十九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社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的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与动员令,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新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新觉醒。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是当前全党全社会极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 辛鸣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政治任务伟大复兴党中央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制度创造
- 2019年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科学论断既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所证明,又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和反映制度本质、遵循和运用制度规律的理论自觉。
- 辛鸣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科学论断
- 中国道路新赶考 改革开放再出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 2013年
- 知道改革处于什么方位,才好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清醒、冷静的改革方位判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
改革不仅意味着改变,还意味着坚守,不仅意味着“必须变”,还意味着“不能变”。
如果说35年来的中国,是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那么,从今以后的中国,则是变化了的社会促使改革的转型。
要想把一个好的改革方案付诸实践,让蓝图变为现实,除了认真学习贯彻外,还要在夯实改革基础、培养改革底线思维、分担改革成本方面身体力行。
- 辛鸣
- 关键词:三中全会意味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创造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原则,更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文明自信。中国式现代化好就好在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同向共进,让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沃土。
- 辛鸣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