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熠
作品数: 31被引量:121H指数:7
  • 所属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相关作者

刘维
作品数:399被引量:2,286H指数:25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痛风
刘晓亚
作品数:42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痹祺胶囊 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证型
张磊
作品数:78被引量:924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痹祺胶囊 中药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滨
作品数:20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清痹片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杨晓砚
作品数:30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干燥综合征 清痹片 活动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383例SLE患者,根据中医从"毒"辨证,将其分为6型,分别检测补体C、免疫球蛋白(IgA、I...
刘维刘晓亚张宏博张磊王熠房丹贾宁于广莹高春鹤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
文献传递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肺功能变化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两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PLT)、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比较两组以上观察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ESR、CRP、RF、PLT水平下降,FEV1、FVC、FEV1/FVC升高(P均<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1.05%)(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可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关节症状及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段然吴沅皞刘维王熠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芍总苷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引量:4
1999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造血功能紊乱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以贫血、感染或出血为其特征,中医学将其归属为“虚劳”、“血证”等范畴。目前治疗本病,强烈的联合化疗不能耐受,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疗效不肯定,故多以支持疗法为主,配合小剂量化疗?..
杨文华万增智王熠郑颖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383例SLE患者,根据中医从"毒"辨证,将其分为6型:热毒炽盛型,瘀热蕴毒型,浊毒壅阻型,热毒灼阴型,肝郁毒结型,正虚邪恋型,分别检测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IgM、IgG)、ALT、24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以及计算SLEDAI积分等。结果各证型IgA、IgM水平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毒炽盛型、瘀热蕴毒型IgG水平较正常值为高,分别为18713.81mg/L和23131.54mg/L,且瘀热蕴毒型与浊毒壅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毒炽盛型补体C3均值最低(586.32mg/L),正虚邪恋型与其余各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较,热毒灼阴型均低于其余5型,与其余5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24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正常值为高,其中浊毒壅阻型(2.78g/24h)水平最高;肝郁毒结型ALT(112.75U/L)水平高于其余5型。结论中医证型不同,则各实验室指标不同,这些规律可为SLE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刘维刘晓亚张宏博张磊王熠房丹贾宁于广莹高春鹤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
扶正解毒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刘维杨晓砚周艳丽张磊王熠张凤英刘晓亚
课题首先提出按SLE患者处于的活动期和稳定期分类进行研究,探讨中药对SLE病情进展的干预作用;该课题分别从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扶正解毒法治疗对SLE淋巴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首先从基因水平探讨该法对S...
关键词:
关键词:扶正解毒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细胞凋亡
风湿正痛丸对类风湿关节炎sICAM-1、sVCAM-1、IL-1、TNF-α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风湿正痛丸对类风湿关节炎细胞粘附分子sICAM-1、sVCAM-1和IL-1、TNF-α的影响,探讨风湿正痛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机理。方法 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风湿止痛丸治疗组、尼美舒利片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 W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sICAM-1、sVCAM-1和IL-1、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sICAM-1、sVCAM-1和IL-1、TNF-α水平水平均可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正痛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ICAM-1、VCAM-1和IL-1、TNF-α水平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刘晓亚刘维王熠刘滨左芳张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粘附分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远期疗效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74例用中药解毒诸法联合激素治疗,对照组74例只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稳定期时间、SLE临床表现、24h尿蛋白定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及补体C3等。结果治疗5年后两组症状(关节炎、浆膜炎、发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年稳定期时间(天)治疗组(305.41±14.32)大于对照组(190.22±15.43);SLEDAI积分治疗组(8.28±4.12)低于对照组(12.79±5.43);24h尿蛋白(g/24h)治疗组(0.18±0.01)低于对照组(0.31±0.06);补体C3(g/L)治疗组(0.98±0.35)高于对照组(0.73±0.34);以上各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15例,对照组6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脏器损害,延长SLE稳定期的持续时间,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刘维刘晓亚张宏博王熠张磊张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远期疗效
活血清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6
1998年
刘维王慧左芳陈伏宇王熠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8例观察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正在显示出其疗效稳定,长期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势,某院自1994年以来以中医辩证为主,结合强的松、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治疗ITP6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出在治疗IT...
杨文华王熠高宏
关键词: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药治疗西药疗法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验案二则被引量:3
2010年
例1女,38岁.2008年9月因“关节肿痛1年余.伴左眼及头部疼痛4d”入院。入院时症状:关节疼痛.双手指关节肿胀,周身乏力,左眼眶周围轻度肿胀、疼痛,颈部散在皮疹,色红,无瘙痒及疼痛,左侧头痛。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8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年。查体:体温37.2℃,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3/10.6kPa(130/80mmHg),
王品刘维王熠刘晓亚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带状疱疹五味消毒饮中西医结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