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良学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相关作者
- 贺喜全

- 作品数:66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玉米 选育 玉米新品种 栽培 紧凑型玉米
- 黄道友

- 作品数:199被引量:2,257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镉 重金属 水稻 镉污染 土壤有机碳
- 安瑞春

- 作品数:31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玉米 紧凑型玉米 湘玉7号 栽培 紧凑型
- 肖润林

- 作品数:240被引量:1,892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狐尾藻 生态湿地 丘陵茶园 稻草覆盖 生态沟渠
- 吴金水

- 作品数:484被引量:5,873H指数:4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研究主题:稻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亚热带 狐尾藻 水稻土
- 优化粮食作物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生产
- 1999年
- 针对湖南省粮食作物结构不合理,玉米严重缺乏的现象,分析了全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因素,提出了解决玉米不足的方案,即“优化粮食作物结构,大力发展玉米生产”,阐述了全省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
- 贺喜全盛良学唐国廉
- 关键词:玉米粮食作物
-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农田生态效应及增产机理被引量:2
- 1995年
-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农田生态效应及增产机理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玉米室(410125)盛良学日本于40年代末开始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60年代后期应用面积迅速扩大。欧美各国于50~60年代也开始了对地膜栽培的研究和应用。我国1978年从日本引...
- 盛良学
-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农田生态环境增产
- 一种湘西北山区生态种养方法及模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生态种养方法及模式,其步骤:A、生态种养方法各模块布局;B、猪养殖饲料的选择:猪饲料由养殖场配置;C、猪粪便的固液分离、发酵:猪粪便在发酵之前先固液分离,分离后固体粪便加入绿狐尾藻发酵。D、沼液净化及...
- 侯海军盛良学肖润林刘峰张文钊刘毅秦红灵盛荣
- 文献传递
- ABT4号生根粉对南方春玉米防寒抗旱增产效果研究初报被引量:3
- 1996年
- ABT4号生根粉处理玉米种子,可使出苗期提早2~3d,出苗速度加快,出苗率高16~19.4个百分点,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改善农艺性状及果穗经济性状,成熟期叶片衰老速度慢,绿叶指数高,增产幅度为8.56%~10.3%,提高经济系数,减少秃顶度,穗粒数增加29.3~43.7粒,百粒重增加0.8~1.2g。
- 盛良学安瑞春唐国廉
- 关键词:ABT4号生根粉防寒避旱
- 全文增补中
- 南方稻田春玉米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 1999年
- 贺喜全安瑞春盛良学
- 关键词:春玉米制种技术玉米
- 大方皱椒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阐述了贵州大方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分析了大方皱椒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把大方皱椒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必须以项目为支撑,提高科技含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农业产业化模式;利用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 郑美荣张怡何云盛良学李从信明察唐承顺靳毅何永贵
- 耐旱玉米新品种科玉2号的选育被引量:2
- 2008年
- 科玉2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BX111和HB32杂交选育而成的耐旱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耐旱、高产、优质、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大面积推广。
- 贺喜全盛良学廖江林
- 关键词:选育技术
- 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科玉3号”选育与推广
- 贺喜全盛良学陈铁赵小严游光辉黄明球邓明放罗绍明
- 1、课题来源与背景: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主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玉米一直短缺,主要原因是本身种植面积太少,加之,适应于该区生态环境的良种少,限制了该区面积和产量的提高,为此,...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
- 南方玉米高产制种技术
- 1997年
- 盛良学
- 关键词:制种技术玉米制种播差期增产效应父母本高产制种
- 红壤坡耕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8
- 2003年
- 坡耕地是在山区落后的生产力背景下,人口与资源矛盾冲突中出现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但是,不合理的开垦利用甚至超强度的掠夺式经营,已使坡耕地成为南方红黄壤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以湖南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分析了坡耕地治理与开发的主要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近10年的攻关研究成果与治理实践经验,阐明了坡耕地治理与开发应采取的原则和选择的模式,并就治理与开发过程中如何防止水土流失、抗御季节性干旱、提高土壤肥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健全投资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技术途径和措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黄道友陈桂秋王克林盛良学
- 关键词:红壤坡耕地水土保持土壤肥力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