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妙青
-

-

- 所属机构:贵州大学植物保护系
- 所在地区:贵州省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 郭振中

- 作品数:47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天敌 矢尖蚧 柑桔 实验种群 温度
- 熊继文

- 作品数:87被引量:503H指数:14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 研究主题:天敌 矢尖蚧 实验种群 柑桔 捕食作用
- 杨孝龙

-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植物保护系
- 研究主题:瓢虫 红点唇瓢虫 盾蚧 实验种群 天敌
- 温度对红点唇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7
- 1998年
- 在7种温度下测定了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发育速率,并求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能很好地用王如松等(1982)提出的模型进行拟合。由此模型估计出最低、最高临界发育温度和最适发育温度,分别为1042—1301℃、3352—3703℃和2499—3012℃。卵期忍耐温度变化的能力最强,4龄幼虫最弱。温度明显地影响该瓢虫的存活率及存活曲线的类型。22—31℃是其生长的适宜温区,存活率比较接近,其中28—31℃的存活率最高。讨论了王如松等(1982)的模型与Logistic模型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发育起点温度和最低临界发育温度的可能关系,以及本研究结果对解释红点唇瓢虫在贵州地理分布成因所具有的作用。
- 杨孝龙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红点唇瓢虫温度发育速度发育起点温度
- 桔全爪螨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被引量:6
- 1994年
- 聚集度指标测定,表明桔全爪螨种群在柑桔树上为聚集分布,空间结构呈现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间为聚集分布,个体群内为随机分布。方差分析表明该种群的聚集强度在树冠的上、下部间差异显著。
- 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桔全爪螨种群
- 贵州食盾蚧瓢虫、食螨瓢虫及其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本文提出了食盾蚧瓢虫及天敌营地的概念。列举了贵州已知的食盾蚧瓢虫、食螨瓢虫及它们营地植物的种类。贵阳地区食盾蚧瓢虫的优势种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和二双斑唇瓢虫(C.bijugus Mulsang),食螨瓢虫的优势种是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 Weise)。它们在不同季节可以根据寄主种群数量消长而在同种或不同种的营地植物间转移。气温、海拨是影响食盾蚧瓢虫分布的主要因子。在柑桔园中红点唇瓢虫和二双斑唇瓢虫对矢尖蚧(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深点食螨瓢虫对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本文还提出了建立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中心的柑桔矢尖蚧、桔全爪螨综合治理试验园方案。
- 杨孝龙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瓢虫盾蚧叶螨天敌柑桔
- 全文增补中
- 贵州食螨瓢虫的研究
- 沈妙青
- 温度对深点食螨瓢虫实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4
- 1998年
- 在5种温度下观察了深点食螨瓢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及成虫产卵的情况,由此拟合了各虫态的发育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4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繁殖特征生命表,并算出了内禀增长能力、稳定年龄组配、瞬时出生率和瞬时死亡率等参数值。
- 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深点食螨瓢虫种群发育生命表温度
- 深点食螨瓢虫生物学、生态学研究
- 贵州省食螨瓢虫资源初步调查有8种,其中2种学名待定,已知的6种为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广东食螨瓢虫(S.cantonensis)、腹管食螨瓢虫(S.siphonulus)、广西食螨瓢虫...
- 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生物学瓢虫科捕食者深点食螨瓢虫害螨食螨瓢虫
- 深点食螨瓢虫对桔全爪螨的捕食作用被引量:6
- 1996年
-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深点食螨瓢虫的各有效虫态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瓢虫的捕食量大,主要捕食虫态是三、四龄幼虫和成虫,功能反应类型均属HollingⅡ型,在19~31℃范围内捕食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龄幼虫对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捕食选择顺序为:幼螨或卵—若螨—成螨。
- 沈妙青郭振中熊继文
- 关键词:深点食螨瓢虫桔全爪螨捕食作用